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保密与防范

2020-02-14金微

商情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密防范大数据

金微

【摘要】随着传感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时代对于保密工作的直接挑战是,一些重要信息可保性急剧下降,关键性数据亟需采取有效的攻防手段纳入保密管控。

【关键词】大数据;保密;防范

一、保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大数据时代对保密工作的挑战日益明显

一是官方部门对信息垄断性大幅降低。日本福岛核泄漏期间,政府先向公众宣称核辐射处于控制之中,东京电力公司也曾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随后,核反应堆墙体被冲垮,日本成千上万人自发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放射性污染数据,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人设”瞬间崩塌。在一个可以有效感知并能分享信息的世界中,不难对官方希望保密的事项进行推断和预测,这是对传统信息保护的巨大挑战。二是构成信息的基础数据保密易被忽略。比如对于一些重大涉密会议或涉密活动,通过参加的人员、地点、通讯记录、住宿及餐饮规模等零散的基础数据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该涉密会议或活动的日程和议题,而不必一定拿到会议方案。显然,构成信息的基础数据同样重要,这要求通盘考虑对数据的保密管理要求和技术防范措施。

(二)大数据与国家安全的关联程度不断增强

国家安全不仅包括传统上的政治、军事、领土等国家生存安全的领域,还逐步扩大到包括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国家发展安全的领域。这些如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发展安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大数据安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如粮食安全、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都涉及或者包含大量的相关行业、部门、区域的大数据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可以得到更有价值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或者重要结论、判断。因此,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很多国家安全领域重要信息的安全与否。

(三)大数据时代的泄密风险不断上升

一是大数据时代重要信息的拥有者和发布者不断分散。2014年,美国数字地球公司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800万科技志愿者搜索马航失联航班MH370的任何迹象。若把这种动员能力用于针对获取某个特定国家的国家秘密和重要情报,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二是大数据时代国家重要信息的存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数据信息呈零散化,不再以单一方式存在,将特定的单个事件或指定群体及目标个人的行为从不同角度联系在一起就有可能整合、分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三是大数据时代获取国家秘密和重要情报的渠道不断增多。大数据的存在渠道多种多样,通过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聚类、归纳,就有可能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重要信息。因此,大数据分析日益成为境外情报机关搜集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二、安全保密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

(一)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例如智能视觉诊断及成像采集等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系统准确率已经超越人眼。机器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反复模拟训练,可以掌握人类面部的细微特征,识别精度远高于人类。这项技术对于智能安防、海量监测视频事件回溯、涉密人员户籍化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准入、访客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对安全保密防范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基于大数据的窃密监测与保密防护

面对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存储和处理机制,加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在网络空间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保密代理程序。这个虚拟的智能保密工作者通过模式训练和学习,熟悉保密工作的基本要素,掌握窃密行为的关键行为特征,可以7×24小时有效鉴别海量网络用户、数据和行为的异常,并可设置防护措施阻断异常行为,做到对涉密信息及涉密用户的有效监管及安全防护。

(三)基于数据集的辅助定密和密级鉴定

定密和密级鉴定一向是保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够准确进行定密和密级鉴定的人才少之又少。但是,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恰恰是智能系统的擅长领域。在某一专业范围内,只要把已有的涉密资料文档作为标注数据集对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不断反馈校正,最终,系统可以对给出的文字、图像、视频材料进行辅助定密判决,当然最终还需人工审核校正。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在处理定密问题的时候,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语义内容,而是机械性的识别字段、图像等,因此也不必过度担心人工智能定密系统泄密。

三、大数据时代的风险防范

(一)从信息保密转变为数据、信息保密并重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的价值在于它包含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数据还包含我们尚未发现或暂不需要的信息,而判断数据价值及信息内容,依据它可能被使用的潜在方式及使用人的使用目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用途。因此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涉密信息的安全保护上,还要考量能够直接获得或者推测判断出所需涉密信息的基础数据的安全防护。要充分认识这些基础数据的基本价值和潜在价值,才能更好的确保涉密信息安全。

(二)从严防死守转变为预防为先、攻防结合

以往我们对涉密信息及重要信息的保护,往往是通过切断或者减少信息传播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手段以大数据信息的存在方式和傳播途径来看显得力所不及。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和缺陷是并存的,即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有效信息的前提是,虚假或者无用数据相对较少。大数据分析的真正意义在于对数据进行拆解、分析、整合之后产生的价值,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实现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护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数据,可以人为伪造或者刻意制造虚假数据,诱导分析者得到错误结论和不实信息。

(三)从严格保密转变为准确、合理共享与公开

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提出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要坚持大数据互联共享原则,也要把必须保密的数据控制在最小的知悉范围,限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数据共享,密切关注公开的大数据并甄别分析,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泄露,立刻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理性面对大数据的保密、共享与公开。

四、结论

大数据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也给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保密工作要采取信息化技术,保密工作者要具备高效、准确判定数据信息的能力,同时要牢牢抓住保密工作升级转型的契机,系统研究对大数据的应用,反被动于主动,攻防结合,确保信息安全可控。

猜你喜欢

保密防范大数据
承诺
跟踪导练(4)
读者调查表
《旅游休闲》读者调查表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