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徐州汉画像石的表现形式研究

2020-02-12王珏宋子杨孔庆宁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画像石线条艺术家

王珏?宋子杨?孔庆宁

摘要:汉画像石是我国的艺术瑰宝。记录着我国灿烂的两汉文化的名人轶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等,是民间艺术家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将其雕刻在墓室、墓碑等石材上的艺术品。文章从徐州地区入手,从汉画像石的表现形式、技法的刻画,线条的表现等方面描述,分析汉画像石的构成与表现形式。继承汉画像石悠久的文化。

关键词:汉化像石;形式表现

一、汉画像石的表现形式

汉画像石在经历三个阶段的研究后逐步被人熟知。徐州作为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居,交通要塞,出土了大量的画像石,上百于件的藏品,生动的反应了汉画像石的深奥广博。画面饱满、简洁明了、散点透视的表现、线条刚直有力或弯曲婉转的刻画出一幕幕生动的場景。在艺术家精湛的雕刻技艺下,汉画像石形神兼备的为我们展现了汉代淳朴自然的生活和大汉朝的气壮山河,是赋有灵魂的生命体,带有炙热情感的艺术品。

在艺术创作中,无论造型的变化还是大小的转换都离不开线条的刻画。北宋时期的武宗元为了宣传道教而创作出的《朝元仙仗图》就以线的形式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线条灵动而流畅,形成曼妙的身姿、纤长的发丝、霓裳的轻柔与铁线的勾勒形成对比,表现了质感的同时又突出了线条美。线条的重叠,或稠密或稀疏,人物前后参差,表情各异,整个画面复而不杂。“铁线描”的技法与线条长短粗细的搭配,将人物的衣带、表情表现的栩栩如生。再如,我们使用的汉字是由横、竖、撇、捺变化组合成。粗细、长短变化形成不同风格的笔体,刚劲、清秀或规矩,有的字体也会随着书法家的内心波动而呈现出各异的字形。南齐的谢赫就在《古画品录》提出了“骨法用笔”的方法,绘画中的骨就像人体的骨骼,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虽然长短、粗细不一,好像笔画、线条,但内涵强大的力量。每个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线的运用,点的运动成就线的出现,线的变化使得画面饱满而生动。不论是“骨法用笔”还是“铁线描”都是为了更好的对线的表达。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说:“汉化像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部典型的‘浓缩的汉代史书。”可见,汉化像石的内容表现相当丰富,从天上的神仙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汉化像石所表现的对象。汉代艺术家极大的将汉代生活呈现在石壁上,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的发展等丰富的展现了汉代的繁荣和人民思想的进步。

二、汉画像石的形式美

汉画像石不论是构图还是造型艺术,都渗透着美的形式法则。画像石展现了汉代艺术家对美的认知,对形式的表现。

对称性的事物总带给人美的享受,汉画像石中多采用对称构图的方法,左右对称、成双成对的分布在画面周围,带来稳定而庄重的美感。并不是所有的画像石都采用对称的形式,局部对称、旋转变化的不完全对称的形式,使得汉画像石自由不拘束,多变而不失均衡。反复多样的变化也是汉画像石贯用的方法,重复的画面丰富而不再单调,局部与整体得到统一,烘托了画面的中心主体。信立祥先生表示:“在汉画像石中,存在着等距离散点透视法和焦点透视构图法两种空间透视构图法。”[1]透视,简言之就是“透物而视”,是指对客观存在的立体物,使之在平面的纸上、壁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现出具有空间、立体的感觉。[2]汉画像石独特的构图,艺术家缜密的布局思考,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呈现出各异的分配布局。

徐州地区的纹样由简变繁,从简单的方格纹、连珠纹、三角纹到复杂的云纹、水纹、植物纹等,烘托起艺术家作品的情感表达。鱼多子,繁衍生息,吉祥和期盼不言而喻。画像石《人物双鱼图》就以鱼为装饰物,生动的寄托。变化多样的纹饰和逐步增宽的纹饰将汉画像石推向高潮,内容、构图和纹样交相呼应,突出了画像石的华丽美,高雅而极具艺术性。

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艺术作品表达的因素。汉代艺术家以结实而厚重的石材为承载物,载着汉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精神文明、艺术表现、情感表达。《汉画像石概说》中王洪震先生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我却认为汉画像石是石头灵动的舞蹈、极致的舞蹈。”画像石独特的材质给人冰冷的感觉,无形之中增加了作品与人的距离感,而如今已无法用触摸来感受它的温度。石材的光滑平整、雕刻线条的自然流畅和题材内容增进了与人的距离,人们在观赏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艺术家所传达的艺术情感表达和美的表现。石头无声,因艺术而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三、结语

汉画像石是我国的艺术瑰宝。记录着我国灿烂的两汉文化的名人轶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等,是民间艺术家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将其雕刻在墓室、墓碑等石材上的艺术品。热爱生活的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技法将生活完整的雕刻出来,真实的反应人们所熟识的场景。一道道或直或曲的线条被印刻在冰冷的石块上,活灵活现,手舞足蹈的人们、战场厮杀的战士、胜利后的狂欢,仿佛身临其境。夸张的表现将艺术家的情感放大表现出来,更容易将观众带到画面的情感中。而今,汉画像石磨损严重,为更好的将其保存反复修复并拓印,完整的将画像石保存下来,成为壁画、中国画等发展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汉画像石为我国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47-58.

[2]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79.

作者简介:王珏(1992.10-)女,汉族,山西平遥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画像石线条艺术家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汉风新韵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