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12

科技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块

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体维护可信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扩展等特点,正成为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后又一项对未来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有望推动人类从信息互联网时代步入价值互联网时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首次提及区块链技术,他表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我国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目前,在政策与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和应用正处于发展窗口期,2018年以来,我国区块链应用落地项目不断涌现,国家各部委先后推出20余条相关政策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并身先士卒,包括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审计署、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委先后落地区块链技术项目共10项。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也纷纷布局区块链应用,包括阿里、华为、百度、腾讯、京东等企业纷纷推出区块链平台。国内金融机构也竞相入局,包括央行和四大国商业银行在内的34家银行机构纷纷尝试区块链应用,并取得优异成果。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了目前我国披露的151个区块链应用案例,详细梳理了目前区块链应用较为广泛的28个应用领域和场景,考虑到不同场景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优选出金融、电子政务、医疗、知识产权保护、溯源及公益慈善6个落地案例较多且影响力较大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对每个场景区块链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理清并普及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应用原理,进一步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加速区块链产业发展和规模壮大。

一、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概述

(一)区块链产业链概述

区块链的产业链(图1)上游主要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平台层,该层由矿机、芯片等硬件企业,以及基础协议、底层基础平台等企业组成;中游企业聚焦于区块链通用应用及技术扩展平台,包括智能合约、快速计算、信息安全、数据服务、分布式存储等企业;下游企业聚焦于服务最终的用户(个人、企业、政府),根据最终用户的需要定制各种不同种类的区块链行业应用,主要面向金融、供应链管理、医疗、能源等领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提升技术能力和推动应用示范落地。区块链相关服务为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产融结合服务,包括交易所、区块链媒体、社区、行情资讯、钱包提供商等企业组织,其服务贯穿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政府监管机构主导的政策法规出台、标准规范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测评认证实施和国际合作交流则是整个生态体系运行的保障要素。

我国区块链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底层公链、企业服务、技术解决方案、数据服务、医疗健康、物联网、交通运输、游戏等领域(图2、图3)。其中从事金融领域的企业有91家,超过21%;金融、底层公链、企业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等领域领跑区块链应用,共有区块链企业252家,约占总数的60%。2018年以来,我国区块链相关应用日益趋向多样化,区块链技术在教育、文化娱乐、征信、电子商务等领域也有增长趋势。

图1 区块链系统结构架构及产业链划分

图2 我国区块链企业各领域分布比例

(二)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从技术的角度,区块链是一种整合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储技术、P2P网络技术等的互联网应用技术体系,可以实现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及数据传播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变,区块链技术本身有望成为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同等重要的价值传输协议。从市场应用的角度,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的特征从技术上解决了信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中介化,从而有助于降低因中介机构存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此外,区块链能够减少商业摩擦,降低信任成本,有助于经济活动开展。总的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区块链的重要价值。

一是有望实现去中介化降低中介成本。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首先,去中心化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分布式账本保证了交易能够快速反应在每个交易参与者的账本中,实现了交易与清算的同步,因此,区块链消除了中心化的清算组织等交易中介存在的必要性,降低了交易中介带来的成本。以金融行业为例,区块链技术将对金融行业基础设施产生极大冲击。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证券清算登记系统、跨国的汇兑结算系统等中心化的系统的交易费高昂且效率低下,区块链去中介化和交易清算同步能够极大提高支付清算效率,有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其次,区块链保证了数据记录全网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从技术上解决了信任问题,成为人与人之间在不需要互信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协作的有效信任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信任中介,从而有助于减少信任中介的成本消耗,帮助社会削减中介成本。

图3 我国区块链垂直行业应用企业图谱

二是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可解决数据追踪与信息防伪问题。区块链技术为我们的信息防伪与数据追踪提供了革新手段。在当今社会中,从假冒红酒、劣质奶源、高仿奢侈品,到会计套票、虚假财务数据乃至地下钱庄交易等,大量伪造的信息与数据充斥着整个市场。由于信息与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转手与交换,很多时候这些信息的真伪都无从考证。区块链中的数据区块顺序相连构成了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链条,时间戳为所有的数据信息贴上一套不可伪造的真实标签,可以实现数据交易记录全网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有助于解决数据追踪与信息防伪问题,这对于现实生活中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伪造虚假信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区块链技术中记录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特征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了除法律法规外的一种技术工具。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趋成熟,区块链技术有助于重塑社会信任体系,降低社会经济活动信任成本,使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和低成本。

三是有效解决关键数据保护和授权访问问题。以用户隐私数据保护为例,当前用户隐私数据保护面临着重大安全问题。2018年3月,Facebook公司5000万用户数据遭到泄露引发全球对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重大关注。用户隐私数据保护和授权访问体现在对用户数据的获取、使用和审计等方面,区块链底层技术哈希算法、加密技术以及电子签名应用能够将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映射后加密存储于区块链,任何个人和组织访问用户隐私数据的时候都需要获得该用户授权,只有经过该用户授权后,其他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利对数据进行访问和使用,且任何访问和授权都会有可审计的记录,因此,区块链可较好解决目前信息化应用突出的信息保护和授权访问问题。

四是灵活的可编程特性有助于规范现有市场秩序。当今社会的市场秩序仍不够规范,在进行转移资产时,无法保证所转移资产可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不偏离最初资产所规定的用途和方向。例如,政府对农业进行的补贴、慈善机构的善款等被挪作他用。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特性,可以在资产或价值转移的过程中将一段代码写入智能合约以此来规定资产未来的用途和范围,从而有效解决扶贫资金被挪用滥用、贪污侵占等问题。区块链可编程特性还可以帮助互联网以智能合约的方式与真实世界里的资产进行交互,更好的规范市场秩序。

五是有助于实现商业组织形态的重构和社会协作方式变革。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使得区块链成为信任机器,建立了商业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任,从而有助于商业活动去中化,实现商业组织形态重构。此外,根据罗纳德·科斯对于企业存在原因是为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费用的论述,基于区块链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编程构建的信任关系的数字交易活动有望将市场交易费用极大地降低,这对企业这种制度安排带来了冲击,即企业这种组织结构在一些条件下有可能将会消失。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有助于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大规模协作、自主组织、自主治理,最终形成全新的社会协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甚至是引发生产关系变革。

(三)区块链的商业模式

一是打造去中间商佣金的商业模式。区块链采用去中心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天然的去中间商属性,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交易和数据流通,避免了中间机构对于整个商业体系的控制。传统商业结构中中间商的作用即连通不同用户,利用核心地位建立多边的信任机制,而区块链的出现能够建立一个基于“技术信任”的商业体系,能够最大地弱化中间商在整个商业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实现降低或避免中间商佣金的商业模式。

二是打造提升商品的价值的商业模式。区块链是一个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与物联网、5G技术的融合能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采集和实时追溯,通过可信身份认证机制能够实现产品的每一步处理过程可追溯到人,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价值,尤其在奢侈品、农产品、药品、古董等具有重要价值且难以分辨真伪的商品中意义重大且作用明显。

三是打造提升平台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催生出一批“数据寡头”企业,早期的Facebook到现在的BAT巨头企业,无一不将用户的数据“裸奔”在自身的服务器机房中,用户在这些巨头面前毫无隐私可言,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机制也滋生了数据的泄露、篡改和滥用等严重问题。区块链具有密码学强依赖性和强应用性,链上数据能够通过加密处理后快速高效地存储在分布式的账本中,没获得授权任何机构、任何身份权限都无法获取用户数据,且多冗余的数据备份机制也为数据存储提供了安全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数据篡改,从而提升平台的数据和隐私安全。

四是打造数字资产交易和流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模式下的数字经济无法实现数字资产的确权,从而导致了数字资产的“通货膨胀”,出现大量“一元教程”“一元会员”等现象。区块链技术利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和加密算法,能够确保数字资产的确权,保证资产创造者对数字资产的完整的数据权利,有利于打造数字资产(如版权、知识产权、证券、股票等)的交易和流转的新的商业模式。

五是打造基于信任的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区块链能够解决现阶段共享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和点对点的信任问题。首先区块链本身采用点对点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自动配置传输数据所对接的资源,避免了中心化系统资源配置的短板。其次,区块链还解决了用户节点之间信任问题,并保护了用户的使用记录数据。所以说,区块链能够打造一种基于信任的新型共享经济模式。

(四)区块链行业应用总体现状

在区块链企业、互联网企业、应用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方的共同推进下,我国区块链应用正持续展开(表1)。一批新产品、新平台、新服务不断涌现,以合作共建、平台先行为突出特点的应用模式持续显现。但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形成的应用产品有待市场验证,建设的应用平台还需实际落地。分行业来看,金融领域是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承担实际业务的新产品,市场推广正逐步展开;在电子存证和公益慈善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形成了较多的成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医疗服务、政府管理、交通物流、现代征信等领域,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在探索和开展区块链应用,但由于产品研发和平台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成熟的产品和平台相对较少,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国家各部委的区块链应用实践也逐渐开展(图4),赛迪区块链研究院整理了各部委参与的10个区块链应用项目,其中已有6个实现落地。包括较为知名的税务局推动的区块链电子发票项目,以及司法部推动的“天平链”“仲裁链”项目。而最早的是2017年12月12日发起成立的面向交通运输领域的全国性区块链网络——中国交通运输链,该交通运输链将借助区块链技术,连接交通运输产业中的行业主体、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以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和政府部门。

表1 区块链企业典型应用案例表

2019年以来,我国进入区块链应用落地快速增长期。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了2014年以来我国披露的151项区块链应用案例,并归纳梳理了区块链技术应用较多的28个应用场景和领域,针对已经披露的案例进行整理分析。考虑到不同场景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优选出金融、电子政务、医疗、知识产权保护、溯源及公益慈善等6个落地案例较多且影响力较大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

图4 国家各部委区块链应用探索图谱

二、我国区块链重点领域行业应用发展现状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突出代表,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等各类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中逐渐被各方认识和应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2019年上半年,一批“区块链+”优秀产品不断落地,部分产业应用已经由试点实验阶段逐渐进入应用推广阶段,区块链应用效果逐步显现。目前,区块链在金融服务、电子政务、公证认证、溯源等领域应用成果显著,为区块链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一)金融应用全面开展

目前,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2018年,在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各类区块链金融应用纷纷落地,以区块链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成为金融界产品及业务创新主要方向,各大银行和企业开始在金融业务领域开展广泛的探索和尝试。

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账本记录的可追溯和无法篡改性,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背景及贸易信息,有利于提高供应链金融行为的安全审计和行业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进行增信,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当前,通过业内企业与区块链技术服务企业的合作,一批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相继启动或上线,成为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方向。例如2019年1月4日,在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蚂蚁双链通正式宣布上线,双链通这项技术应用将有望解决广大供应链上下游,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2019年3月12日,腾讯云发布“自主可控金融业务支撑平台”。该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智能金融,助力业务改革与创新以及金融机构数字化升级。4月10日,腾讯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解决方案获评“CITE2019区块链优秀解决方案”。该方案将腾讯云区块链技术与仓单质押融资场景充分融合,结合智能仓储、智慧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力,有效解决传统仓单质押融资过程中的身份信任、风险管控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存在诸多痛点,因跨境金融机构间对账、清算、结算成本较高,手工处理流程繁杂,致使用户端和金融业务端的支付业务费用高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的成本,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速度及效率,同时也为“小额跨境支付”开辟了广阔空间。2019年4月1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已协助一家南京的贸易企业完成了其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信用证交易。在大湾区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广东华兴银行通过提供CIPS跨境人民币区块链清算服务,融合科技金融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路径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缩短跨境人民币清算路径,清算服务时间由8小时延长至11小时,大大提升了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

资产管理。数字化时代下,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数字金融资产由不同中介机构托管。区块链技术可在多节点、多机构、多区域建立资产共享的分布式账本,记录各类实体或虚拟资产,其不可篡改性可确保资产信息真实性,为资产高效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当前,区块链技术服务企业数字资产管理的相关业务正在顺利开展。2019年2月26日,京东数字科技宣布推出资管科技系统“JT²智管有方”,在产品设计方面,“JT²智管有方”的证券化服务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帮助投资人穿透看清底层资产状况,提高投资效率,能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产品设计能力、销售交易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等。新能源资产上链发行清结算平台“新能链”完成了首笔交易,山东省潍坊市6.1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首批上链电站资产已完成交易。

跨境贸易。在传统进出口贸易融资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对于贸易真实性的认定和是否重复融资的认定。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不断优化跨境业务金融服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企业服务体验,为涉外企业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稳健发展,防范跨境金融风险。2019年4月17日,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是区块链技术首次与跨境贸易各业务环节应用系统进行结合。2019年4月29日,为支持西部跨境金融业务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陕西省确定为全国第六个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地区。

(二)电子政务不断推动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子政务领域,将有助于政府数据的共享开放,实现“一网通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便于公众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促进政府机构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民众的参与感,增强政府公信力,实现“互联网+政务”的优化升级。因此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与政府服务的融合,一些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已落地试行并投入日常使用。浙江省湖州市推出全市统一城市服务APP“湖州掌上通”,该APP充分利用其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2019年4月,广州市黄浦区新上线了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该平台综合了黄埔区既有的惠企政策,将为企业的创办过程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减费用。2019年4月15日,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同步办理的新举措,让市民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可以一并办理用电过户,省时又省力。

(三)医疗领域逐步落地

2019年,区块链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在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批专门面向医疗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平台相继启动。区块链技术中密码学算法能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更好地保护病人的隐私,大幅度改善医疗质量和医疗管理模式,降低医疗成本和风险,医疗领域出现了对区块链技术的强烈需求并面临广阔的应用前景。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眼健康数字化管理暨“区块链+视力”项目工作,2019年计划为区内逾百所中小学近13万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实现儿童眼健康从筛查到治疗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依托腾讯互联网技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之间已经率先上线区块链下的电子病历,完成联盟电子卡的调通和开卡,制定了统一的电子病历展现标准,近期将上线检查检验报告、结论调阅等一批业务。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支付宝发起,联合省大数据局、省卫健委、省医保局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浙江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正式上线。基于支付宝自主研发的蚂蚁区块链技术,将医疗票据电子化后,市民看病无需先去窗口排队付钱,通过支付宝就可一键挂号、付款、查看票据,所有信息通过“平台”流转。

(四)产权保护重点探索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不可篡改等可以建立可靠的数字化证明,在数字版权、知识产权、证书领域都可以建立全新的认证机制,改善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水平。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产权进行鉴权,如证明文字、视频、音频等作品的存在,保证权属的真实、唯一性。作品在区块链上被确权,后续交易都会进行实时记录,实现文娱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为司法取证中的技术性保障。当前各大企业都在探索产权保护领域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发展了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图片集团与新华网合作,将推出新华影像链——中国影像版权服务平台产品。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影像版权数字确权、版权单位或版权人对影像定价、版权追溯维权、内容编审发布交易、影像相关定制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服务。2019年5月9日,百度智能云发布区块链音视频版权保护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重点针对当前行业缺乏简单有效的全流程保护方案以及确权难、检测难、维权难等严峻的问题,将重新定义版权保护方式,通过区块链+媒体DNA两大能力,构建数字内容版权新业态。百度超级链联合百度百科,基于区块链技术创建“文博艺术链”,推动百科博物馆计划中的246家博物馆线上藏品上链。

(五)溯源应用初见成效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产品溯源,将数据不可篡改与交易可追溯两大特性相结合,可根除供应链内产品流转过程中的假冒伪劣问题,也可以追踪其来源和去向。例如基于区块链的食品药品防伪溯源体系有效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通过定制信息录入设备、手持扫码设备、编码机器等硬件,软硬件结合来实现解决方案。由中国网“一带一路”网与中追溯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一带一路”可追溯商品数据库正式启动,数据库将采用三维3D码+区块链技术+RFID三位一体的产品追溯系统网络平台,为每一件商品附上唯一的“身份证”,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能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力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山东省寿光市2018年新规划建设的18个重点农业园区,全面推广智能管控技术和区块链追溯系统,使每个大棚、每个园区都成为了“绿色车间”“绿色工厂”。佛山市禅城区启动全省首个“区块链+疫苗”项目建设,打造“区块链+疫苗安全管理平台”。平台投入使用后,疫苗的流通全过程可实现可视化监管,让疫苗更安全。

(六)公益慈善逐步展开

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高可靠且不可篡改,而慈善最重要的就是其公信力,将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存放在区块链上,在满足项目参与者隐私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地进行公开公示,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助力社会公益的健康发展。当前,在慈善领域,区块链基础产品研发取得一定突破,互联网企业基于区块链的慈善平台已经上线,区块链应用正在逐步展开,并不断取得进步。上海市静安区体育公益配送服务项目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通过向生活、工作、学习在静安的市民提供公益配送券,使市民在区内各类体育场馆享受价格优惠的健身服务。由平安医保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的“三村晖电子时间银行”上线首个赋能社会公益组织的养老关怀项目,通过运用智能认知、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攻克了传统志愿服务流程中的弊端和痛点。

三、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杀手级”应用

近年来区块链应用不断落地,覆盖行业也越来越广,但是还未出现能影响大众生活的杀手级应用。目前区块链在市民中的普及和推广程度远低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其他技术,由电子货币引发的诸多安全问题,使得很多人对区块链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电子货币领域。一是当前区块链部署力度不足,只有少数企业会采取区块链技术,金融服务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相对更高,但受到监管和合规性约束导致应用规模较小,无法大规模开展。二是诸如司法、产权、交通、政府与公共事业部门的参与度正逐渐在提升,但部分项目仍处于落地初期,应用效果显现周期较长,仍有待进一步验证。三是一些已落地运行的区块链应用,大多还在小范围试点运行中,也未能够引起预期的社会反响,覆盖群众少。

(二)第三方评价机制亟需建立

2018年区块链行业应用数量急剧上升,而2019年上半年的区块链应用案例数就几乎与2018年整年的案例数持平,国家各部委、互联网巨头企业、传统工业制造业等竞相追逐探索区块链应用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性能、安全、隐私等风险的产生,因为区块链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件更是引发业内关注。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风险和安全隐患,区块链应用的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没有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这些应用进行检测认定,就无法保证其所使用的技术在性能和功能上是否符合标准,用户最关心的隐私信息和关键数据的安全保护是否完善到位。虽然区块链在具体实现技术上有所不同,但其整体架构却存有共性,要促进区块链应用市场良性发展,提升区块链应用性能,都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全方面的公正的检测,去伪存真,并出具专业检测报告供业内参照。从行业层面甚至国家层面推动区块链第三方评估制度和专业机构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块链应用高质量、安全和长效发展。

(三)性能和安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性能方面,在区块链技术中,每个人都有一份完整账本,并且有时需要追溯每一笔记录,因此随着时间推进,交易数据超大的时候,就会触及区块链性能瓶颈,产生交易拥堵。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缓解该问题,但尚无有效根治办法。此外,由于区块链技术在交易时有一个确认机制,实际交易行为确认有一定时间延迟,如果将目前的区块链产品用于银行大规模交易系统,交易延迟将会累积爆发,造成银行系统瘫痪。安全方面,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一直没有提升,安全漏洞检测、形式化验证等方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的代码层面解决安全问题。此外,公私钥存储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虽有相关解决方案,但大都是牺牲用户体验度和交互效率为代价,目前还缺乏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

(四)行业应用规模化举步维艰

当前,尽管行业应用的场景化日益丰富,也有了相应的领域应用落地,尤其在司法和数据存证、金融、供应链等领域,但只是小范围普及,没有大规模范围的应用。而且不同的区块链之间使用不同的数据、不同的算法,领域间相互流通也比较困难,区块链平台建设协调难度也比较大。很多人对区块链有各种各样的误解,不认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对区块链应用规模化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此外,由于我国对区块链技术以及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还没有完善,区块链相关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导致各企业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时受到的限制较多,顾虑也较多,无法完全将区块链作用发挥出来,现阶段的区块链应用又存在效果显现周期较慢、无法立竿见影,导致大量案例无法大规模推广。

四、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和监管体系完善力度,为行业应用保驾护航

一是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区块链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规划。结合我国区块链应用发展情况,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示范工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二是积极探索并加强对区块链行业的监管制度,并不断完善我国区块链应用监管体系,建立区块链金融应用风险监管机制和沙盒监管机制,对于其他区块链应用要建立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网络传输、权限管理等一系列区块链应用监管机制。三是加强对假借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融资(ICO、STO)活动的管理和监察,坚决遏制该类非法金融活动,严控该类活动的宣传推介和媒体行为,净化区块链生态环境。

(二)提升自主研发实力,加快突破区块链技术应用瓶颈

一是以提高区块链技术自我研发能力为目标,加强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建设,密切跟踪国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沿动向,建设基础性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非对称密码技术、共识算法、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等核心技术的创新演进,降低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难度,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二是支持开源区块链项目发展,引导优秀互联网及区块链初创企业加大对全球区块链共性基础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支持我国企业或组织参与并主导全球区块链项目创新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区块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合创新,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

(三)大力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加速应用落地推广

国家及各地区政府应积极开展区块链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树立典型行业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扩大区块链行业应用规模,带动区块链行业应用发展。一是组织开展各领域的区块链应用试点示范,围绕金融、文化、医疗、教育物联网、供应链等行业的典型应用需求,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带来良好的连锁效应,也带动其他行业应用的落地速度。二是重点面向数据开放与交易、权利运行与监督、个人隐私与共享等应用场景,组织实施具有代表性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工程,形成具有高安全、易操作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平台。三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区块链技术与既有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创新,构建成熟的区块链应用产品体系及行业解决方案,带动上下游企业提高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四)完善区块链应用评价准则,推动性能及安全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一是依托行业组织、联盟、高校和主管部门制定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的区块链行业应用评价准则,并推动国家相关机构加快建立区块链行业应用标准体系,针对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结构、数据存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交易时延、TPS、故障恢复等行业应用关键组件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二是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联盟开展区块链技术的性能评价,选择条件成熟的行业开展贯标与评估,对区块链行业应用产品进行第三方评估认证工作,重点针对TPS、交易时延、扩展性及故障恢复时延等指标进行测试,从而提高区块链行业应用标准化、规范化。三是重视区块链安全问题,加快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在区块链领域的延伸和应用,针对区块链智能合约、共识机制、隐私保护、应用层系统及公私钥管理机制的安全性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估,杜绝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区块
天津茶淀“区块链葡萄”熟了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既安全又高效——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的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