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02-12

江西农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玉米螟虫害

高 越 于 东

(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

农业生产中,玉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在玉米高产高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病虫害加以防治,从根本上保证玉米的产量,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当前我国玉米种植现状

1.1 病虫害问题无法科学解决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玉米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产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高产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成为重点问题。现阶段,先进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农药与化肥使用过量的问题。过度使用农药会对玉米质量造成影响,病虫害问题也会让玉米的整体质量难以提升。目前,我国病虫害问题仍然威胁着玉米的种植与生产,玉米的整体质量仍然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防治与预防病虫害对玉米产量与种植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

1.2 地理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产量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良好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对于玉米的生长与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玉米生产来说,充足的光照与水源是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面平均降水量在300~60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从地形地貌来看,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的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夏季降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对于玉米生长比较适宜,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若没有根据吉林省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高产种植技术,反而会引发病虫害问题,造成玉米减产,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下降[1]。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1 合理选择玉米种子 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筛选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因此,玉米种植在对种子筛选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玉米种子。在选择玉米种子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对玉米种子的质量进行筛选与比对,也要结合吉林省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条件,保障种子经过消毒以后,再进行大面积种植,保障玉米健康生长。

2.2 玉米播种 玉米播种对于土壤湿度与空气温度都有着严格要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玉米发芽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气候条件。为了保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与生长率,需要保障气候条件适宜,选择在适合玉米发芽的地区进行玉米播种。长期以来的种植经验与实践表明,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5℃~8℃;在8℃~13℃较为适合玉米生长。在吉林省,适合玉米种植的时间是5月,此时土壤湿度可以达到55%,更适合玉米播种。为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幼苗正常发芽,需要根据玉米种植的特点,保障种植深度适合玉米生长,严格控制深度不低于4 cm,如果播种深度太深,会延长玉米的发芽时间,对后期的生长十分不利,增加了玉米的生长周期[2]。

2.3 合理间苗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合理间苗。玉米长出第3片叶,叶片长度在2.5 cm,是间苗的最佳时期。要坚持除去弱苗、保留壮苗的原则,严格控制好玉米种植密度,为玉米幼苗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如果玉米的种植密度较大,就会导致幼苗水分缺失与营养流失,大量幼苗会倒伏、营养不足,对整体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2.4 做好日常管理 玉米生长对于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玉米生存环境的管理。在玉米长出幼苗以后,需要合理进行田间管理,为玉米健康生长奠定坚实基础,保障玉米产量提高。在玉米抽穗和灌浆阶段,需要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做好对玉米各阶段生长期间的管理工作,让玉米有着良好的生长态势,促进玉米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3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病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大斑病和小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会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如果发病规模较大,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玉米死亡。夏季吉林省气温较高,玉米比较容易患上大斑病和小斑病,此时玉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发病,在叶片上可以明显观察到。可以选择抗病玉米品种,加大对玉米的管理力度,确保玉米施肥的合理性,提高玉米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可以适当使用化学药剂,当玉米植株感病,要及时喷洒适当,避免病害扩散[3]。

玉米施肥过程中使用的氮肥较多,会导致植株组织柔软,从而受到病菌侵染。因此,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同时,翻地过程中也要尽可能深翻,减少土壤中的病菌,避免病害问题影响整体玉米产量。

3.2 虫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虫害就是红蜘蛛。红蜘蛛体积比较小,全身呈现红色,依附于玉米叶片得以生存。玉米红蜘蛛会摄取玉米的营养,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一旦发生这类虫害,玉米的叶片会变白、干枯,产量和质量降低。玉米灌浆期是发生这类虫害的高发期,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时期。因此,发现虫害以后,需要第一时间喷洒农药,特别是对玉米的叶片进行喷洒,具体的喷洒次数需要根据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决定[4]。

此外,玉米螟也是较为常见的玉米虫害。在对玉米螟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玉米螟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特性,在玉米螟高发期采取人工捕捉以及释放玉米螟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也可选用对玉米螟虫抵抗性较高的品种或者固定周期喷洒农药防止虫害发生。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更是重要的粮食与饲料来源。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就需要采取高产种植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手段与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玉米产量提升,确保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玉米螟虫害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