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2020-02-04郎艳林霍庆涛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谋篇布局精益求精

郎艳林 霍庆涛

摘要:融媒体时代,什么样的重大报道让人记忆深刻?又如何能做到出新出彩呢?本文从重大主题的特点、用稿标准、如何提升稿件的价值和写作注意事项入手,以《贵州组织工作》《贵州宣传》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提出重大主题报道的要点。

关键词:谋篇布局 有用 可看性 精益求精

贵州省委组织部部刊《贵州组织工作》和贵州省委宣传部部刊《贵州宣传》的办刊要求是:一、强化精品意识。坚持把有用、能用、管用作为重要标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积极拓展调查广度、研究深度,确保每一篇刊发的稿件都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尽善尽美,力求篇篇都成精品。二、坚持问题导向。内部刊物不是做锦绣文章,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改革发展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形势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准确反映,采取正确措施有效应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况且,有些情况和问题单靠一个单位是难以解决的,更加需要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推动问题解决。三、聚焦基层实践。基层最鲜活,实践最生动。目光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努力提炼和报送“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

一、重大报道选题的切入点

《贵州组织工作》加强与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市州组织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通讯员机制,提高了刊物的厚重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视觉美感。重点策划了全面从严治党标注新高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样本分析、贵州隆起人才新高地、社会组织和非公党建、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四位一体”机制、干部教育新举措等相关专题报道。《贵州宣传》杂志不管是选题策划,还是栏目设置,以及美编设计都有新的调整,呈现新貌。尤其是通过深入学习《人民日报》,以署名特约调研组名义刊发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调研行”系列报道,结合平时工作情况,给我们带来5点启示:

1、政治性。政治高度、全局视野。

2、思想性。理论支撑、提炼总结。

3、针对性。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4、政策性。宣讲政策、贯彻政策。

5、指导性。要求具体、务实管用。

通过《贵州组织工作》《贵州宣传》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重大报道的切入重点,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抓住重点。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内刊编辑部编辑的贵州省委组织部部刊《贵州组织工作》为例,该刊物采用的文稿就是围绕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都是分阶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采用。比如:2020年开展的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工作,这个需要围绕上级部门安排部署,下级部门如何抓好落实、采取了什么典型做法和取得了什么成效等,突出工作重点来撰写信息,通过实践创新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并能够总结为经验,在一定范围内试点推行,甚至于全面推行。这类典型经验做法提炼方面的稿件是最容易编辑刊发的。

(二)抓住节点。抓节点就是要做好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的稿件撰写。例如,贵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特别是专项整治扶贫领域、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统计造假等4个方面19项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等,这些信息报送后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三)抓住亮点。要敢于展示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挖掘在全国范围内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亮点,积极报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尤其密切关注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本地落地落实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工作提供新经验。

(四)抓住痛点。痛点是工作和生活中的难点。抓住痛点就是围绕时代主题去捕捉难点,并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些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索,如果能发现其演变态势,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往往对工作更有价值。一篇好的信息文稿标准是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有建议,引起上级领导重视,在服务大局、服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脱贫攻坚在后期如何巩固、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农村人才的培训机制,相关先进经验如何展现等等,这就需要将实践中探索的具体做法总结提炼出来,提供给上级部门参考。

二、重大报道的报道价值

(一)把握高度。站在政治的高度,時时事事处处讲政治。站在时代的高度,理解把握新的历史方位。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高度就是站位要高。《贵州组织工作》提供的文稿是直接为上级领导服务的,要对他们有用才能为他们所用。所以一定要站在中央、省委的高度和立场,去思考、去构思、去谋篇布局,“身在兵位、胸为帅谋”,高度决定影响力,只有撰写出能为领导服务的文稿才是好文稿。

(二)把握角度。角度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贵州省近期举办了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贵州宣传》杂志紧跟省委省政府重大活动,策划了“书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带走什么、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的报道。“带来”、“带走”和“留下”,3个动词有方向的发问,增加了浓浓的时代感,达到了政府满意、读者满意的效果。

针对同样的题材,有的报道被采用,有的则石沉大海,就是角度选择的问题。因此,选择角度非常重要,选择不好角度,再好的笔杆子,写出的报道也难有大的价值。把握角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掌握上情,要把握对、把握准上级要求,随时了解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贵州组织工作》《贵州宣传》属于内部刊物,发行局限于组织、宣传系统,但编辑人员经常和《党建研究》《党建》以及各省组织和宣传系统交流和沟通。

(三)把握深度。决定报道高度的是思想的深度。每个单位都会经常撰写一些调研报告,如何写深?要聚焦主题,突出重点、突出亮点、突破难点;对同一主题,抓住一个关键点和侧重点,剥茧抽丝、层层推进、步步深化;提炼升华,透过现象洞见本质、揭示规律。

深度,就是要把握深刻思考的要点。首先从题材上思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焦点、热点、难点毕竟不多,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思索、挖掘有价值的“金矿”,人物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都可以深耕细挖,策划出不一样的亮点;其次从报道角度看:就是能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未雨绸缪,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从现象看本质,从苗头看趋势,于平凡中见真知。做到这几点的报告才有味道,提的观点建议才有启发性、建设性、指导性、前瞻性,才能引人思考、发人深省。报道要有深度,需要不断总结,总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好的经验都是总结出来的,再好的经验,如果不总结提升为理论,也难以具有普遍意义。

(四)把握速度。速度就是时效性。对新闻单位来说,时效性是宣传报道的生命。时效性没有把握好,等于废纸一张。“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不立即撰写贯彻落实情况,过后再写,那即使这篇文章写得再好,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再例如,七一表彰大会,从中央到省委先后召开了表彰大会,类似这样重要会议的召开,要及时、迅速地写出各地反响方面的信息,这就是紧跟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突出及时回应,这样,即使撰写的稿件只是一篇简单的通讯稿,也很有意义。

(五)把握广度。广度就是视野要宽。要当“信息员”,把每天获取最新资讯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习惯;要当“分析员”,时刻留意观察,善于见微知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网上网下两条战线、用好省外省内两种资源。“纸上要留印”:读书看报学文件,要养成写写划划、标注重点的习惯,善于做读书笔记,熟悉政策,熟悉精神;“脑中要留痕”:结合实际多思考,学思结合,真有所悟,有吸收有触动。不能“电脑代替人脑,搜索代替思索,浏览代替阅览”;“资料要留存”:多注意留存资料,纸质的、电子的,分类收集保存,闲时留起忙时用。

写文章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但不具体不深刻不透彻也没多大用处。《贵州组织工作》《贵州宣传》注重强化精品意识,坚持把有用、能用、管用作为重要标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积极拓展调查广度、研究深度,确保每一篇刊发的文稿都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尽善尽美,力求篇篇都成精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推动问题解决;注重聚焦基层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努力提炼和报送“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

三、重大报道采写注意事项

写材料很辛苦,还要做到“四不怕”:不怕丢人现眼;不怕被批写得不好;不怕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推倒重来;不怕与高手过招,因为“好文章都是最后一天写出来的”。

经过这样“四不怕”的锻炼,写作能力会经历“三阶段”:第一阶段“跟着感觉走”;第二阶段“跟着套路走”;第三阶段“跟着问题走”。

精益求精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要把标准定高一点。高起点,才能出大手笔。不仅要“过得去”,更要“过得硬”;不仅要“多出成果”,更要“出好成果”。

第一,要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首先,调研清楚,读者最想看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开头最吸引人?其次,要搞清楚,如果有读者反映看不懂,这是为什么?怎么去转化,能否做到这篇文章“让村里的老大娘看得懂”?再者,能否让读者看后泪流满面?

第二,文字最基础的是准确、鲜明、生动。为什么农村的标语经常成为网红?比如:“抢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吓跑儿媳妇”、“主动参与发展,创造有尊严的收入”、“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再比如,为什么大家对毛泽东同志的文章记忆深刻:“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这就是文字生动,读者看过就不会忘记。

第三,文章结构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一上来就能够把读者抓住,让人想看下去,这就是“凤头”;所谓“猪肚”,就是文章的中间部分要有干货,但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层次,有内在的逻辑性,让人看得下去;“豹尾”指结尾,是能够很有力的一下子戛然而止,让读者有回味。

第四,文字要“整洁”。为什么大家喜欢看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就是有“三味”:研究味——有思考、有分析,逻辑性强,观点鲜明;发展味——围绕发展实践来确定立意、谋篇布局;乡土味——多说地方话,说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让文稿接地气。

第五,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为什么微信上推送的稿件,我们愿意点击,和标题是否吸引人有很大关系。比如,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连续播发“宣言”系列署名文章的标题,引发各界热烈反响,这些标题读起来琅琅上口,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参考文献:

[1]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游智雄.下功夫打磨好标题[J]. 秘书工作,2014[02].

[3]金冲及.谈谈治学的基本功[N].人民日报,2019-05-06.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报刊社)

猜你喜欢

谋篇布局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完美牵风而来
周克耀
精益求精筑匠心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小学生谋篇布局的习作能力
《祝福》的叙述艺术探析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