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美育改革的新语境与新模式

2020-02-04李春媚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互联网+互联网

李春媚

摘   要: “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大学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还决定着大学美育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互联网+”时代营造了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美育新生态,为大学美育提供了多维度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也给大学美育带来了挑战和冲击。网络社会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有了新的转变,更加多元化、更加趋向实用性和享乐主义,在美育活动中的地位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审美主体。高校美育新模式的构建具体表现为:构建“互联网+”美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构建校园网络共享平台,形成美育工作新阵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美育实践活动,提升高校美育功能。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美育   审美观念

近年来,“互联网+”这一热点词汇早已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之中。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互联网建设的重要价值和美好前景,提出要在“多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其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教育理念创新及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方面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特点。

“互联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为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①,这就是“互联网+”大美育。具体到高校美育,借助互联网发展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美育教育资源,促进美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育环境方面,“互联网+”对大学美育新生态的营造及网络环境的建设起着促进作用。“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在美育领域引发了教育权利、学习模式、传播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巨大变革,不仅是大学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还决定着大学美育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改革的新语境

“互联网+”时代营造了开放享、充满活力的美育新生态,为大学美育从深度、广度介入现实生活提供了科技力量和可能性。对于大学美育来说,与社会接轨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的落脚点,大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感知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得提升的,而与互联网的密切接触则是当前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为美育提供了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信息资源,能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并拉近与美的距离。“互联网+”的模式强化了网络资源的整合功能,资源的共享突破了传统美育学习中闭塞的时空限制,为美育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库,能够方便而快捷地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等社会资源对接。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感情上的共鸣,还能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充满趣味,美育强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互联网+”为大学美育提供了多维度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大学美育课堂早已不是教师单方向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入探讨,不能仅仅依赖学校课堂这单一的途径。互联网提供了众多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比如QQ、微信、微博、网上论坛等,让大学生们的交流更加活跃,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更是彻底激活了大学生们对美的新认知方式和获得途径,审美文化借此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种公众号经常推送诗词歌赋、绘画、书法、书籍、音乐、电影等内容,普及美学知识,让美的元素在日常世界流动起来。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有了更多交流沟通、感情融通的机会。互联网空间自由度极高,发展日新月异,非常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性格各异、审美趣味不同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到不同平台的交流中,交流方式随意而自在。总之,互联网让大学美育增加了认知的渠道和分享的平台,实现了自由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美育的疏离感、隔膜感,教师更加积极,学生更加活跃;美育交流与学习实现了无阈限、无时差的状态,这也是当下及未来大学美育实践的走向和趋势。

网络时代对大学美育形成挑战和冲击。传统的审美观受到冲击,给消费意识形态带来了新潮的“审美观”,甚至不乏挑战传统、挑战底线、以丑为美的各种观念。另外,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使一些大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进行美学的鉴赏和識别,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被淹没,一些并没有太多美学价值的信息却常常被转发、放大。网络时代在带来更多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带来美育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深度阅读模式被浅表化、碎片化的在线模式代替,海量的信息传播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很难实现深度阅读和思索。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方式随之改变,人们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整地读完一本纸质书,或耐心听完一场音乐会,欣赏完一场盛大的文艺表演。以上这些变化都给学校的美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转变

高校美育工作者一定要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有一个客观认识,在此基础上的美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加多元化。大学是一个体现学术自由、鼓励创新发展的阶段,加上网络社会的促发,使得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个性化、多元化倾向。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观念意识,对“美”的理解更加注重自身的体验,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标准。信息激荡的网络社会及开放宽容的舆论环境,让大学生们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标准更加与时俱进,对大学生多元审美能力的发掘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们更追求个性和风格,更注重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这些新特征和新变化对大学美育工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转变思维,与时俱进。

网络社会大学生的审美价值更加趋向实用性和享乐主义。网络社会的瞬息万变和快节奏一方面激活了年轻人身上的活力,另一方面“快餐文化”的迅速传播渐渐滋生了大学生浅表化、浮躁的心态,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年轻人们更多地被感官的刺激及外在的形式所吸引,审美的内在意蕴则常常被忽略,审美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作用往往被实用目的和功利追求所淹没。另外,网络上海量的娱乐化信息让年轻的大学生们逐渐耽于享乐,审美情趣的低俗化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上这些负面影响对大学美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使得大学生在美育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改变,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审美主体。网络将大学生从消极应对和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审美实践中,积极地参与制作、加工、传播审美文化,比如通过微信、抖音、校园平台及各种App发布照片、视频、音频等审美文化产品。在这样的主动参与中,大学生们的积极性、新奇感、主体性越来越强烈,接受与创造并举,开放性与互动性共存,美育的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新模式的路径探析

1.构建“互联网+”美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成为校园美育的引领者与组织者,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获取美的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首先,多元文化交织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造成大学生的美感弱化和缺失,对美的辨知能力下降,高校教师在理论教学及美育实践中要引导大学生理解和辨别什么是美,并明确相应的标准。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这一标准的确立及对美的认知,只能在学生自助体验感受和民主的师生交流中形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美、分享美,大学美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认识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让对美的渴望成为每个学生生命体验和境界追求的重要部分。

大学美育课程无论是内容设置还是形式设计都要体现出美的特点。课程的设置范围应当更加宽泛,要在开设基础审美理论课程的同时,开发增设具有特色的课程,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要有建立综合美育课程的意识,以美育基础理论课程为核心,开发和建设一批艺术鉴赏课程和美育实践资源共享课,这些美育类公开课、慕课可以多介绍一些前沿的、代表性的美学理论和知识,并广泛选择那些能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优秀作品。除了专业的美学课程外,学科之间还可以进行以审美为立足点的跨学科联系和融合,多开设一些跨学科的选修网络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形式”方面,“互联网+”时代给教学形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美育课程不仅要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现美学的内核精神,还要呈现审美的外在形式和效果,展示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态的审美特征。比如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审美课程,可以配以图片、朗诵、Flash小动画这些与内容相匹配的美的形式增强课程的设计美感和美育效果。另外,“互联网+”时代注重交互性,体验式教学与美育内容深度融合,整个教学成为美的欣赏、呈现和创造过程。教学空间从传统的封闭狭窄的实体教室转化为立体、开阔、丰富的审美空间,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转化为身心愉悦的审美活动,教学关系转化为一种审美关系,与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创新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

2.构建校园网络共享平台,形成美育工作新阵地。

高校可以开设多种类型的美育共享平台,使之成为美育工作的新领地。比如一方面加强建设校内美育课程的专属平台,可以上传更多的美育资源,特别是各大高校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选择、共享的机会。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美育资源资料库,比如对书法、文学、绘画、雕塑、摄影、影视作品等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进行筛选、整合、展示和推送,这是对高校公共美育资源的有益补充,让大学生能够更方便地接触、领略和理解艺术美。另一方面,要充分建设和发展大学生自建平台,比如QQ空间、微博、公众号,还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建设相关的美育网站,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和交流。

总之,要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互动功能,加强与学生的分享、体验、交流和对话,寓教于无形,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们的审美实践。要重视并积极建设学校微信公众号,形成高校美育的“微阵地”,这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文化建设的新风尚。“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领域存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②(106)。学校开设微信公众号往往推送的是贴近校园生活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激发其情感的共鸣和审美的兴趣,也能将高校美育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微阵地”更有助于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美。

3.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美育实践活动,提升高校美育功能。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整天借助网络娱乐打发时光,就是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高校美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有趣的美育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学校可以借助各种网络渠道,以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竞赛等社团活动为纽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大学校园生活的活力和情趣,让大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之美,对于大学生们性情的陶冶、审美情操的提高、正确审美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积极开展各类网络审美活动,尤其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美育模式的优势,提高高校美育的艺术性。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艺术展览、艺术竞赛、诗文朗读、话剧展演等活动;开设网络博物馆,开展公园、名胜古迹网上游活动,让大学生从中感受美的力量和熏陶。还可以开办美育网络论坛和讲座,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手段,加大对美育理论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加强网络时代的审美研究和探讨;通过对网络时代的艺术新形态、新媒体艺术、审美变化等的专题研究,给予大学生一些专业学术的指引。

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作富有个性、富有美感的网络作品,可以参与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通过线下设计、线上展示,让大学生从设计美,到鉴赏美、展示美,在完整的美育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美的素养。也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如开展审美沙龙、审美演讲、审美征文、艺术表演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在美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見,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使高校美育具有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核、更加开放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和创新性的表达。“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新模式充分地将美育的人文价值体现出来,更加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15)[2019-5-12].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

②刘叔成,夏之放,娄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019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美育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YZUJX2019-26C);江苏省教育厅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诗经娃娃”美育课堂公益项目(201911117124E)。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互联网+互联网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