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西南坡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2020-02-14张盼盼时瑞坤巴素玉王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潜山

张盼盼 时瑞坤 巴素玉 王楠

摘  要:充分利用地层倾角技术、高分辨率相干加强技术等技术,落实车镇南坡下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探讨潜山油气运移模式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车镇南坡下古生界发育的10排潜山;其中,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建立三种潜山油气运移模式:源山对接型、不整合面型和内幕疏导型,相应地发育了三种油藏类型:风化壳油藏、地層油藏和潜山内幕油藏。潜山也同样具有断层分割油藏的特点,反向遮挡断层断距与含油高度正相关,反向断层断距越大,侧向遮挡越好,含油高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车镇凹陷;车西地区;古生界;潜山;成藏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1-0070-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full use of stratigraphic dip technology and high-resolution coherent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Paleozoic buried hill on the south slope of Chezhen, and discuss the oil and gas migration model and reservoir-forming law of the buried hil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10 buried hills developed in the lower Paleozoic in the south slope of Chezhen, among which 1-8 is controlled by reverse fault and 9-10 is controlled by forward fault. Three oil and gas migration models of buried hill are established: source mountain docking type, unconformity surface type and insider dredging type. Accordingly, three reservoir types are developed: weathering crust reservoir, stratigraphic reservoir and buried hill insider reservoir. The buried hill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segmentation of the reservoir. The reverse shielding fault distanc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oil-bearing height. The larger the reverse fault distance is, the better the lateral shielding is and the greater the oil-bearing height i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uried hill reservoir.

Keywords: Chezhen sag; Chexi area; Paleozoic; buried hill; reservoir-forming model

引言

车西南坡古生界潜山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单井产能高,储量丰度大的特点[1]。车镇南部缓坡带总体上勘探程度低,油气显示零星分布,以往认为含油规模小,未进行系统评价。但该带具有油藏埋深小、勘探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的优势。

1 潜山构造精细描述

车西南坡断裂系统复杂,断块小,中等断距断层虽然识别难度不大,但断层组合难度大,采用水平切片和地层倾角技术,可以有效的指导断距中等的断层组合。

1.1 地层倾角技术

进行层位追踪时,在有断层穿越的地方,倾角值将会发生瞬间突变,倾角值相对较大,在倾角图上,这种变化显示为线状即为断层。倾角属性反映了地层构造变化,能有效识别断层。

车西南坡构造复杂,断层识别、解释及组合难度大、多解性强。倾角属性可以直观反映断层的宏观展布特征,可以有效的指导断层组合(图1)。

1.2 多方法识别微细断层

高分辨率相干加强技术是在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Coherence Cube)的基础上,利用获得的高精度相干体,又进行了一次断层自动识别,即AFE(Automatic Fault Extraction),与过去的单纯的相干数据相比, AFE技术对断层的细节刻画能力更强,不受人为解释影响,真实刻画微细断层。

利用断层倾角扫描技术识别断距大于20米的大断层(图1),利用相干断层增强技术识别断距小于20米的低序级断层(图2),通过优化断层组合落实了车西南坡潜山的构造特征。车镇南坡潜山受燕山期反向断层控制形成多排北东向潜山,喜山期南北断层分隔断块山,自北向南共落实6排山,形成纵向成排,横向分块的构造格局。

1.3 构造特征

将高精度相干和精细古地貌恢复两种技术有机结合,重新落实了车镇南坡下古生界发育的10排潜山。其中,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

南坡潜山受燕山期反向断层控制形成多排北东向潜山,喜山期南北断层分隔断块山,整体上呈纵向成排,横向成块,平面上呈棋盘状断块山的构造特征。潜山地层整体由北向南抬起,7条大的北东向反向断层将古生界地层切割成8排阶梯状潜山,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第1-2排山构造较简单,以大断层与北部的二台阶潜山相接,第3-8排山构造复杂,一系列近北西走向的断层将各排山分割成多个潜山断块,高台阶发育顺向断层形成9、10两排山,由于埋藏较浅、潜山地层遭受剥蚀。

2 潜山油气运移模式

依据北部车古20潜山钻探经验认为,本区存在四套有利储层:八陡组、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凤山组、馒头组-太古界储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作用影响,下古生界储层空间类型多,结构复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资料分析,以孔、洞、缝为主,次生孔隙发育,可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

南坡潜山内幕的油气痕迹也可以证实存在运移通道:车古5在距奥陶系顶面220米、距前第三系不整合面400米处发现荧光显示,表明潜山内部可能存在油气输导的通道。而这一新认识,突破了以往勘探只寻找坡上山风化壳油藏的传统观点,极大地拓展了南坡潜山的勘探空间。

车西南坡潜山存在三大主要油气运移通道:断层、奥陶系内部输导层、不整合面,而潜山构造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油气运移模式。根据油源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建立了三种潜山油气运移模式:源山对接型、不整合面型和内幕疏导型,并划分了三种运移模式分布区域(图3)。

源山对接型:沙三段生油岩直接与潜山地层对接,成藏条件有利,已在车57潜山成藏。主要分布在车57以西及北部高台阶潜山块。

不整合运移型:沙三段油气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疏导运移至潜山成藏,主要分布在南部石炭二叠地层剥蚀区的5-10排山,以车古32、无古2潜山为代表。

内幕输导型:侧向不能直接对接油源,沙三段油气通过二台阶断层破碎带的沟通,以奥陶系潜山内幕缝洞作为输导层,通过浮力作用向高部位横向运移成藏。以车古201潜山为代表。同时,分析认为低部位的车古208与南坡潜山通过断层对接,同样在浮力作用下在南坡1-4排潜山上也具有成藏潜力。

3 潜山成藏规律

根据建立的三种油气运移模式,明确了南坡潜山相应地发育了三种油藏类型:风化壳油藏、地层油藏和潜山内幕油藏。车西南坡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分布主要受不同级别的南掉反向断层控制,南坡潜山也同样具有断层分割油藏的特点,南北向靠反向断层封堵,东西向上顺向断层、反向断层均能封堵。勘探实践表明下古生界靠反向断层遮挡形成的断块油藏,反向遮挡断层断距与含油高度正相关,反向断层断距越大,侧向遮挡越好,含油高度越大。通过断面精细解释,落实了该区断距较大的断层主要为车古53南断层、车古10南、车古56-车古54南断层,其断距较大,较为可靠。油源条件也是控制潜山成藏的关键因素,车西沙三段发育异常高压烃源岩,沿断裂、不整合面组成的油气运移网络,在潜山新生古储成藏。依已钻井情况分析可分为远源断块型和近源台阶山型两种类型油气藏,远源断块型以车古32潜山为典型,油气通过断层、不整合面长距离运移,对圈闭可靠性要求较高,成藏规模不大零星分布,且长距离运移轻质成分容易散失,越遠源的圈闭往往形成稠油油藏。而近源台阶山型潜山紧邻生烃中心,油气供给条件优越,潜山与洼陷的沙三、沙四段生油层直接对接,生成的油气直接进入圈闭成藏,且成藏规模较大;成藏最为有利。

4 结论

(1)地层倾角技术、高分辨率相干加强技术等技术可有效落实潜山构造特征,车镇南坡下古生界发育的10排潜山;其中,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呈纵向成排,横向分块的构造格局。(2)根据油源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建立了三种潜山油气运移模式:源山对接型、不整合面型和内幕疏导型,相应地发育了三种油藏类型:风化壳油藏、地层油藏和潜山内幕油藏。(3)潜山也同样具有断层分割油藏的特点,南北向靠反向断层封堵,东西向上顺向断层、反向断层均能封堵。反向遮挡断层断距与含油高度正相关,反向断层断距越大,侧向遮挡越好,含油高度越大。

参考文献:

[1]刘传虎.济阳坳陷古潜山油气藏体系及勘探技术[J].特种油气藏,2002,9(2):1-5.

[2]罗海炳.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中生界地质新认识与油气新发现[J].中国石油勘探,2019(4):25-31.

[3]贾海松.BZ气田变质岩潜山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5):15-19.

猜你喜欢

潜山
曙古潜山空气驱试验研究
大港潜山碳酸盐岩深度酸压关键技术究与应用
港北潜山奥陶系气藏增储建产研究实践
烟雨潜山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三道桥潜山结构与储层特征
立夏时节有雨
辽河潜山滩海区储集特征
埕岛油田埕北古7块太古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