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丹巴县泥石流灾害诱因及风险防范

2020-02-04罗年山

西部资源 2020年2期
关键词:丹巴县灾变成灾

罗年山

摘要:泥石流是我国川藏区域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极大地威胁着区域内的民房建筑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為有效控制区域内的泥石流灾变隐患,进一步提高灾害防治以及隐患排查能力,本文以青藏高原丹巴县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该区域内泥石流的灾变诱因,并有针对性地建立灾变风险评估相关指标参数,以期为丹巴县提高泥石流防范意识、降低灾害发生概率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变成因;风险评估;成灾机理

我国幅员辽阔,且高原、山区沟谷纵横,部分山区水系发育,存在泥石流灾变隐患。这种灾害灾变具有瞬发、偶发且破坏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力度的加大,逐渐发现在特定区域内这类灾害具有较明显的群发性、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集中性等特点,特别是在川藏区域内这类诱因表象更加明显。利用上述特性,为进一步降低丹巴县的灾变可能,本文以川藏丹巴县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入手,论述了该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因、特点,并进一步揭示了该区域的成灾机理,最终针对于此地的区域现状,给出了未来灾害防治的相关策略,以期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灾变的偶发概率,并希望对川藏区内其他镇、县的防灾、减灾方案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区内地质环境概况

所选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麓毗邻四川盆地的过渡区-丹巴县,区内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受峡谷影响,区域内气候类型复杂多变、垂直方向上差异性变化极为明显,呈现出“山中显四季,数里天不同,山脚花枝盛,山腰桃初笑,山顶风飘雪”的特点。区内全年平均气温14.6℃,有记录的冬夏极端气温为-6℃和39.2℃,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325mm、平均蒸发量619.4mm,但蒸发总量大于区域降雨量。除气候因素外,该区域内河谷密集度较高、区内水系相对发达,且平面形态呈现出平行延展的树枝状。由于这类河谷对地表冲刷,导致该区域地形、地貌呈现出明显的具有河谷分割的水系冲刷特性,冲刷侵蚀区域可大致划分为如下四种区域:冰雪侵蚀的高山区、植被侵蚀的高原区、水系侵蚀的高山峡谷区、河谷泥沙侵蚀的高山峡谷区。

由气候水文特点可以看出,水对研究区内的灾变影响较为明显,但除上述因素外,区域内赋存的岩层岩性对灾变也具有直接影响。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可知,该区域由于沟谷冲刷作用,在部分区域第四系、震旦系在地表出露,且岩性以变质岩为主,其次包含砂、砾、亚黏土,成分中偶伴有金。对于三迭系则以炭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和少量深色变质岩为主,偶伴有钙质长石英砂岩,且该层位岩层厚薄均匀性较差。

除上述砂质岩层分布较为集中外,另外的灾变影响因素即为区域内的地质构造,丹巴县地理位置上位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川滇南北向构造的结合部,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较强,造山运动及作用表现强烈。按照地质资料可将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归为5种类别,即南北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弧形构造、旋涡状旋扭构造。

2.泥石流灾害成因、特点及成灾机理分析

2.1泥石流灾害的诱发条件

通常情况下,地质体是一个稳定的整体,仅有在外部扰动作用下,才会打破这种地质体的平衡。因此,在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过程中,一定掺杂着某种特定的外部扰动作用,才会导致地质体失衡,进而出现垮落、崩塌等灾害。目前学术界,主要将扰动作用分为三类来考虑,即降雨因素、地震因素、人类构筑工程扰动。

综合分析多年来的灾害统计记录可知,丹巴县偶发性的地质灾害与该区降雨关系极为密切,其中大、小类型的泥石流灾害均伴有一定程度的降雨,且多发于每年的雨季(5月~9月)。因此,可定性的确定降雨为该区域的主控因素,特别是持续性的降雨影响则更为显著。另外,由分析统计资料可知,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与降雨强度有直接关系,当遇强度较大的大规模降雨时,泥石流灾害多发于降雨期;当强度较小时,成灾期较降雨存在一定的迟滞。

另外,由于川藏区域造山运动活跃,故该区域内地震作用明显。按我国地震带划分,丹巴县恰巧位于鲜水河地震带范围内,区域内地震频发,其中岩层岩性分布与地震偶发区域范围关系图如图1所示。据统计资料可知,当年汶川地震、康定地震均对丹巴县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影响,导致该区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等现象。

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人为扰动也是导致区域地质体失衡的主要原因,对于丹巴县这种人为扰动则主要集中于矿产开采和筑路工程施工。

2.2泥石流成灾机理分析

由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可知,其本质上是松散的地质体在水的综合作用下,经外部动力扰动而产生地质体失稳,并在水裹带砂石等混合体的作用下沿冲沟逐渐扩张影响范围的地质现象。故由此不难看出,成灾需要满足两方面的先决条件,即必须存在具有高差的松散岩体,其次需要水源相对充沛,这也印证了诱因分析中得出的水是成灾的主控因素的结论。通常在满足上述两方条件后,充沛的水源主体会不断浸透松散土体,使松散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地质体一旦饱和后,持续性降雨会因水体聚集而变为冲沟或集中汇流。此时,对于饱和地质体而言,这时水体将变为饱和水体的外部扰动,冲刷侵蚀饱和地质体基底。最终诱导地质体失稳,并释放地质体内的内聚效应,使饱和地质体整体变为流体,形成水、砂石的混合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下流动,并在途中逐渐扩大流体范围,并裹挟砂石、植物等抵抗力不足的物体,形成更大规模、更大流量的下泄混合物,当混合物达到一定规模后,便形成泥石流。

此为一般状态下泥石流的成灾机理,但对于丹巴县而言,它的因素则更为复杂,研究中通过分析确定出该区域成灾往往并非上述的单一作用形成,其作用更偏重于复合型。故出于此种考量,文中将链式结构引入,提出了该区域内的两种泥石流成灾灾害链。

(1)危岩滑坡-泥石流灾害链

这类灾害成因在丹巴县极为常见,这类灾害链的诱发过程主要是山体或峡谷边坡其本身即为危岩邊坡,边坡体自身位于高位,一旦失稳后滑动作用力较强,同时滑移距离较长,故往往易造成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2)滑坡或崩塌阻沟型的灾害链

这种类型与前述类型最大的差别在于,危岩型属于存在自身结构的失稳特性,而阻沟型则更偏重于沟域面积的差异。这类灾害的沟域面积直接决定着灾变的严重程度。一旦沟域面积过大,将直接决定着泥石流的流量,当伴有堵沟现象后将有可能更进一步扩大沟域范围,导致灾变后危害性更强。

3.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3.1成灾隐患防治区域划分

研究中分析了丹巴县各类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范围等基本情况,并按照水患、构造影响等控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巴丹县隐患防治和治理工作进行了治理区域划分,并进一步结合区划范围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区划应遵循如下几方面的原则:

(1)地质环境的差异性原则

所谓地质环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上,这类环境差异导致灾变的危险性也不尽相同,故在分区研究过程中着重考虑此种因素的影响。

(2)水害的主控因素原则

由于水是泥石流诱发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因此,在实际隐患区划过程中,应重点考虑水患对区域划分的影响。

(3)人本保财原则

国家对于灾害防范和隐患排查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在居民区或重要构筑物附近的隐患治理区域应增强隐患防范的级别,以便为隐患治理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4)围绕经济建设服务原则

在区域化的过程中,也同样不能忽视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应充分考虑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2重点区域的灾变风险评估

为进一步量化区域的评估,文中将前述的影响因素按照作用影响程度进行了分级,并划分三种不同类型的评判因子,具体为控制因子、引发因子和发育程度影响因子,各评价因子的具体指标内容为:

基于上述评价因子,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定量化评价区域内灾变风险,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量化计算。

(2)确定各组评价因子的具体权重值,其中研究中确定出来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3)评价单元网格结构划分

根据统计资料可知,丹巴县全境面积范围5489km2,为更清楚的刻画区域内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精度,文中按照2km2×2km2的标准划分了评价单元。

(4)建立灾害易发分区范围

按照指标权重和定量计算结果,确定出灾害灾变易发分区指标,并确定出4个不同的灾害易发级别,分别为不易发、低易发、中易发和高易发,其指标量值分别为<1.5、1.5~ 2.5、2.5~3.5、>3.5。

4.结论

丹巴县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严重威胁丹巴县居民、建筑物安全,本文以该县泥石流灾害诱因及风险评估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影响因子量化、划分评价单元网格和建立灾害易发分区范围,研究得出丹巴县泥石流综合治理和灾变防范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增强重点工程的排水设施建设,减小水患留设导致灾变的机会;其次,组织专业队伍对部分高、陡边坡设置排导和拦挡工程,最大限度提高山体自身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应增强边坡植被、灌木、乔木等植被的种植,保证其有效发挥水土保持效果,利用生物作用来改善区域环境状况,从而阻断引发泥石流形成条件;最后,防控部门还应进一步增强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健全灾害预警和预报监测系统,从而提高灾害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保证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峰.丹巴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成因分析及防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刘广宁,黄长生,齐信,王芳婷,黎义勇.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J].人民长江, 2019(08):120-125+198.

[3]王俊勤,张广旭,陈端新,王秀娟,王真真,董冬冬,庄丽华,黄杰,朱友生,罗进华.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海底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成因机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39(04):87-95.

[4]王伟.关于安徽省宣城市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西部资源, 2019(05):121-122.

猜你喜欢

丹巴县灾变成灾
丹巴县
木石也可成灾
智慧、魅力,未有的补充以及“灾变”
灰灾变多项式模型的小麦产量预测*
丹巴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沙棘木蠹蛾成灾原因及控制措施
与激光聚变、自然灾害和深空探测等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斑图和轨道稳定性研究2013年度报告
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
借我抄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