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经典诗文 寻名人足迹

2020-02-10范秀红

中文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诗文足迹

范秀红

摘 要: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的最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泉。从四年级接手班级开始,身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引领孩子们走进了那个风雅颂、赋比兴,无比灿烂浪漫的诗歌世界!我们由浅到深,开始诵读、吟唱中国经典诗词佳作:既有代代传颂的四书五经,也有千年流韵的唐诗宋词,还有富含哲理的名篇雅言。近两年来,每天的晨读和每周挤出一节的语文课,我们都在“古诗文乐园”里畅游,尽赏中国传统文化。“诵读诗文”在我们班里蔚然成风。有些同学自发组成了类似“诗社”的诵诗小组,一起对照检查,吟唱诗词,甚至尝试进行诗词创作呢。而每天早晨的集体诗词朗诵,更是成为了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诵读经典不但让我们领略了诗词经典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诗文 足迹 研学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前言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走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多年来,我和家长、学生一直践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我们曾到过惠州寻苏东坡、葛洪的足迹,到庐山寻找李白、陶渊明、白居易的足迹,到武汉寻找俞伯牙、钟子期、崔颢的足迹,到襄阳寻找诸葛亮、孟浩然的足迹,今年7月,我们又一次“大手牵小手”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杭州和人才辈出的古越之地绍兴寻找岳飞、柳永、于谦、陆游、王羲之、鲁迅、蔡元培等历代先贤的足迹。

此次研学活动历时四天三晚,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下面分几大板块跟大家分享研学所得:

一、研学调查准备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水平。因此,提前一个月我就推荐了跟这次研学有关的书目让孩子们选读,如:《小学生鲁迅读本》《鲁迅传》《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70年》《侠骨柔情陆放翁》《陆游传》《书圣之道——王羲之传》《翰墨人生》《琅琊墨韵》等。要求他们在出发前至少读完三本。

期末考试后,就发了我依据行程设计的《研学手册》给学生人手一本,让他们小组分工合作,参照第一天的研学主题“文润西湖”有选择性地查找、整理关于苏堤、岳庙的对联、西湖十景等资料;而参照第二天的研学主题是“探文访古”就有选择性地查找、整理关于鲁迅故居、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笔下的人物、沈园、陆游、《钗头凤》等资料。同样,参照第三天、第四天的研学主题“探寻名人”又有选择性地查找、整理关于会稽山兰亭、王羲之、曲水流觞、山阴道、鲁镇的孔乙己窃书、祥林嫂找阿毛、京杭大运河等资料。学生接到任务以后,使出浑身解数通过上网、查阅书报、家长访谈等方式对将要探访的地方有了大概了解,做了简单的攻略,所以对此行充满期待。

二、研学实践记录

不管开展什么活动,安全第一,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强调注意事项,在研学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在参观景点时,要认真倾听导游的讲解,及时在手册上做简要的研学记录,并可依据研前攻略提出自己的疑问。

来到杭州西湖的岳王庙,孩子们会自觉把“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幅对联记在小手册上,在岳飞墓前一起诵读《满江红》,怀念一代爱国名将,也自然把岳飞的“精忠报国”铭记于心;登上雷峰塔他们就急切地寻找记载《白蛇传》的木质浮雕;乘船游烟雨朦胧的西湖,各小组成员就会对照旅游地图探寻“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西湖美景然后记录在研学手册上。

研学空间转移到绍兴。在鲁迅故里,孩子们穿上那个年代的服装,戴着瓜皮帽,端坐在故居私塾早读,身临其境上了一节内容丰富的早课,并请两个同学表演了鲁迅迟到,先生训话、用戒尺打手板的片段;移步蔡元培故居,大概了解先生一生的历程,敬佩先生勇气,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先河,对近代与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我看到孩子们在与先生的雕像合照时的肃然之态,就知道我们不虚此行。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于绍兴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因永和九年被称为“中国古代最风雅的一次集会”而令中外游人所瞩目。让学生知道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珍品,同时还是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孩子们身着古装在溪水两旁玩起“曲水流觞”的游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虽还不能即兴作诗,但他们每人轮流背诵拿手的经典诗文,琅琅诗声,抑扬顿挫,響亮悦耳,犹如天籁之音。而周围的游客赞叹之声必将会是孩子们诵读路上的又一推动力。

三、研学成果展示

头两天晚上,我们在会议室集中,先要求分组活动,由组长召开小组分享会,根据研学内容质疑问难,完成当天的研学日记及课题记录。然后,集中听老师讲课,分别讲陆游、鲁迅、王羲之的专题,大家畅所欲言,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与老师及学生互动的氛围,整合已有的知识和研学新知,以期得到最大的收获。

第三天晚上,各个小组选择主题讨论后,依次上台发言,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有发言的侧重点。接到任务,立刻投入状态,有的在奋笔疾书发言要点;有的在和同桌讨论;有的在翻阅研学手册。在每人三分钟的发言里,虽然看出个体的差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个孩子都勇敢地站到了台前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同学A)在岳王庙,我们一起重温南宋名将岳飞南征北战、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感悟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同学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然天公不作美,一路大雨滂沱,但却浇不灭同学们畅游西湖的热情。同学们坐上游船,泛舟湖上,雨雾笼罩下的西湖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虽没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却收获了“山色空蒙雨亦奇”;(同学C)在兰亭,我们穿上古装,仿效古代文人雅士,体验曲水流觞时,面对美景,同学们诗兴大发,轮番吟诵优美诗篇,赢得阵阵掌声,尽展广外附小学子风采,我还仿佛穿越千年,看着书圣在写《兰亭集序》,那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当家长们看到台上孩子的精彩表现时激动不已,他们也纷纷加入了交流的行列,回来还写了感想。

为了把研学的美好时光长久地留在记忆中,我要求同学们每人最少写一篇游记,没想到的是有不少同学主动写了两三篇,最多的还写了8篇,且文质兼美。我会把他们的文字结集成册珍藏起来的。

结语

此次研学之旅,无论是研前的精心准备,还是研中的深入了解,还是研后的成果收集,同学们都踊跃参与;无论是孩子们的分享和讨论,还是家长们的独到感悟,都异彩纷呈。研学之旅短暂而丰富,同学们不仅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开启了与古人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

猜你喜欢

诗文足迹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党的足迹
寻找红色足迹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成长足迹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足迹
足迹
春的足迹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