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会想起那一幕

2020-02-14陈彪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补题首尾呼应点题

陈彪

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情景深深烙进我们的记忆中,久久难忘记。请以“     那一幕”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幕”本来是指戏剧中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这里指一段生活情景或一个生活片段,可长可短。从文题中的“那”字来看,这篇作文宜写成记叙文或回忆性散文;当然,你也可以针对生活中的某一幕情景发表自己的见解,写成一篇议论文。

首先要补题。先对记忆中难忘的一幕进行梳理,确定写作对象,然后提炼其主要内容,用关键词进行补题。比如,同学们关心呵护你的一幕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就可把题目补为“让我泪流满面的那一幕”;再如,你亲眼目睹了一场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车祸,教训深刻,就可把题目补为“惨痛的那一幕”。

其次是立意。如果在补题时,并没有同步确定文章的主题,补好题目后,那就要进行立意。比如写“温馨的那一幕”,你想通过叙写“那一幕”告诉读者什么,是感恩亲情,还是表达师爱,抑或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心中一定要清楚。因为只有明确了主旨,下面的选材、构思、行文才能有的放矢。

最后是构思文章。如果写记叙文,既可采用顺叙式,先点题,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记叙,层层铺垫后,水到渠成地推出“那一幕”,最后有感而发,或议论,或抒情,点明主题,升华主旨。也可采用倒叙式,先对“那一幕”展开描写,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然后再回过头来交代事情的原委;最后点题,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倘若写议论文,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头先点出“那一幕”;紧接着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抒发感慨。

每每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那一幕。

那是去年暑假里的一天,午后热浪袭人,知了不知疲倦地在树上演奏着夏天的旋律;鸟儿则藏在浓密的树冠里,偶尔叫上一两声,好像是在呼朋引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独自出来溜达,心情很不好,因为期末考试考砸了,母亲一有机会便像蜜蜂一样在我耳边嗡嗡叫,让人烦躁不已。这不,我刚打开电脑准备查点资料,母亲便不分青红皂白,又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失败、委屈一齐碾压过来,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家人都在睡午觉,沮丧的我独自来到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任汗水在脸上流淌。突然,遇到了老同学张为民,他推着自行车,手里拎着一袋子书,刚从新华书店出来。互相打了招呼,我们一起在人行道的树荫下走着,边走边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好几次,我话到嘴边,想把心中的苦恼告诉张为民,但还是忍住了,我不想让他替我担心,当然也怕他嘲笑我。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闷雷,抬头看天,东北边的天空堆满了乌云,像高山一样,好像随时都要压下来。看来要下雨了,张为民挥挥手,匆忙骑车往回赶。

我也往回走。一阵狂风刮过,豆大的雨点直往下砸。我赶忙到店门口的雨棚下躲雨。电闪雷鸣中,雨越下越大,狂风裹挟着雨点,狠狠地砸在我的身上。正在这时,我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不远处的电线杆旁,一株不知名的小树,正被暴風雨恶狠狠地蹂躏着,它一会儿被吹向左,一会儿又被吹向右,随时都有被折断的危险。但只要风一停,它便立即顽强地站直身子,如此反复,决不认输……后来雨停了,风歇了,那棵小树明显受了伤,但仍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

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下意识地想到了我自己,考试的失败,母亲的批评,与这棵树刚刚所遭受的一切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一棵小树都能不惧风雨,直面困难,我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想到这里,我猛然醒悟过来,有一种东西从心底升腾而起。我迈开步,大步往家中走去……

从那天起,雨中的那一幕,就深深刻进了我的心里。

【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习作。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接着写考试的失败、母亲的批评,让作者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充分铺垫后,对“那一幕”展开描写,一棵小树在风雨中顽强抗争,挺立不倒,让作者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最后,有感而发,再次点题,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对小树对抗风雨的描写尤为生动,在读者眼前形成画面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树的倔强与坚强。

猜你喜欢

补题首尾呼应点题
“补”出一片精彩来
首尾呼应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半命题作文“我真想____”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法例谈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