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交往性提升设计策略研究

2020-02-14田若楠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私密性学生公寓高校学生

郭 玥 田若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生活区域,在大学生的学习,社交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大学生在迈向社会前,与人的交往能力锻炼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日益提升,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今,在当前社会下,对于大学教育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则是培育一个能够顺利迈向社会的青年。不仅仅只是对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有要求,更需要做到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进行良好的教育。如何更好的保证公寓公共空间成为大学生交往生活的温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有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现状

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来说,背井离乡,到外地求学,很多大学生都会产生孤单寂寞的情绪,如何快速的与人交往,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成为了很多学生来到学校后的首要需求。而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来到大学后首要生活的场所,则成为了高校学生的第二个家。无论是舍友的见面,以及老乡的集会,大多数高校学生在大学中交往的开始都源自于学生公寓。而学生公寓中的公共空间则是高校学生与人交往时最重要场所。

1.1 缺乏交往性质的公共空间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高校用于建设学生公寓的资金很有限,大部分学生公寓往往仅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居住功能,而对于学生公寓中的公共空间,大部分学生公寓公共空间仅仅意味着卫生间,洗衣房,走廊,楼梯平台等功能空间的附属。对于真正高校学生需求的交往性质的公共空间却少有设置。

现有高校学生公寓大部分公共空间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往往学生在各个功能空间内进行交往活动,由于使用不同功能的人群在其中的使用对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造成了影响。

1.2 交往性公共空间缺乏设计

在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创建指导标准》的提出,明确规范了学生公寓对交往性空间,活动空间等功能的设计要求,对高校学生公寓的设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虽然我国规范中要求了学生公寓需要设置相应大小的交往性公共空间,但大部分学生公寓仅仅做到了在学生公寓内设置相应大小的场地,却并没有做出针对大学生交往行为的设计,导致空间利用率不高,难以促进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

2 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特点

由于大学的教学模式与初中、高中的截然不同,上课时间分散,学生活动自由,大部分学生的时间由自己掌控,又由于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社会阅历的增多,以及知识的同渐丰富,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内心在渴望独立[1]。又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到陌生的校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在渴望独立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和周围的人更好的交往,所以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往往是私密与开放对立统一的存在。

大学生作为接受新兴事物最快的人群,在大学时期各种活动的出现也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在各种活动中,大学生与不同的人群随时存在着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也随时由于人群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2.1 交往行为的多变性

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存在着多变性,正如大学生活一般。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各种社团活动的进行,各种朋友之间的聚会,有时都会使大学生在同一地点面对不同的人群,面对不同的活动,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交往行为。往往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会随着交往人群的改变而变化,有时需要与单独的个人进行交往,而有时又需要与小团体进行交往,又有时需要与集体进行交往活动,其交往行为具有多变性。

2.2 交往行为的私密性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处在青年阶段,正是思想即将迈向成熟独立的过渡期,大部分学生在离开家后期望着独立,然而作为人又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接触,所以交往行为在开放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其私密性,它具有对立又统一的双重特质。当人在特定的时间与环境下,有主观的与他人接触的想法但是也具有不受他人过分影响的需求,这种开放与私密的统一,是交往行为的私密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亲密好友之间的谈心,或者是情侣之间的相会,虽是交往但具有其私密的特点。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可以不受外界干扰,能够相对安静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以便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2]。

3 学生公寓交往性提升设计策略

当前社会下,高校学生公寓已不再单单指休息睡觉的场所,在高校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公寓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的综合体,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整个大学期间,其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3]。而如何使高校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更好的在生活中得到心理上的成长,已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如何通过客观条件的改变来提升高校学生公寓的公共空间的交往性成为了设计师在对学生公寓进行设计时亟需考虑的一部分。

3.1 多层次的公共空间设计

由于高校学生交往行为的多变性,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应考虑其多层次性。杨·盖里在《交往空间》中提出,为居民创造多种性质的空间层次,如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及公共空间,将有助于增进居民交往[4]。由于高校学生在同一地点很多情况下面临着多种类型的交往活动,作为一个合理的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应该是个拥有多种层次划分的空间,有合理的层次分类,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不一样的层次内进行不同的交往行为,并保障他们能够更好的在交往活动中随时切换的可能,这将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好的与人交往,保证了高校学生在面对不同的交往活动时都能找到合适的场所。对学生如何更好的应对不同交往对象以及自身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3.2 公共空间私密性的提升

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需要自我安排,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依靠自我来进行调整。这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都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来进行思维的整理和自我评价。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于私密空间的需求往往只能希望在公共空间中得到满足。作为设计师,在对公共空间多层次性设计考量的同时,应加重对公共空间中相对私密的环境进行布置与设计。

在空间设计上,隔断空间联系,限制人的行为,遮挡视线,控制嗓声干扰,就成为获得私密性的主要方法[5]。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教学不再仅仅是专业学习,如何更好的育人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当今时代,高校学生公寓在高校学生的求学期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6]。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公寓的设计,而不是再用固定思维,生搬硬套,对学生公寓缺少关注。在保障学生公寓各个功能空间存在的前提下,对学生公寓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对空间内部依据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来促进高校学生的交往行为,保障高校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培养出良好的交往习惯和交往能力。这不光是当前社会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尽的义务。

猜你喜欢

私密性学生公寓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让思想政治工作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评《高校党建进学生公寓理论与实践》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探析公共空间的私密性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