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归隐心理的变化对其田园诗风格的影响

2020-02-04张沛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田园诗归隐陶渊明

摘 要:古代不乏隐士,有的虽处喧嚣乱世但看破世俗追求心境归隐,有的虽身体归隐山林,但心不隐,甚至有些自称隐士却故作清高地借此明哲保身。而陶渊明所追求的是身与心的全面归隐,是自我形神层面的深度归隐。归隐讲求的重要方面便是心境的超脱,笔者从陶渊明归隐的不同时期入手,分析陶渊明漫长归隐生活中的心理变化及这种变化在田园诗风格上的反映。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心理 田园诗

钟嵘在《诗品》中将陶渊明评价为“隐逸诗人之宗”,正是在这样之高的文学评价下,之前并未得到关注的陶渊明也由此被推向了中国文学史的主流。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乱世之中,他的归隐也深受社会动荡政局的影响。他摆脱仕途,归隐田园的开始也是田园诗创作的兴起与开端。其田园诗的风格正如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提到的“其文如其为人”,陶渊明田园诗歌的风格也是深受他的经历与性格的影响。由此,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时期其田园诗歌所传达的人生体验与感悟也是不同的。那么,陶渊明是在何等境况下走上归隐之路,在归隐之中又经历了哪些心理挣扎、净化与沉淀,在归隐后期又生发出何等人生感慨,这一系列问题最终指向了陶渊明的归隐生涯对田园诗的影响。

一、归隐前奏——避乱求安下的初尝试

出身大家的陶渊明对入仕从政具有极大的热情,同时“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入世观念让欲兼济天下的陶渊明踌躇满志。陶渊明的归隐所拒绝的并不是异代新朝,而是当时漫天“斯兴”的“大伪”。a所以在权臣当道、群雄割据的东晋末年,仕途的坎坷与对仕途的迷惘使他思想上的儒家仕隐观愈发强烈。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b正因为孔子将归隐避世的人视为贤者,所以他的归隐田园不仅是逃避乱世,安居一方的良策在当时也是作为一名士人向他人展示自己名节的明智选择。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瞻望貌难逮,转欲志长勤”c便充分体现出了“孔子之遗训可望而不可即,故轉而立志于长期从事农耕”d的初想。

就像上面论述的,陶渊明选择归隐并不仅仅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为官时的他对归田就已经有一个初始尝试的过程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将喧嚣的尘世比作一张网,一个“误”字道尽了陶渊明对自己没有尽早选择归隐的惋惜与身不由己的感慨。从二十五岁离开自己少时所居的“田园居”到五十五岁辞官,他并非一直在做官,有时返家闲居,也尝试过耕作e。如陶渊明丁母忧居丧在家时,还在仕途的他已经有了对归田的憧憬。于是便有了“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f的毅然决心。尽管归隐前陶渊明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温饱还不成问题。所以他所求的生活实则是远离尘嚣、躬耕悠然的状态,他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挣脱俗世,踏上归隐之路。

二、归隐之初——解脱下的轻松惬意

陶渊明自彭泽辞官后,就立即过上了真正的田园躬耕生活。我们不仅可以从他自己的田园诗里看出,而且还可以从时人的记录诗来印证。颜延之《陶征士诔》中曰:“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由此见得,陶渊明的归隐可以美言为高尚之举,但从旁人的评价来看,更多的是对他此行为的不解。在当时,有个官职已实属不易,而他却放弃拿俸禄的城市生活去过辛苦劳作的田园窘困生活,难免引发议论。“渊明诗文中那些对自己辞官心迹的表白,包括对固穷守节的古人的吟咏,是有回答众议的意思”g,不得不说陶渊明有不顾流俗的勇气。虽然说陶渊明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但他所承受的外界言论压力也是造成他长期困扰自身及思想矛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他在《形影神》中精心设计的“形影神”三者之间的对话,是陶渊明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虽然这种思考深度略显浅近,但在当时起码也是他极其认真和清晰思考的结果。当身与心、形与神达到了和谐统一,陶渊明起初的矛盾便得到了解脱。心理上的重负卸下之后的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是悠然恬悦的,是以一种向往式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桃源式的态度去期待自己的归隐。受此影响,他的田园诗也是歌唱优美的自然风光,歌颂农村生活的简朴、邻里之间的亲切、乡野风俗的淳厚。心境的愉悦在他的《归园田居五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与惬意跃然纸上,他就像困在笼中的鸟儿终于回归自然时的喜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种对天气状况的关心与担忧,只有真正躬耕过的人才会有此心情,说明陶渊明他入乡随俗,和那些村民一样过上了“带月荷锄归”的务农生活。

三、归隐之中——灾况下的激越与怜农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并不整日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悠然自得,他在归隐中途也是辗转多地,遭遇了许多难料之事,这对他精神和创作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在归隐的第四年,居住的园田居遭遇了火灾。这场火灾不仅仅让他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他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的房屋生活用具都在大火中付之一炬,生活境况陡然急下,越发的艰窘。所以“归隐最初几年的惬意感丧失了不少,可以说是他隐居生活的转折点。此后的诗中,表现出的情绪更为激越,内容多为叙述贫富交战的心理状态,以及抒发固穷守节之志”h。这种心理在他《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有充分的体现,之前的生活是“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般的舒适,但是如今落得个落魄无家的惨状,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中途放弃归隐,而是越发坚定与激进地选择继续归隐。他觉得生命本身就难免要遭遇这种顺逆穷通之境,是无法左右的。既然如今生不逢时,便就只能效于陵仲子的灌园为业了。因此钱志熙先生认为这正是陶渊明诗歌转向激越情调的开端。

园田居的烧毁让陶渊明不得不搬迁到另外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柴桑城里的旧居——上京官宅。这对于一心想要归隐躬耕的陶渊明来说无疑是一种不便,对于归隐田园的他来说回到近城邑的生活无疑是一种有违初志的行为,所以这次的返居令他心情郁闷不畅。过了一两年以后他又移居到南村,南村和园田居不同之处是住在南村的人不像是园田居的人一样都是农民,这里明显多了些隐居在此的士人。《饮酒》和《咏贫士七首》都是陶渊明在南村所作。“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i返归复路是艰辛的,已近岁末,渊明只能以破絮自拥,酒壶也倒不出一滴酒来。无酒无食的生活让他也没有了读诗的闲情逸致,诗书虽多却无暇研究。生活境况的改变打破了那份隐逸的安适,陶渊明虽是要追求心境的纯净但还要以果腹为前提,这无疑是平添了许多生活压力,但又耕种不便,于是他便开始了四处移居。

陶渊明的田庄不仅仅有园田居、南村两处,还有西田与下潠田两处,虽不常住,但也是粮食的重要来源。所以与归隐之初的那种“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不同,归隐中途的他更加重视农事带给他的生活希望,更多的田园诗也纷纷涉及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以及对劳动的体悟与赞美。

四、归隐后期——困窘下的傲骨与率真

归隐后期的陶渊明更注重辛勤劳作,他对劳动的意义也了解得更深刻。他歌颂农民的辛劳淳朴,自己也脚踏实地地躬耕。“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不仅把道与食对立起来,甚至否定了谋食。渊明却把食与道统一起来,并且把食放在道的首位,这种见解比孔子的说法高明得多,是实实在在的道理。”j

陶渊明到了晚年,年弱体衰,单纯依靠粮食收成过活的他经常断炊,甚至是不得不出门讨饭吃。这不禁让人感慨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宁愿沦为落魄的乞讨者,也不愿去接受嗟来之食,就算是乞食,他也要遵从内心,有所选择。正是他晚年的穷困饥馁加之率真旷达,才有了这篇真情实感的《乞食》。《乞食》中写道,他因为饥饿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上门乞食,沦落至此仍不忘借此诙谐一番,兴起之时又倾杯痛饮,吟咏赋诗,真是至情至性的高尚之人。“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k陶渊明对于帮助自己的善良人,自知今世无以为报,便打算来世再做报答。他并不把乞食看作一件丢人的事,而是在饭食相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同时也考验了自己的品行。这时的陶渊明已经归隐了半辈子,如此结局也许不是他当初所预料的那样尽如人意,但是也许是这样独特的收尾更让我们体味到归隐的意义——精神的富有能超越一切物质的贫乏,以及他平淡虚静中的一身铮铮傲骨带给我们的崇敬。

五、结语

陶渊明的归隐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尝遍酸楚。但这絲毫没有动摇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的田园诗也像是他一路走来的心境日记,或感慨,或激愤,或欢愉。与其说田园诗成就了陶渊明,不如说正是这一首首田园诗化作精神支柱陪伴着他度过阴晴圆缺的岁月。不凡的经历造就超脱的境界,他善于发现田园之美的眼睛和历尽劫难后生发的感慨都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他,同时他的高尚气节也让我们审视自身。时隔一千六百余年,他的诗依旧魅力不减。所以说,一个伟大诗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的不朽宝藏。

a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68 页。

b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6页。

cdfik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版,第144页,第144页,第142 页,第253—254页,第72页。

egh 钱志熙:《陶渊明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4页,第126 页,第128页。

j 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作 者: 张沛文,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田园诗归隐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草堂归隐
天宫院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