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印度农业电子商务体系的国际比较

2020-02-06董媚DONGMei

价值工程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人口印度电子商务

董媚DONG Mei

(洛阳师范学院,洛阳471000)

1 研究背景

中国和印度地理相邻,人口基数最为接近,国情相似度较高。两国人口之和,为世界的2/5,其中农业人口均占本国人口2/3。两国的技术人员总数约占世界的25%。两国的GDP 之和约占世界的20%(IMF)。近几年,中印的GDP 增速都超越8%。中印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等层面较多共性: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基础设施和信息效率缺乏。

印度和中国同为农业大国,70%人口从事农业,印度人口分散均匀,中国人口相对集中。印度农民优先考虑杂货店购物。农业材料、农业用具是农民网购的首选,其次是食品和手工用品。印度三大电商平台亚马逊、Flipkart和Snapdeal,商品交易总额相当于中国30%,只有12%发生在移动支付。常用电商平台有Flipkart、Amazon、Snapdeal、Myntra 和Jabong。中国农业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2018年已突破5000亿,农业领域当年销售额高达1.37 万亿。中印农业电子商务市场未来商机广阔。

2 中印农业电子商务体系的比较

2.1 中印农业电子商务基本框架的比较

分析中印农业电商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国的农业电子商务框架可以归属为Turbain 模型(图1)。印度的农业电子商务框架接近于MEC“跨科技领域电子商务”模型(图2)。

图1 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的Turbain 模型

图2 印度农业电子商务的MEC 模型

2.2 中印农业电子商务系统流程的比较

电子商务的系统流程围绕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员流和信用流展开。电子商务交易是这六股流体的高度整合。对比中印农业电子商务路径发现,两国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影响中印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2.1 商流

印度的农业电商的交易对象包括手工艺品、种子、化肥、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农业材料、农产品和食品和杂货等快速消费品、农业保险服务、农业融资信贷服务等。另外农业天气预报、市场行情、农产品检测分级、土壤测评、农技知识和咨询服务、农民所需的健康卫生和教育、娱乐服务等信息产品也是农业电商的主流。经营的电商企业涉及Flipkart、Snapdeal、Amazon 和阿里巴巴投资的数字支付公司Paytm。

中国农业电商的交易主体为农产品、家电产品和杂货类快速消费品。种子、化肥、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农业材料通过电商渠道购买量较少。经营的企业主要有阿里、京东、腾讯、新希望、人和商业、乐视控股和恒大集团等。

2.2.2 信息流

目前印度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互联网覆盖率低以及缺乏本地语言支持,农业电商的信息流依赖ICT、SMAC 技术和移动智能手机。印度人口低收入群体比重大,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ICT 技术推广难度较大,需要在村级层次上有一个Sanchalak 来管理ICT 技术平台。印度互联网用户为5.66亿(2019),农业电商未来方向是移动APP 技术。如电商公司Flipkart 和Myntra2016年全面转向移动手机客户端。信息流的研发核心是在网络不顺畅地区推动手机网络刷新的Service Workers,以及APP 的消息推送和主屏访问功能。印度技术人员相对充裕,为信息流的研发和通畅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中国农业电商的主要载体有农业电商平台,大数据平台、农业物联网、互联网云服务。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宽带安装成本偏高,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不高,互联网普及率比较低。由于传统购物习惯和较低文化水平的局限,导致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加大。为此,阿里平台淘宝铜仁模式的“村淘小二”开发模拟了印度ICT 的Sanchalak 职能,弥补了农业电商互联网应用不足的缺陷。阿里平台现有的农民种植、养殖、生活、信贷方面的大数据和京东业务的物流、营销、金融等大数据,为农业电商信息流的通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2.3 资金流

印度的信用卡、借记卡普及率低,货到付款成为37.5%的客户信赖的唯一支付方式,也是印度农业电商的首选付款方式。在线支付的方式,消费者接受较慢。因此资金流形式较为单一。近几年,75%的印度语言互联网用户逐渐偏爱电子钱包支付。政府也在积极推广电子化的措施。

中国互联网金融普及,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均在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申领银行牌照,创建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新业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推出移动金融,如手机“移动银行”、APP 金融服务、“NFC-SIM卡”模式的近场移动支付、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农业电商的资金流支撑体系有四类:①依托支付和电商获得数据和用户的电商综合金融,如阿里的“蚂蚁金服”和京东“3F”战略的农业信贷和农业资产管理业务。②依托产业链信息化获取数据和用户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如新希望集团的“福达计划”和大北农的“智慧大北农”的农资贷款和农资管理。③依托线下信贷员,建立农业生产标准数据库的第三方P2P 贷款,如沐金农的“Knowhow”数据库和贷帮的农业数据库。④分期/融资租赁的利基市场,如宜信“农租宝”的活体租赁和农机融资租赁平台“农分期”。

2.2.4 物流

印度物流发展缓慢,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拥挤,运输时间长,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成为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善物流状况,许多大的电商公司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如Flipkart 60%客户分布在中小城镇,为方便配送及时,其融资10亿美元,在印度多个城市建设更多仓储。

中国农业电商的社会物流系统远不成熟,供应链、配送、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物流与电商融合发展,如中国邮政、中铁快运、顺丰、申通快递等物流企业拓展电商业务。淘宝、京东自建物流体系,如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携手海尔集团的家电大件商品物流,京东的有机农业冷链配送,苏宁的“半日达”“急速达”“一日三送”等特色化物流服务,卡行天下通过线上线下公路物流等,推动物流网、配送网、服务网、信息网“四网融合”。在农村开设线下站点是农业电商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如阿里2015年的“千县万村”计划。

2.2.5 人员流

①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中印人口规模相当,但收入分配存在差距。印度的低收入人群比重大,中产阶级比重小,仅12.8%(2017)。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明显不同。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很大。农业电商对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工具、生产材料需求较大。

中国的农业人口超过8亿,中低收入人口超过60%,成年人口中中等收入家庭占21.4%。农业电商集中在对深加工农产品、食品衣物(40%)、家庭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交通通信、娱乐、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

②人口文化程度。2018年,印度35 岁以下人口有8.7亿。全民识字率74.04%。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接近4亿,PC 端网络用户大约3亿。目前印度的网民规模是中国的2/3,而印度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1.8%。目前印度的网购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8000 万至1亿人,印度农业电商市场有望在2022年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农业人口8.3亿(2020),35 岁以上农业人口超过3.07亿,全民识字率超过95%,99%农业人口为高中以下学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民9.4亿(CNNIC,2020),农村网民占75.3%,到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有望超过202.93 万亿元。

2.2.6 信用流

印度现代零售体系落后、实体店竞争激烈、信用卡使用率极低。印度较大的网上信用支付体系有PayZippy 和PayTM。电商企业Flipkart 最早建设了支付系统PayZippy在线支付,但发展缓慢。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印度支付企业PayTM,2015年融资6.8亿美元。很多电商企业与手机厂商合作,加强信用服务,如Flipkart 与小米合作。

中国因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卡普及和使用率较低。但移动支付体系发展较快,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7.33亿(2020)。移动支付形式有短信支付、微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获得拍照(2011)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支付宝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信用支付平台(2014),拥有活跃用户4亿。支付总额已超9000亿元。

猜你喜欢

人口印度电子商务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