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2020-02-08艾洪莲谢红亮杨丰博韩如意

关键词:样方梁平药用植物

艾洪莲,谢红亮,杨丰博,韩如意

(1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武汉 430000; 2重庆市梁平区林业局,重庆 405200)

重庆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境内,处于长江干流与嘉陵江支流渠河的分水岭上,是由河流-湖泊-稻田等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再配以河口水域湿地、双桂湖湖库景观等,形成了镶嵌互补的风景资源体系. 双桂湖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以及水陆地环境历史的变化,基本符合低海拔浅丘陵地区地理和气候类型特征[1],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近年来,由于梁平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性气候变暖、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导致双桂湖区域原生植物的生态环境破坏、物种变异,对植物生存繁衍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摸底调查. 本研究对双桂湖区域内药用植物的组成、药效、药用部位等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双桂湖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为梁平区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1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张桥社区境内,距城区3 km,东临重庆市梁平区体育公园,西至重庆市梁平区竹博园,南以渝万高铁和汇水支流为界,北接重庆市梁平区新城区,湖区地貌丰富、水系发达、植被茂盛,是梁平规划区范围内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和原乡风景的集中展现[2]. 公园规划总面积323.88 hm2,其中湿地面积达134.7 hm2,占公园总规划面积的41%,双桂湖为重庆地区第二大城市淡水湖泊. 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湿度大,植物生长良好,生物资源丰富.

2 调查方法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结合资料查阅整理等方法,对湿地公园范围内药用植物进行调查. 野外实地调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线路调查:对沿线所见物种随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植物名称、关键识别特征、生活环境及植被类型,拍摄相关照片,记录GPS信息,采集标本等. 样方调查:根据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按照地形及群落情况分别设置样方[3],其中乔木样方为 10 m×10 m,2个(张星桥水库管理处,107°44′55.58″E,30°38′46.89″N,海拔438 m);灌木样方为5 m×5 m,4个(南汊湖岸湿地,107°44′19.43″E,30°37′56.87″N,海拔427 m);草本样方为1 m×1 m,38个(竹博园大坝以南湖岸湿地,107°44′17.71″E,30°38′01.15″N,海拔459 m),对样方中的物种进行全面调查,分别记录种名、株(丛)数、高度等,同时拍摄相关工作照片及群落照片. 查阅整理的资料从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http://www.geodata.gov.cn/web/geo/index.html)、NSII-中国国家标本资源平台(http://www.nsii.org.cn/2017/home.php)、期刊、梁平区林业局等中获得. 对采集的标本按中国植物志[4]、湖北植物志等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筛选、鉴定,将调查结果一并汇总,撰写湿地公园药用植物名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3 结果

3.1 物种多样性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被子植物丰富,且以草本植物居多,蕨类植物次之,苔藓植物最少,且多为当地原生植物,其境内的湿地维管植物占我国湿地维管植物总数的13.34%. 经实地初步调查,该湿地公园境内共有维管植物127科409属706种. 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34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99科371属658种;苔藓植物3科3属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82%、1.56%、93.20%、0.42%(表1).

3.2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药用植物是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物种丰富,根据初步调查统计共有药用植物87科136属159种,占该湿地公园植物物种总数的22.52%. 各科所含种数不一,少的仅一种,多的达16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0科10属10种,被子植物75科124属147种.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中被子植物占比最多,其科、属、种占总药用植物比例分别为86.21%、91.18%、92.45%,蕨类植物次之,这与湿地公园内维管植物物种统计结果相符(表1). 优势科为菊科,含药用植物16种;含4种以上(包括4种)的科有7种,分别是蔷薇科(11种)、豆科(5种)、唇形科(5种)、大戟科(4种)、苋科(4种)、禾本科(4种)、伞形科(4种),以上8个科的药用植物种类共计53种,占药用植物物种总数的33.33%(表2). 在已知的159种药用植物中,药用功效可分为20类(表3),其中清热解毒药占36.48%,比例最大;其次是利水渗湿、消肿止痛药,分别占比27.04%、24.53%;比例最小的是降压药,占总种数的2.52%.该统计结果与我国亚热带药用植物主要功效分布规律相一致,表明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药效符合亚热带药用植物普遍规律.

表2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优势科统计Tab.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Shuanggu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表3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功效类别统计

根据湿地公园药用植物的功效筛选出其中具有当地特色和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32种(表4),可见公园内药用植物组成丰富、药用价值高,能够为梁平区中药资源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

表4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代表性特色药用植物资源Tab.4 Selecte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Shuanggu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3.3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及入侵植物

湿地公园内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有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银杏(GinkgobilobaL.)、苏铁(CycasrevolutaThunb.)、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 et Cheng);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包括莲(Nelumbonucifera)、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野大豆(GlycinesojaSieb. et Zucc.)、猴樟(CinnamomumbodinieriLevl.). 近年来,随着梁平区农林牧渔业的开展以及贸易、旅游、运输等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 根据调查,湿地公园内,外来入侵植物有27种,占总种数的3.82%,如鬼针草(BidenspilosaL.)、熊耳草(AgeratumhoustonianumMiller)、大薸(PistiastratiotesL.)、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繁穗苋(AmaranthuspaniculatusL.)、一年蓬[Erigeronannuus(L.) Pers.]等. 这些入侵种一般分布在河岸、湖边湿地、路旁荒滩等处,所占面积较多. 由于外来入侵植物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大量繁殖、传播率高的特点[5],导致湿地公园内原生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必须加强对湿地公园内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外来植物的入侵.

3.4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

以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其药用部位分为全草、根、茎、叶、花、皮、果实及种子共8类. 从表5可以看出,利用全草入药的植物资源最多,占药用植物总数的 40.25% ,其次是利用根入药的植物,占药用植物总数的 23.27% . 以叶类入药的植物共计32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20.13%;以茎类入药的植物19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11.95%;以果实及种子入药的植物各计18种,各占药用植物总数的11.32%;以花、皮类入药的植物各计13、10种,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8.18%、6.29%. 需要注意的是,从植物药用部位来看(表5),利用全草及根类的植物资源占药用植物总数的63.52%,这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采收利用往往会造成整株植物的死亡,从而对湿地公园内野生种群造成严重威胁,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6].

表5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药用部位Tab.5 Medicinal part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Shuanggu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4 讨论与建议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其中很多种类具有很好的药用疗效和较高的开发价值,如川莓(RubussetchuenensisBureau et Franch.)、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L.) Hutch.]、云实[Caesalpiniadecapetala(Roth) Alston]等. 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全部种类近一半,其次为灌木和乔木;入药部位以全草类、根类为主,其中清热解毒类药占绝大部分. 根据其药用价值又可分为药食同源类,如百合(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Baker)、白芷(Angelicadahurica)、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引种驯化类,如麦冬(Ophiopogonjaponicas)、银杏(GinkgobilobaL.)等;药物研究类,如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Jacq.) A. DC.]、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等;观赏类植物,如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等.总体上,湿地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蕴藏量较为丰富. 但是,传统的中医用药习惯(全草及根类入药)将必然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梁平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园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特别是对具有较好疗效的民间中草药开展人工驯化种植以及深入的药理、药化研究,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7,8],这样既可改善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又可实现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可通过建立资源保护实验研究基地和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公园内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9].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将中药资源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建设有湿地公园特色的中草药绿色旅游区,通过与高校、中药种植等相关企业合作,定期举办中药资源保护知识讲座,开展绿化种植志愿活动,培养公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使梁平区中药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可持续发展[10],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样方梁平药用植物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昆士兰大学
The Color Purple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