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汉遗风,第一陶俑

2020-02-14王皓铭

艺术评鉴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艺术效果生产技术

王皓铭

摘要:“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1],由四川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内容较为丰富,形象逼真,着装朴素,表情极为夸张,极具民间文化特色,将汉代所追求的古拙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从设计功能、生产技术、艺术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汉代击鼓说唱俑所蕴含的时代美学。

关键词:击鼓说唱俑   文化功能   生产技术   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21-03

一、汉代厚葬文化功能分析

(一)汉代民风之体现——击鼓说唱俑

西汉时期的陶俑大多属于“木偶人”,神态呆滞,素材单一;到了西汉晚期,陶俑开始向生动的造型发展,以市井人物和社会生活为焦点,反映了时间生活的情趣[2]。

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天回山的东汉击鼓说唱俑,是一件极具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充满时代特色的雕塑作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击鼓说唱俑为泥质灰陶,佣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残存白粉及褐色土痕[1]。高56厘米,坐于圆形台座之上,头上带了一顶带有长巾的小帽子,并且在前额上系了一个花结。左臂环抱一圆鼓,右臂高扬鼓槌,两臂戴有璎珞珠饰。整个陶俑的造型以夸张、诙谐的手法表现,面部表情极其丰富,能够使观看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会心一笑。充满弧度的眼睛与嘴巴、上扬的苹果肌,在鼻梁上部还有一颗不起眼的痣;高耸的双肩、大腹凸出,右足翘起,样子甚是可爱。但是额头上那好几条深刻的皱纹,又不免让人觉得心疼,长期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岁月在它脸上留下了饱经风霜的烙印[3],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

(二)击鼓说唱俑与厚葬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凡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都会是丧葬礼俗发展的时期。汉代时期意识到,殉葬制度会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人口的出生比例平衡被打破,导致社会发展缺乏劳动力,因此,取消奴隶社会的殉葬制度,转而使用陶俑代替,也代表了社会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是时代的进步。

汉代国力强盛、物阜民丰,社会财富总量大增,厚葬之风盛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汉代社会流行“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汉代人认为,尽管肉身已逝,但灵魂永存,为了能够让死者死后能够享受生前的生活,固将墓室结构、随葬品尽可能的模仿生前的样子与使用习惯,以求得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能够安逸舒适;二是厚葬文化与孝道伦理息息相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为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孝”在丧葬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厚葬,墓修的越好,随葬品越多,就能够表现自己越孝顺,表达自己对死者的思念。击鼓说唱俑发现于天回山崖墓之中,是一件冥器,用以陪葬之用,已安置了1000多年之久。在笔者看来,击鼓说唱俑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墓室中,能够更好的伴死者左右,可能寂寞的时候有说唱俑陪伴一起玩耍,“谓死如生,闵死独葬,魂孤无副,丘墓封葬,谷物乏匮。故作偶人,以待尸柩”[4]。

正是由于这两种原因使得厚葬之风的出现,才能使我们在考古发掘中看到如此多的精美的文物,同时也折射出汉代的社会风尚与民俗文化。

二、汉代烧陶制作技艺

制陶手工艺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泥料的选择和配比越来越精细,为适应汉代厚葬之风,多制作成盒、盘、钟等,制作精良,装饰讲究,作为陪葬的冥器。

击鼓说唱俑为泥质灰陶,俑身上原有彩绘,但是现已脱落[1]。灰陶为易熔黏土,以60%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土壤经过淘洗后变得细腻,使造型更加容易、规则,烧制时受热更加均匀,不易爆裂。彩绘主要用在礼器、动物俑、人物俑等方面,在烧好的素胎上进行彩色的纹饰图案装饰。彩绘陶均为冥器,是专为随葬而作[5]。一般是先用白色进行打底,其后再加入红、白、黑等颜色刻画细节部分,以求得更加陶俑更加细致逼真。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击鼓说唱俑身上有残存的白粉了。

汉代的陶俑成型技术主要有三种:轮制、模制、手制。陶器属于圆底或者陶身是弧形,大多采用轮制法制作;而模制法主要是用于动物俑、人物俑;手制法最为少见,主要出现在一些小型人物俑或动物用及其他小型模型冥器上[5]。笔者认为,击鼓說唱俑采用的少有的手制法,在陶俑的背后有一些小的坑和一些划痕,这些都能够证明制陶匠人的随意之感,以手为尺度,没有矫揉造作,完全是随心之作。

三、击鼓说唱俑的艺术效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写道:“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作品出现,每个艺术作品都会刻上时代的印迹。同理,击鼓说唱俑也应当如是。汉代陶俑继承了前人优秀的制陶技术,但是改变了秦代以来以兵马、侍奉俑为主要制作形具,制作出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陶俑,不仅丰富了陶俑的种类,促进了制陶工艺前进的脚步,而且给予制陶匠人更多的发展创作空间。

年过七旬的“巴蜀鬼才”魏明伦老先生在参加“厉害了我的国之国宝耀中华”主题沙龙时表示,其实滑稽一词在古代是褒义词,而击鼓说唱俑正是体现了东汉时期巴蜀人的乐观、幽默的一面。表演说唱艺术的人叫做“俳优”,是一群身材矮小、扮演丑角、取悦观众的民间艺人。这些“俳优”艺人表演时经常使用乡音俚语,所表演的内容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深得老百姓的喜爱,由于搞笑的表演艺术手法,也经常被有钱人家请去宴饮助兴、活跃气氛,最为真实的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击鼓说唱俑的发现,证明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因此击鼓说唱俑不但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1]。

“俳优”表演被称为“倡优戏”,这种表演形式冲破了传统礼乐制度的束缚,不再模式化、程式化,不再以传统歌舞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民间风味、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欢乐歌舞和其他表演形式,促进了不同种类的艺术发展,文艺表演形式得到空前发展。

汉代雕塑艺术着眼于整体的把握,不加细节修饰描绘,使得击鼓说唱俑有一种汉代特有的古拙之美。说唱俑夸张的形态,粗线条的轮廓展现,体现的是流动之势,是汉代所独有的美感[6]。

四、结语

通过击鼓说唱俑的艺术表现,说明了汉代思想的开放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对研究当时的风俗及人文地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沉下心来认真的用心做一些事情,我们拥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历史,握有如此名扬中外的国家宝藏,在文艺创作、人物塑造上应该以史为鉴,吸取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抓住最具表现力的一面,塑造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使我们真正成为这些国宝的守护者、传承者、光大者,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盛文林.文物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2]涂师平.中国滑稽戏的鼻祖——东汉“击鼓说唱俑”鉴赏[J].宁波通讯,2010,(11).

[3]许进雄.文物小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4]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王春斌.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

[6]赵继学.汉击鼓说唱俑的时代文化蕴含[J].艺术教育,2014,(12).

[7]邹乐,彭赞宾.从“汉代击鼓说唱俑”管窥汉代民俗与历史价值[J].兰台世界(下旬),2014,(11).

[8]刘芬.试论四川汉代说唱俑及其史料价值[J].音乐探索,2003,(03).

[9]胡玉湘.汉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与汉陶俑的造型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7).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艺术效果生产技术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服装广告
浅谈话剧音响的艺术效果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