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实践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立体化建设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岗位教学内容儿童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逐步完善,在社会定向需求下,教育重心也正在发生偏移。随着家长对儿童学习重视程度的提升,多数家长从学前教育阶段,便对孩子进行严格教导,抱着令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对学前教育的教学要求较高。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对接高等教育院校,为迎合当前社会体系的需求,必须对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革新,围绕儿童开展教学调研工作,确保课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建立多维度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岗位工作的认同感,为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行的塑造打下良好基础。

一、“实践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专业化教育模式的教学重心逐渐往实践方向所转移,此类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教育体系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教育资源导向而提出的,人才培养也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在此教育背景下,专业课程的设定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通过制定详尽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制,令学生在校期间,可切实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

“实践导向”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目标,在实践类教育体系的设定下,学生有序性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取与课程本身相对应的教学职能。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实践类教学来认证学到的理论知识,可有效提高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教学环节,将深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的融合搭载平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讲,实践导向教育工作的设定与运用,必须完全贯穿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因为学前教育岗位的特殊性,每一项教学职能的设定应遵循幼儿教育特性,令学校教育与岗位工作之间形成一个共生点,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方向。此外,作为专业教育的伴生类实践导向教学模式,应尽量贴合本体性、实践性、条件性三个教学特点,以打造出教育、实践、岗位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以此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践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立体化建设

1、创建基于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不具备知识学习的能力,大多数接受事物看法的行为是以自身主观意识为引导的,当儿童的认知体系内对某一项事物、行为等产生足够的兴趣,将对此类知识进行主动获取。当然,针对幼儿时期的教育,应将知识教育与兴趣引导相结合,将知识、情感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前教育的实效性。鉴于上述儿童的学习特征及表现行为,在建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相应的工作。

第一,特性化探索。当前,大部分学前教育课程仍沿用传统“三学六法”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偏向于理论知识,在专业化教育的同化下,学生将形成一种定向思维,当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工作中,受主观代入的影响,专业学生在对儿童教育时,也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导。针对此种现象,应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进行重新规划,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先将此门课程中的游戏类教学内容与理论类教学内容相分离,然后在将其它科目中关于游戏设计、游戏指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其制定为一门新的课程,以此种内容独创的手段,建设出一体化教学内容。特性化探索则是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查验,同时可验证整合后的课程是否具有教学实效性,其课程的简化与重组,可有效缩减相应的教学时间,真正实现课程的实践教导。

第二,学科性探索。幼儿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基础环节,儿童学习习惯、行为举止的养成与学前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教育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则为“游戏与生活相连接”,在儿童教育中,应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对课程进行设定时,必须遵循学科专业的教学特性,依托于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打造出针对化的教学体系,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创建实训教学板块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向必须与儿童教育需求相贴合,针对儿童课程的教学需求,来设定专业化教学。在创建实训类教学板块时,以单独的游戏类课程教学为例,传统的学科专业教学太过于注重理论化,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是加大教学偏差。针对此类问题,在课程设定中,实训类教学板块分为三部分。第一,游戏技能板块,此阶段是令学生融合到游戏中,了解游戏对儿童所起到的价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可深度解析出游戏教学的意义。第二,游戏指导板块,此阶段是将学生代入到岗位教学中,令学生扮演着幼儿教师的角色,通过相应的实践令学生熟悉如何做、怎么做,才能令儿童遵循游戏的规则,完成游戏任务获取相应的知识。第三,游戏设计版块,大多数学前教育中,各类教学游戏环节相对固定,如单一化的局限在某一类游戏框架中,不仅令儿童感到乏味,还会降低教师的执教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学会独立的设计游戏任务,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幼儿教育角度来看,儿童本身存在较大的动态性,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形式只是针对某一类现象进行教导,受教学内容规划的限制,学生只能以问题为导向,单一化的了解教学知识点。实训教学项目的确定,则是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执教能力等,提高实训项目的教学有效性。

3、建设精品化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必须依据当前动态市场来确定,各类课程的标定环节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对于学校来讲,不仅应对专业岗位负责,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负责,只有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教导,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确保在后续岗位工作中,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坚定自身的信念,为专业岗位作出更大的贡献。精品化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对原有教材进行优化升级,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核心知识结构,令课程教学本身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点位中,且在层次化的教学中,更易对学生施行针对化教导,在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契合下,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教材核心的设定是将传统书本化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当课程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实践场地时,更多的知识内容是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动态性,长期以往,将局限学生的思维意识。信息化教学内容的设定,则可为学生提供动态化教学服务。上文中提到将与游戏相关的课程独立出来,其是将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体现出专业教育的独立性与针对性。将此类课程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时,可在网络平台中开展独立的校园教育网站,将学校教育资源实时更新的网络平台上,且应添加相应的辅助教学内容实现理论知识的拓展,如影像、现场指导等。另外,精品化课程还应对学生实现一体化教育,网站平台、教学内容等必须保持同步更新,确保教学资源的实时流通,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实践类教学课程的有效性。

4、建设共享化课程教学体系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各类教学资源实现高度契合的发展形式,特别是针对部分精品类课程,由于其本身存在的教学价值,更应该在专业体系实现流通,以提高我国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在社会及家庭的双重需求下,学前教育岗位的师资人员、教学质量呈现出一个缺口,对于高等教育院校来讲,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对学生本身实现专业化教导。共享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提出,则是针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特性来确定的,由于其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较高,必须将精品课程进行分化,依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对教学形式进行逐一立项,包括教学选题、大纲的建设等,同时应针对课程建立实践类培养计划,将既定的精品课程进行有效推广,对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特性来讲,无论是教学成果,还是师资团队等,都将成为课程立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只有将精品课程在相关范围内进行推广,令专业领域进行认可与应用,才能实现课程建设的最大化价值,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学前教育岗位人才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作为人才对接的高等教育院校、职业教育院校等,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针对化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令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效用,为基础事业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迎合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脚步。

猜你喜欢

岗位教学内容儿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