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地区鱼腥草有机栽培技术要点

2020-02-13王金瑜吴柳绚李佳林

江西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种茎红蜘蛛禾苗

侯 彪 王金瑜 吴柳绚 李佳林

(1.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2.贵州省凯里市农业农村局,贵州凯里 556000)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别名折耳根,高25 ~35 cm,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疾病。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疗效,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高寒地区的雷山县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优势产业,种植鱼腥草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创收的重要途。该县的海拔高,云雾缭绕,气候温凉冷湿,昼夜温差大,产出来的鱼腥草纯白、酥脆、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1-2]。然而,高寒地区在种植鱼腥草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病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会直接影响鱼腥草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加强对鱼腥草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鱼腥草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鱼腥草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常菜,靠采挖野生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人工种植鱼腥草势在必行。在黔东南州科技项目和雷山县科技服务中心的支持下,2019-2020 年分别在雷山县五星村、雀鸟村示范种植3.5 hm2,海拔在1 050 ~1 250 m,按照有机食品标准生产,通过随机取样测产,高产达3 313 kg/667 m2,最低产2 001 kg/667 m2,平均产量2 350 kg/667 m2,相比之前,比常规栽培增产26.7%,按照现市场收购价12 元/kg 计算,每667 m2产值达2 万元以上。通过示范种植,为进一步探索鱼腥草在高寒山区的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2 鱼腥草的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地 鱼腥草一般对土质、光照要求不高,可充分利用荒山、河滩和大田种植,但要确保产量高、品质好必须选择远离污染源、耕层深厚、土壤疏松和肥力较高的沙壤土,锈水田不宜种植。

2.2 整地施基肥 在移栽前30 d进行整地,深耕25~30 cm,整细耙平,拣除杂草,厢宽1.5 ~2 m,长根据田块情况而定,四周开好排水沟,667 m2施禾苗产品重茬防死剂5 kg,促进根系生长,预防根腐病,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3 ~5 kg防治地下害虫。基肥要求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硫酸钾20 kg(或草木灰100 kg)。

2.3 种苗选择及处理 鱼腥草有白茎和红茎两种,红茎鱼腥草香味更浓,但商品价值不及白茎鱼腥草。种茎应选择生长1 a 以上节间长、粗壮肥大、生长整齐、无病虫为害的根茎,每667 m2需要100 ~120 kg 种茎,种植时将种茎切成5 ~10 cm 长的小段,保证每段有3 ~4节。种植前用生根粉和50%五硝·多菌灵浸泡15 ~20 min,捞取凉干即可栽种。

2.4 种植 一般最好选择在秋季(11-12 月)栽种,先开好播种沟,沟宽10 cm、沟深5 cm,按株行距10 cm×15 cm 种植,在沟中每穴撒播鱼腥草种茎4 根,然后用细泥土覆盖2 ~3 cm 后,每667 m2立即用90%乙草胺乳油40 ~50 mL 对水40 ~45 kg 均匀喷雾于畦面,接着覆盖稻草3 ~5 cm,能够达到保温保湿、防除杂草的目的。

2.5 田间管理

2.5.1 中耕除草 除草时坚持“除早、除小、除尽”的原则,为了不损害幼苗和根茎,只能人工除草。3-4 月是鱼腥草的出苗期,从出苗到齐苗阶段生长缓慢,出苗后应及时清除杂草,每月除草2 次,到6 月鱼腥草茎叶生长旺盛,会抑制杂草生长,就不需要除草。

2.5.2 肥水管理 4 月底到5 月初齐苗后,喷施1 000 倍禾苗产品——超灵,生长周期喷施3 次,能促进根系生长,能控制白绢病、根腐病,提高产量。如果在当地买不到该产品就选用90%磷酸二氢钾800 ~1 000 倍液或0.3%尿素水肥溶液喷施。

2.6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冶措施 为害鱼腥草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绢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等,有机栽培主要以生物防冶和物理防冶为主,化学防冶为辅。

2.6.1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①连作。鱼腥草一般选择本地野生驯化品种常年种植,种植期可从10 月至翌年4 月,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土地复种指数高,导致病害发生严重。②种茎未消毒。鱼腥草采用地下茎分段直播,农户在播种前均不进行浸种消毒。③田间管理不善。鱼腥草种植管理相对简单,但排水不畅、杂草丛生、肥力不足、不及时摘花、种植密度过大等也可加重病害。④温湿度管理不当。鱼腥草一般在每年6 月初开始发病,湿度高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高温、干旱可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2.6.2 防冶措施

2.6.2.1 白绢病 通常每年6 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 月可达到发病高峰期。酸性土壤或连作地块发病较重,因此应避免连作,重病地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种苗和土壤需要消毒,种苗用五硝·多菌灵浸泡15 ~20 min,土壤用石灰或敌磺钠进行消毒。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田间增施禾苗重茬防死剂可控制白绢病。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用1 500 倍液禾苗8 号和5%井冈霉素水剂500 倍液喷淋或灌根,交替用药防治2 ~3 次,隔7 ~15 d 喷1 次,喷匀淋透。

2.6.2.2 根腐病 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的一种,主要通过土壤、水流、虫子传播,在高温、高湿、连阴雨天气容易发病。可使用禾苗8 号和300 倍甲霜·恶霉灵进行全田叶面喷施,对于病害比较严重的植株,可配合使用药液进行灌根,间隔3 ~5 d 连续喷施和灌根2 ~3 次,间隔7 ~10 d,即可控制病害不再蔓延,此时便可开始缓苗。缓苗期叶面喷施超灵和灌施生根剂,能够促进作物尽快生根,恢复生长。

2.6.2.3 红蜘蛛 红蜘蛛会刺吸鱼腥草的叶片、嫩枝的汁液,多发生在高温干早时期,被害叶片会出现很多粉绿色小点,失去光泽,严重时枝株变黄,出现大量落叶和枯梢。3-6 月和9-11 月是红蜘蛛的活动高峰期,可用生物农药5%阿维菌素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15 d 喷药1 次,连喷2 次。

2.6.2.4 地老虎 地老虎一般在3 月初前后活动,3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是小地老虎成虫盛发期。白天潜伏在苗附近的表土下,夜间危害,每667 m2可用1.5 ~2 kg 的3%辛硫磷颗剂与基肥混拌均匀直接撒在厢面上或喷施0.38%的苦参碱粉剂,每667 m2使用制剂2.5 ~3 kg。

2.6.2.5 蚜虫 可采用涂有黏着剂的黄板诱杀,667 m2也可喷施40 ~60 mL 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用草蛉等天敌捕杀蚜虫,是克服蚜虫抗药性和避免污染环境的最有效措施。

2.7 采收 鱼腥草的叶片在8-9 月会逐渐老化。到10 月下旬,鱼腥草的地上部分自然枯萎,即可采收地下茎,最好在霜降后采收,采收可以从11 月持续到第2 年的4 月。

猜你喜欢

种茎红蜘蛛禾苗
不同甘蔗品种单芽段种茎生产性能分析
栗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甘蔗健康种苗一代种茎生产力分析
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揠苗助长
小熊的家
禾苗上的露珠
甘蔗种茎储存期对萌芽出苗的影响
240g/L螺螨酯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效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