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耦合及融入路径*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20-02-11杜向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理论课红色

杜向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成县 742500)

思政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将其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配置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些列重要部署和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以贯之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指出“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1]。因此,探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耦合关系,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为加强和改进思政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是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

红色除了是一种颜色分类之外,还具有“爱国、革命、进步”的政治象征意义[2]。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深厚的“红色”情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创建的革命军队被称为“红军”,成立的工农政权被称为“红色政权”,党旗、国旗更被人民惯称为“红旗”。与此相反,国民党的统治范围,则被称为“白色统治”,反革命事件被称为“白色恐怖”事件。因此,在中国话语体系中,红色文化就是一种“以颜色标示其本质内涵的文化种类”[3]的统称。

一般认为红色文化就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独特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在其创造主体上,是由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驱共同创造的;在其产生渊源上,是对中国数千年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转化;在其指导思想上,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在其价值追求上,是具有鲜明的人民利益导向和人民立场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红色物态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红色物态文化,包括战争遗址和革命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人物故居和遗物、革命文物等,是红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制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期间表现出的优良行为传统和制度规范,如理论联系实际、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红色精神文化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品质和革命精神,包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团结合作、图强自律的“西柏坡精神”,还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

红色文化在其结构上,是由“核心、相关和边缘三个圈层构成的”[4]。在红色文化的圈层结构中,物质文化处在最外围,是外显文化。中间层是红色制度文化,以优良传统勾连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处在核心层,是红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生生不息的“遗传基因”和“生命密码”。红色文化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苦难、胜利与辉煌,承载着党和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当代大学生唤醒历史记忆、凝聚政治认同的优质资源。

二、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耦合关系分析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天然的耦合关系。二者在价值导向、目标任务、内容要求、育人功能等方面高度契合,内在统一。一方面,红色文化滋养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家国情怀和政治信仰、拓展了其研究领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优质素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可以有效支撑思政理论课的教材体系、丰富教学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红色文化借助高校思政理论课,可以获得优质的研究力量和关键的传承群体,使其得到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并借助思政理论课主渠道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

(一)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功能

1.红色文化涵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情怀与信仰

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家国情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道者,是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5],“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自信和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厚植信仰与情怀;要心系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坚定“四个自信”。

红色文化中饱含着革命先辈深厚的爱国情怀、寻求国家独立的历史责任、救民于水火的赤子之情、扶大厦将倾的时代担当、为实现社会理想而不畏牺牲的奋斗精神,是滋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政治信仰与家国情怀、历史视野与现实自信的天然养分。同时,红色文化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国史、世界史、文化、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多学科知识,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提高自身知识素养、讲好思政理论课有极大的帮助。此外,红色文化拓展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领域,为其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提供学术支撑。

2.红色文化是支撑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宝贵资源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下文简称“05方案”),统一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使用教材。现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教材理论性强、逻辑结构严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高度概括凝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但全国高校学情千差万别,广大师生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较难驾驭,显得教材体系结构宏大深奥,而教材内容的支撑解释不足。而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革命道路、创新革命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和宗旨,始终实践着“为民族谋复兴”使命追求,蕴含着深刻思想内涵和崇高价值追求。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和丰富的人物、事迹案例,映射着中国共产党人无畏的历史担当、高尚的精神风貌、优良的作风品质,彰显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和革命理论的先进性。因此,红色文化以其真实的历史遗存,极大地充实教材体系,使高度理论化、概括化的教材“有骨有筋、有血有肉”,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宝贵的内容支撑和载体。

3.红色文化是充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的优质素材

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历史记忆”,每一次革命实践、无数的革命事件都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无可辩驳地展示着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阐释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一个个革命先辈、一件件革命故事,无不体现着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奉献社会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

“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关键的一招还要用活用好革命精神这个生动教材”[6]。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史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都可以在红色文化中寻求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教学素材。同时,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思政理论课教学能够做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叙事与说理、情感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体系中融入红色文化素材和案例,能够极大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对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1.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深化红色文化研究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文化形态,其宝贵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印证意义和政治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内容结构、逻辑关系明显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红色文化的内容也没有自成体系,而散见于史料、文献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这些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间呈碎片化存在,缺乏必要的逻辑梳理和学理论证,也缺乏有效的时代转换而遭遇认同危机。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创造的优势,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力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背景,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科研能力,具有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团队的天然优势,是研究红色文化的重要队伍和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对其内涵、内容体系、逻辑结构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对其蕴含的崇高精神进行深刻的解读和提炼,并进行时代阐释和转换,可以使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闪烁时代的光芒。同时,还可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地方政府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建言献策,这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2.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强化红色文化传播

红色文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人们增强认同、凝聚共识、共担使命的心理基础。红色文化只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弘扬,才能活起来,成为滋养人们爱党爱国情感、凝聚发展力量的精神动力。从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到福建古田、江西于都,从山东临沂到甘肃高台、河南新县,习近平总书记“红色足迹”所到之处,他都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因此,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是新时代一个重要课题和使命。

但是作为独特文化形态的红色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也没有独立的传播载体和传播体系。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是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主阵地,思政理论课教学是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主渠道。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使其获得有信仰、有知识的传播者,优越的传播环境、科学系统的传播方式、优质的传承群体而重获生命力。红色文化借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巩固了传播渠道,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其传承并发扬光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3.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培养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多次发表关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讲话,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8],“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9],“红色基因代代传”[10]。这些重要讲话精神都为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大学生是担负国家发展、民族进步重任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影响着红色文化的命运。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就在于能覆盖所有大学生,对大学生提供系统、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红色文化能够传播到每一位大学生,唤醒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记忆”[11],使其增强红色文化情感、深化红色文化认知和认同,自觉践行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三)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在统一

首先,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任务高度一致。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并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历史印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的逻辑印证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来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根本目标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者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育人功能、目标任务高度契合。

其次,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求高度契合。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就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从党史、国史中深刻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引导大学生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并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而红色文化以无数的遗址遗迹、一个个革命事件、种种的革命精神记录了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以革命先辈的奋斗事例佐证了他们把个人理想融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高尚追求。红色文化“活教材、活标本、活载体、活橱窗”[12]的功能与思政理论课的理论性、逻辑性相得益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现方式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中,共设置四门必修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最新名称),分别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史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这四门课程虽然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体,但是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也决定了红色文化的融入思路、融入路径、融入重点不同。因此,本文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

(一)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原则与思路

1.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与科学性,有其独特的课程性质与课程地位、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重点教材、有严格的课时设置和教学要求。因此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则上,必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主体,在保证课程地位、教材体系、课程时数和全校课程体系不变的前提下,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分清主次,以避免“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越位’”[13]现象,导致为了融入红色文化而冲击思政理论课的独立性、完整性,或融入方案太过于宏大而不切实际,在课程时数内无法完成正常教学目标的情况。

2.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思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并对其进行人生观、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真实的、鲜活的事例和模范事迹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分析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案例,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而红色文化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人物典范和历史实例。因此,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上,主要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素材,然后有效、协同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以充实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是指一门课程的教材系统,包括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讲授提纲、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拓展资源等,是教学目的和标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红色文化只有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才能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基本遵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是全国统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主体内容共六章。在第一章的人生观教育中,运用革命先烈先驱如向警予、黄觉民、江竹筠、张思德等人鲜活的事例和革命选择为案例,通过分析他们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追求、面对人生矛盾的选择,感染、激励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在第二章理想信念教育中,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例如朱德找党、夏明翰就义、周恩来读书等案例,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过程进行回顾,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并身体力行而奋斗;在第三章中国精神教育中,集中运用具体事例阐释红色文化中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阐明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和行为,引导大学生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爱国精神;在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可以深刻解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经历,引导学生坚定价值观自信、“扣好人生的扣子”。在第五章道德教育中,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如《董存瑞》《烈火金刚》《闪闪的红星》《林海雪原》《红岩》等,以红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良好作风涵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践履。

在以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核心教材的基础上,思政理论课教师再加工、制作配套的辅助教材,完善教材体系。如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撰写教学提纲和讲义,编写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课件,开发拓展资源。把革命事件、革命人物事迹、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遗迹遗址、书信和文献等红色文化元素,以图片、音视频、案例、网络资源等形式有效融入教材体系,为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体系提供载体和遵循。

(三)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指“由教学主体使各种教学要素朝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组合”[14],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有机统一的运行系统。“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难,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更难”[14]。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以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方案为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15]。

在红色文化融入并转化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上,必须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专题设计[16]。首先,由思政理论课教师选取、加工好红色文化教学素材,与音视频、教学案例、网络拓展教学资源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辅助教材。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体性。其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应改变传统“单向度”“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而采取对分课堂、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一个“气氛活跃、民主开放、师生互动、交流融洽”[17]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共讲“红色故事”,以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再次,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扭转学生对课程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好讲授式教学和参与式、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在讲清基本观点、阐明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红色文化素材的“故事看点和情感支点”[18],充分运用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滋养学生的情感认同,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最后,在教学手段上,综合运用图片、影视、音乐、微视频、动漫等素材,实施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跨越时空的情景交互,视觉、听觉刺激的直观动感中实现思想和精神升华。

(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体系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19]。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与道德教育,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性、价值性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个体体验和行为养成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体系是课堂教学体系的延伸,是指教师依照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参加课堂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20],是深化课堂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体系,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首先是现场教学。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或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对大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以直观的场景和鲜活生动的现实案例,增强大学生的情感感悟和思想熏陶。其次是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活动是“小实践”[21],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参与即可。如在3月5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依托传统节日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扫墓活动,观看红色电影的征文活动等等。通过实践体系的延伸,使学生在直观、感性、形象的个体体验中升华红色文化认知和情感,更好地实现“知、信、行”统一,最终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条件与保障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深化认识,提高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主导者、实施者,教师对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认识与积极性,是讲好红色故事与思政理论课的前提。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地位与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与战略意义,深刻认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耦合关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促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2]。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加强红色文化整理与研究

红色文化有其宝贵的政治历史意义和育人价值。但是其空壳化、碎片化,并且与时代主题脱节等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一方面要以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研究中心为平台,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开展红色文化理论方面的协同研究,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红色精神的提炼与阐述、革命文献的整理与梳理、红色文化的内容与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扎实的研究,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传承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创新与转化研究,进一步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在现实需要和时代呼唤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红色文化融入建设和发展的时代土壤,并重新展现生命力和时代光芒。

3.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实行集体备课和开放式教学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要建立集体备课、开放式教学、集体听评课等交流合作机制,培养教学科研团队。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平台,分享红色文化科研成果,共同讨论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衔接点、侧重点,集体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共享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协同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集体研讨提思路、集中备课提方案”。另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借助开放式教学和听评课机制,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育人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成效。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理论课红色
红色是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红色在哪里?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追忆红色浪漫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