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土现代建筑的建构

2020-02-08赵连生

四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空间建筑传统

赵连生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51)

0 前 言

21世纪的建筑实践中,设计需要立足时代的高度,切入建筑的本质,对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与本土文化、建筑与地域环境等,进行理性思考、客观分析,理清思路,明晰方向,不懈探索,才能建构出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本土现代建筑。

1 建筑的现代化

交通和通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致使多样化的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不断综合、整合乃至融合,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向广度拓展、向纵深推进,21世纪的我国建筑实践将不可避免地顺应全球化浪潮,迈向现代化;建筑材料与设备是全球化的物料和系统,建筑技术是现代化的科技。因此,必须充分恰当地运用当下科学成果和技术潜能,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确保建筑的科技含量,从而实现建筑的功能、形式、空间,以及诸如秩序、序列、效率、表皮、肌理等的现代化,在现代审美的简练造型之下,蕴含着理性的结构逻辑和序列的空间秩序;技术进步推进建筑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时代印迹。像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的CCTV新楼、赫佐格和德梅隆的鸟巢国家体育馆等虽然存在一些异议,但是其现代设计理念,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胆应用,曾为我国建筑界带来巨大的震撼与冲击,令人反思。

为人所用的功能是建筑存在的前提,建筑技术则是实现建筑目的的手段,建筑形象、空间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必须在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的约束下进行。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时代密不可分,审美观、价值观也具时代特征,则建筑必然和时代密切关联,因此,建筑的现代化不仅是建筑科技的现代化,而且是根植于当代多元生活之上的,能够切实优化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的本质意义上的时代化。在历史的演进与当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建筑的物质形式与现代生活品质的矛盾冲突愈加剧烈。比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适合于以前特定时代的家庭构成、行为习性和生活方式,而当今人的需求、建筑和装饰用材、家具和设备的配置都有巨大的变化,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传统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使用需要;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居民自发的内部改建以及政府部门的外部改造运动自然发生,必然使得传统街区和院落的建筑形态、空间环境、历史文化价值日趋渐变、衰退甚至解体。由此,当代建筑对历史的超越显然不能是形式上的,而是必须直面当下,深度关怀人们的基本需求,顺应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充分恰当地运用当代科技,以开创性的成果去充分满足时代对建筑提出的物质和文化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当下建筑的时代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现代化。

建筑的物质形态是表象的,建筑体现的艺术魅力、展示的文化理念,才是其真正的内涵。目前大量存在盲目追求公共建筑的现代视觉造型、张扬个性的外表,极力让设计的建筑物成为城市地段新地标的做法,结果只能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同时,对传统元素既不能一味模仿,也不能肤浅地将传统元素甚至古建筑符号简化后硬加在当代建筑中,将传统建筑的物质外壳向现代转换只能徒有其表,尽管传统元素附近可能都是一些其他风格的建筑,对比的存在,也不失为为一种存在方式。规划与建筑设计应选择性地借鉴与吸取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理念和体现出的本土文化气质,诸如传统建筑群的轴线关系、空间关系、环境关系等,从内在而不是肤浅地从形式上更新传统建筑空间的内涵,这样传统建筑的精华才能真正地为现代建筑所用。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在卢浮宫入口拿破仑庭院内的玻璃金字塔(见图1),是个富有現代感的、四个角都能符合轴线的、有着谦逊尺度的透明几何体,在那个传统的空间里是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载体,但是它的透明玻璃可以把巴黎的阳光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让卢浮宫完整的构图被巧妙的保存下来,与卢浮宫的艺术气质交相呼应,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浓缩到了最小距离”, 隐匿地把历史拖拽到现代中来。别具匠心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认为是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后来法国人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的宝石”, 贝聿铭先生也因卢浮宫扩建被授予了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图1 玻璃金字塔

2 现代建筑与本土文化

全球化导致建筑科技在同一个技术平台,普遍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系统,形成了单一的环境影响因素,但地域差异客观存在,文化背景也不相同。21世纪,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和错综复杂,因此,建筑必须努力造就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具有本土文化特征是本世纪建筑设计追求的目标。

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使得21世纪建筑在体量和外观上有所突破,创造了新的建筑形式。而建筑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正因为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制约,地域性建筑形式和空间的基本特点才得以构成。历史地看,地域性建筑风格的演变是建筑与环境、技术、人文不断磨合、优化的创新过程。显然,只顾及建筑的现代化而忽略地域与自然环境、历史与人文环境必将导致千篇一律,不加批判地采用国际式的现代建筑模式必然割裂历史文脉。建筑现代化的同时,需要深入到传统与当代社会需求中,发掘出传统地域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选择性地借鉴与吸取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理念和体现出的本土文化气质,把握住历史文脉的实质,提取其内在精华,将一些本土熟悉的有形和无形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从内在而不是从形式上更新传统建筑空间的内涵,做到本质思想和具体技术与时代的契合,才能使世代传承的地域性建筑文化适应现代的需求,造就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现代建筑。

对建筑师而言,单纯地讨论建筑造型没有意义,造型背后隐含的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性才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超越了形象问题,简练中体现了功能与艺术的默契。空间是传统的,空间又是符合当代生活习性的;建筑是有人文倾向的,但建筑技术是现代的,现代建筑一样可以从传统中国文化理念来,蕴育着东方神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建筑的文化含量,让本土建筑有自己的根而不是简单的国际化,否则只能依赖西方建筑思想,盲目地追随世界建筑潮流,形态的模仿必然导致本土建筑失去生命与灵性,沦为实用主义的物证。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言: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

建筑的精神内涵是通过人与各设计元素的互动来隐喻表达的,必然存在设计元素怎么统一的问题,比如可以用抽象性的方法,对传统的元素、理念(像传统建筑中的屋檐、地域光线的感觉、空间的架构、内空间的概念等)进行概括、变体、解构和重构,提取出来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再融入到现代的纯洁空间里进行整合,从而让使用者有所感受、有所联想、有所共鸣。当然,形式过强往往会抑制了设计,这就需要恰当地把握一个“度”。此外,从材料、构造上也需要强化建筑的地域性,尽可能多地使用地方材料和当地熟悉的构造方法,并在设计中努力提升和拓展其现代价值。

一个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拘泥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樊笼,很多优秀建筑的设计理念都源于传统文化的启发。比如,美国SOM事务所设计的金茂大厦(见图2),借鉴了我国古代塔的构造手法,将传统楼阁式塔的造型特点用现代技术与建材表现出来,以简练的造型、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为主要表现特征,高耸挺拔、比例协调,严谨而不显呆板,稳定又不失动感。再比如,我国传统民居很讲究内向性,四合院向街只有很小的窗,很重要的成分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其实这种心理现代人也有,既内向又开放是我国当下的心态。我国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设计的 “长城脚下的公社”4#别墅“怪院子”,隐含了内敛的中国文化传统,大厅接待客人,设计有落地大玻璃窗,能远眺长城景观,考虑到人居住在太开放的空间里有心理上的威胁,卧室外封闭不通视,体现对私隐和保护的看重,有安全感。

图2 金茂大厦

贝聿铭先生说:“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但是传统的东西也要恰当使用”。对当代仍然具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传统文化,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予以传承,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 结束语

我国本土现代建筑是充分恰当地利用了现代科技力量和潜能的,是结合了时代精神和传统与地域建筑文化精髓的,蕴育着东方神韵的原创作品。

猜你喜欢

空间建筑传统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