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钦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0-02-14钟广华

建材与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钦州市钦州高质量

钟广华

(钦州市信息中心 广西钦州 535000)

1 现状分析

钦州是沿海港口城市,具有区位、交通、港口、开放、平台等特色优势,具有发展大型临港工业及配套产业的优越基础条件。近年来,钦州进一步强化工业化主导战略,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紧紧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跨上了新台阶,重点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共9个,总规划面积约396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规上企业数34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451.6亿元,其中园区规上企业数22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19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5.2%、82.3%。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积淀的因素和现实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钦州市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一是总体规模偏小。尽管近年来,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在全区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总量仍然较小,2017年在全区排在第8位,工业增加值总产值仅为南宁和柳州的二分之一。二是支柱产业支撑力不足。石油、化工、木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均没有超过500亿元,四大产业总产值也仅1100亿元,距离打造千亿元产业的目标差距较大。

(2)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谓工业高质量发展,其最核心内涵是创新驱动下、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实现的工业经济增长,具有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优化特征。但是,目前钦州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五年来钦州市的工业结构并没有明显的优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未夯实,主要体现为“三多三少”,即重工业多、轻工业少;低价值多、高价值少;原材料多、消费品少。

(3)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目前,钦州市许多先进制造缺少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成套设备,对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及再创新的力度不够。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力量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较少,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工业转型步伐缓慢。2019年,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46%,比去年增长0.03个点,与国家制定的目标——201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相差甚远。

(4)节能减排任务重。随着钦州临港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国投钦州燃煤电厂、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几大项目的建成投产,钦州市的节能环保问题日显突出。2018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市用电量70%左右,高耗能行业比例仍较高。从全区来看,2017年钦州市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在全区排第4位,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增速高达15.6%;单位GDP能耗降低率1.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2.48%,这三项指标均为全区最高。

(5)工业发展环境仍欠优。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有效的工作效率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服务意识的欠缺无疑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服务意识先进的发达地区的差距。钦州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各种硬件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软件尚待提高,相关部门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没有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3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钦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钦州发展的实际,钦州要着力于以下几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3.1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为工业高质量提供政策支撑体系

(1)要强化钦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及相关文件的执行。严格落实《钦州工业发展战略规划(2019-2025)》、《钦州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钦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广西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方案》、《钦州工业云平台与工业制造业升级行动方案》、《钦州工业互联网规划方案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精神;以政策为导向,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要强化政策供给和落实,增强政策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力、吸引力。要推动已有政策尤其是2018年以来自治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降成本相关政策的落实。按照“谁制定、谁宣传、谁落实”的原则,解决好现有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3)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要推动钦州重点企业在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等特色产业领域,强化对标、达标和提档升级,产品单耗达到国家先进标准或好于国家限额标准,要以提升标准推进提高质量,逐个行业进行标准分析、标准比对、标准升级,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自治区标准的研制,形成一批关键技术标准,打造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水平。

3.2 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为提升工业竞争力提供动力

(1)要强化钦州工业品牌的创建,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着力传播钦州品牌。要推动更多的钦州工业产品成为“广西名牌产品”,尤其是要推动钦州的坭兴陶、建材等产品申报自治区级以上的名牌产品。加快工业品牌培育。通过企业家培训等形式,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推动工业品牌建设一把手工程,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或品牌官,辅助企业家开展品牌建设。

(2)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品牌创建。积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强市,推动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与环境质量提升,品牌带动效应逐渐增强。围绕重点产品,以产业、国家、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企业标准为参照,开展质量对标提升活动。科学应用比对结果,督促落实标准和措施,形成倒逼机制,达到提升目的,带动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钦州造”产品质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品牌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品牌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

(1)聚焦重点企业拓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空间。进一步明确钦州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的路径方向,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资源上整合,聚焦钦州石油、粮油、发电和林浆纸等重点产业,聚焦中石油、中粮油脂、国投发电、金桂浆纸等龙头企业,把钦州资源要素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市场主体中。推动传统企业产业链上延伸,以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产业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全生态产业新城转型,瞄准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空缺的环节,集聚创新资源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

(2)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驱动不仅仅等同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而是既要重视钦州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要因地制宜,根据钦州实际情况,要推动传统行业尤其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提升钦州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

3.4 以培育新动能为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落实钦州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要加大《钦州市“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产业加快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同时要推动钦州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建议钦州尽快对该规划的实施进行中期评估,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督查和指导,确保产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要继续积极引进创新型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和跨国公司到钦州发展,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发挥大项目在提升创新主体指数的示范和支撑作用。

3.5 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1)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简化流程、减少审批、压缩时间上再下功夫,推进审批上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确保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及时开工建设。努力兑现招商过程中承诺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及时足额下发给企业。各职能部门要针对工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特点,强化精准服务,让工业重大项目的审批成为最便捷的审批,建立工业重大项目的绿色通道,确保工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实现“秒批”。

(2)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工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府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制造业项目和重大技术攻关、重大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兼并重组、小微企业以及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等优惠政策,加大对装备首台、新材料首批次等产品扶持力度。

(3)强化金融支持保障。编制发布产业投资鼓励投资目录,引导资金投向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入,逐步提高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鼓励设立企业转贷过桥资金池。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在广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绿色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积极发展和引进创投、天使投资等股权投资基金。

猜你喜欢

钦州市钦州高质量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例谈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