APP下载

带上爱人援疆

2020-02-14王建云黄细华

科教新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邵东援疆爱人

王建云 黄细华

“他们真不容易”

2019年12月22日,冬至。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小雪纷纷扬扬,室外温度接近零下15度。

“申老师,您好!”看到申玢彦冒雪来访,阿迪莱和她的父母内心满是感动。阿迪莱在鄯善一中就读,作为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的援疆教师,申玢彦教了她一年多的化学。

“刘老师,您也来了!快请进!”看到申玢彦的丈夫刘贤忠也来了,阿迪莱愈发惊喜。

阿迪莱是申玢彦“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食堂、进宿舍,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的结对学生。在简陋的房间里,申玢彦两口子向阿迪莱的父母详细了解她在家的表现,并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与他们交流如何培养阿迪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她更好成长。

一晃,近两个小时的家访结束了,申玢彦和刘贤忠再三婉拒了阿迪莱一家的盛情相邀,迎着风雪返回住处。

“申老师怎么这么犟,硬是不肯在这吃饭呢?”阿迪莱的母亲不解地问,“是不是还吃不惯我们的食物?”

“您不知道,刘老师患了肺癌,做完手术没多久,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阿迪莱轻声说道。

“啊!”阿迪莱的父母都震住了,连说了两遍,“他们真不容易呀!”

“她不能陪我,我就来陪她”

2018年7月,湖南省公开遴选第三批援疆教师。作为全国优秀教研工作者、湖南省“特级教师”、邵东市申玢彦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申玢彦主动递交了申请。临行前,申玢彦在《爱是前行的力量》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爱教育,我要把一生献给学生。

鄯善一中是申玢彦的“新家”。在这所维吾尔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她刚一接手,就发现由于语言交流不顺畅导致教学举步维艰。申玢彦一有时间,就主动向同事学习维语,让自己更“接地气”。课堂上,申玢彦将语速放慢一点、把内容讲细一点、对练习难度降低一点。慢慢地,她和学生之间起了“化学变化”,有了更多“师生互动”,有了更多“欢声笑语”。不久,申玢彦的化学课成了学校的“标杆”,得到了吐鲁番市教育局及校内同仁的一致好评。

申玢彦和丈夫刘贤忠同是邵东市第一中学的教师。2019年夏,刘贤忠被确诊为肺癌。看到医院的诊断书,两口子彻夜难眠,远在德国读博的儿子也一天打来数十个电话。幸好,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刘贤忠的病情得以控制。

2019年9月初,先期到达的邵阳籍援疆教师在念叨:“申老师的爱人患重病了,这个学期会请假吗?”申玢彦任教班级的师生在惦记:“申老师的爱人病得重吗?还会来吗?”

国庆节刚过,申玢彦出现在鄯善一中的校园。除了两只皮箱外,她还“带”来了刚动完手术的爱人。看到热情的师生、援友的关切,刘贤忠被感动了:“我支持她,既然她不能陪我,我就来陪她,陪她完成援疆任务!”

“我不是一个‘麻烦”

正常人“陪”病人,不容易;病人“陪”正常人,更不容易。

学校考虑到申玢彦的实际情况,提出可减轻她的教学任务。看到学校的高中化学教师本来就人手很紧,申玢彦婉言谢绝了。刘贤忠听说后,表扬“申玢彦做得对”,还说自己完全可以照顾自己。

“我不是一个‘麻烦!”刘贤忠暗下决心。为了证明自己能“行”,让申玢彦可以安心工作,刘贤忠克服身体不适、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等困难,白天主动洗菜、煲汤、整理房间,晚上还帮着申玢彦查找教学资料、整理教具。

得到爱人的全力支持后,申玢彦工作更加努力。她的肩头,一头挑着新疆的孩子,一头扛着患病的丈夫,每天奔走于学校和宿舍之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带徒弟、组织化学组教研活动,一样都没有落下。

在同事眼里,申玢彦是一位热心的大姐,谁有需求,她都会乐滋滋地答应;在学生心里,申玢彦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谁有困难,她都会欣然伸出援助之手。

“什么是大爱情怀?申玢彦老师的老公患肺癌了,就带着爱人在援疆,这就是大爱情怀。”鄯善县委副书记、县教育党工委书记、湖南援疆工作队鄯善工作组组长尹立鑫,一直密切关注着申玢彦的情况。他由衷赞叹,“我和所有人一样,对申老师钦佩不已!”

猜你喜欢

邵东援疆爱人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民俗四则)
援疆的夜晚
邵东:教师两天献血近10万毫升
我的老公是个“扶家魔”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再见了,我的爱人
亲密爱人
死里逃生
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