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发展研究

2020-02-14董永虹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海峡两岸

摘要:随着海峡两岸文化、旅游等人文交流的展开,产业合作交流也不断广泛、深化,尤其是随着智能+拓展,两岸在智能制造产业合作上有更多的机遇,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首批试点城市,力争把宁波智能制造打造成为宁波的新名片;台湾智能制造起步早,人才储备充裕已发展初具规模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因此两地智能制造产业的互补性强;本文通过对两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现状分析,提出甬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业合作;海峡两岸;甬台两地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宁波市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课题:甬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发展研究(编号:2019NBTY03)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其核心是两化融合,而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制造业已从大数据+、互联网+向智能+迈进,智能制造将涵盖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与智能服务等各个环节,智能制造正成为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而台湾制造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已建立一定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这为两地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深入、广泛地进行合作提供了基础。

一、宁波与台湾智能制造产业现状

(一)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现状

宁波一直是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众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设备制造和高科技制造业比重已经超过40%,作为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宁波将目光瞄向智能制造,制定了行动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力争把宁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并提出宁波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上要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排头兵,引导企业坚持实体经济,坚守“智造业”。

(二)台湾智能制造产业现状

台湾经过多年发展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并在机械、金属零部件、纺织、电子与泛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加速应用扩散。台湾在过去多年来建立的自动化与系统集成、软硬件产业基础上,形成包含产学研结合以及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生态体系。尤其是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是全球智能机器人设计与生产的重要区域,在产学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台企目前也正向精密微小型方向发展,但台湾投资环境欠佳,加强与宁波在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产业上的合作,对两地企业都是提升软硬件的一大契机。

许多台湾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积累多年的经验,并且台湾产业生态是以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使得当前台湾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也专门为中小企业打造合适的产品服务,这些解决方案同样可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主的宁波制造企业。

为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台湾有关部门2015年颁布了“生产力4.0”的工业政策,来促进智能制造概念的普及,推动产业的智慧化,有效带动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发展。

(三)甬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基础

台湾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台湾制造业起步早,人才储备充裕,台湾制造业在“产学研”模式方面实践了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尤其是在硬件与软件产业基础上,形成包含产、管、学、研的组织与机构,建构出初具规模的产业生态体系。近年来台湾智能制造方案应用商与大陆的研发及制造企业,已在一些关键产业,相继开展合作。两地的产业合作模式已由量转为质的提升,更加重视产业和技术的合作。

宁波在智能制造方面有极大的空间,目前宁波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宁波制造业面对智能+时代,宁波制造业专注于细分化领域,加强研发投入,宁波有28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但宁波制造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众多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还缺质量、附加值,智能制造发展还面临多方面瓶颈。台湾制造业在“产学研”模式方面实践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宁波企业借鉴。

甬台两地产业合作有较好的基础,宁波与台湾交流密切、合作广泛,宁波是浙江省台商最为集中的地区,至2017年在甬台资企业达2600余家,台湾是宁波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宁波口岸进口原产于台湾的货物总量已排名大陆口岸首位,两地的交流合作一直非常密切;当前宁波正在全力推进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大平台、大项目,这就为加强甬台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空间。在两地产业结构均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两地产业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前景,甬台智能制造产业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未来应在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深入合作,搭建创新应用、跨产业交流平台,并在标准制定、人才交流、金融合作、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互补,为甬台产业合作朝着科技、绿色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

2019年2月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定明确台资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建设享有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支持台商来大陆投资设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企业与研发中心,这为甬台两地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甬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劣势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宁波在智能制造升级方面面临资金缺乏和领先人才不足等,实现制造业智能转换和升级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同时两地产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重叠性,在产业合作过程中出现重复投资,导致资源分散浪费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

(二)产业结构有待改善

宁波制造业重化工业特征明显,服務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需优化经营模式,推动原始创新。尤其是宁波制造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众多企业尚处于机械化、自动化阶段,数字化的水平普遍较低。同时两地原有产业合作以劳动力低成本与土地资源为基础,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成为阻碍两地传统产业转型的问题;并且由于两地产业标准的不一致,也阻碍了两地的产业的进一步合作。

(三)人才缺乏

甬台两地制造业在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过程中还同样面临资金缺乏和领先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符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工人才,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在培育人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路径。

(四)在甬的台资制造企业面临发展困境

在甬投资的大多数台资企业两头在外,拓展内销市场的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台资企业还存在融资难的状况,提升了经营成本。台湾制造业经历了代工生产到创新研发的蜕变,生产的产品能够符合大陆消费者的要求,台湾制造业急需开拓大陆市场,尤其是在智能设备方面比较有竞争优势,而宁波作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之一,目前台资最大的困境在于找到良好的合作对象。

三、甬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产业对接,引进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项目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两地企业各有优点,优势互补,可以扬长避短,联手打造国际竞争力。智能制造包含了智能生产与智能服务,作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宁波制造业,应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以及明确的发展方向,追求与宁波企业发展的和谐与统一,为宁波企业提供设备、生产线以及工厂整体规划的整合服务。

通过分阶段合作循序渐进,先在一些基础较差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合作,帮助这些企业通过工业上云,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企业,推动生产的集成化,实现协同生产;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智能化,将上下游企业合作起来,推动两地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紧密融合,提升两地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共享共赢。

要把握发展机遇,推动两地优势资源整合,创新合作模式,拓展两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与两地智能制造产业成果共享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加速两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深度融合;要积极搭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项目对接平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走出去,共同参与全球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培训人才

投资是相互的,要促进两地文化经济交流,宁波企业也要在一些优势领域在台湾投资或生产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要进入台湾市场,缺乏了解台湾市场的专门人才是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宁波企业应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宣传、培养和引进人才,要把宁波在台留学人才充分利用起来,扩大两地交流。

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台湾在智能制造人才培育的优势,开展两地基础人才培育、进阶人才训练合作等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计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台商及台湾科技人才了解宁波市政府2018年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甬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通过建设智能设备与智能制造基地,吸引两地优秀企业、人才进驻,让更多的台湾技术人才来宁波就业创业,并能享受到各类人才奖励和补贴政策,带动两地智能装备智能的互利双赢和发展。利用在宁波举行的“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的机会,为两地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寻找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深化在一些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地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合作交流平台,如两岸产业搭桥计划、各行业间举办的论坛等机会,通过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两地智能制造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强化两地产业链合作;通过培育建立两地智能制造大平台,形成实体和虚拟平台共同发展的模式,促进两地科技研发、信息网络、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信息交换和成果共享,提升两地产业竞争力,塑造两地间区域经济优势,共同开创全球市场。

(四)打造甬台金融合作中心,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合作

随着两地经贸往来的日益扩大,两地金融活动也日趋活跃,这就对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目前台湾“监管委”已经核准13家银行到大陆设立分行,赴台大陆银行已在台湾设立了3家支行,因此宁波应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积极引进台湾金融机构来宁波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甬台两地金融业的同业交流与合作。同时针对在甬台资企业的特殊情况,结合宁波出台的政策,金融机构应采取更为科学的评价系统,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的拓展业务,积极为双方产业合作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甬台两地的产业合作在过去的30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随着智能+的拓展,两地传统产业都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实现以智能制造合作为基础,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两地制造企业围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拓展智能+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参考文献:

[1]游瑾珲.海峡两岸智能制造的合作与创新发展[J].海峡科学,2017(05):16-17.

[2]陈德金.两岸智能发展比较与合作发展路径研究[J].發展研究,2017(06):76-80.

[3]董永虹.中国制造2025与宁波家电企业智能制造研究[J].三江论坛,2017(10):44-45.

作者简介:

董永虹(1966-  ),男,浙江慈溪人,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0年4—5月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的特殊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