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徽因的独特人生与文学创作

2020-02-04段继红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西合璧文学创作

摘 要: 具有传奇色彩的才女林徽因学贯中西、文理兼备,不仅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不凡的成绩,她把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展示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独特人生 中西合璧 文学创作

被称为“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有着令人瞩目的传奇色彩,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不仅在建筑学的专业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上也向世人展示了她卓越的艺术才华。尽管她在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了文学史的视域,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位沉寂了半个世纪的优雅才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重回人们视线。她的作品有着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始终充满对自然美、生命美的礼赞,并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生长名家, 多才多慧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一个富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名门世家。祖父林孝绚是前清翰林,思想开放,注重教育;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政界要人,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两度赴日留学,主修政治、法律。回国后积极倡导宪政,与梁启超一道活跃在政界。林徽因得天独厚地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弥漫、思想进步的家庭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她天资聪慧,五岁发蒙读书,十二岁进教会女中学习。十六岁那年,父亲林长民为了开拓她的视野,带林徽因赴欧求学,林徽因就读英国的St?Marys College,并随父亲结识了欧洲众多的政界要员、学者、作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留学期间的生活经历,对林徽因的人生和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她开始大量接触欧美文学艺术,并立志投身建筑行业。几年后林徽因与未婚夫梁思成共赴美国求学,本想学习建筑,但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得就读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但她所选修的课程大多与建筑学相近。获学士学位后,林徽因又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优越的家庭环境、丰富的生活阅历、刻苦求学的经历,使林徽因获得了中西文化的滋养,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气质,为她日后的建筑设计和文学艺术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成归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后又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并与梁思成一道,不畏艰辛,对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进行勘测,有许多重大发现,撰写了大量有珍贵价值的研究文稿,在中国建筑史上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新中国成立,她又抱病与梁思成参加并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为抢救濒于灭绝的“国宝”景泰蓝和古建筑的保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55年,年仅五十一岁的林徽因病逝,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二、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

文学创作只是林徽因的业余爱好,她常常是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因此,她的许多作品都散失遗落,目前仅存小说六篇、散文八篇、诗歌六十余首、戏剧一部(未完成)。尽管所作不多,但都为精品、充满着浓郁的艺术魅力。她的小说《九十九度中》被李健吾称赞为“用最快利的明净的镜头,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上” ,“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a。林徽因的诗不多,但风格多样,温婉伤感和热情洒脱兼具。她把古典精髓、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潮融会贯通,运用娴熟自如,显现了她古今、中西合璧的文学造诣。她的散文更是自然天成,将她睿智、优雅、爽朗、幽默的个性和才情展露无遗。

良好的家庭修养,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使林徽因身上有着非凡的气质和出众的才华。除了具有高超的建筑学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她还有着优雅温婉、大方得体的社交才能。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她与徐志摩同任翻译。她高雅的气质、美丽的容貌、机智的谈吐一时轰动全国。她还曾用英语出演齐拉德公主,使她成为北平社交圈中最耀眼的名媛,并为她赢得了“中国第一才女”的美誉。

日常生活中,林徽因的家也文化界里一个极具魅力的“沙龙”,而林徽因则是这个沙龙中最亲切、最具魅力的女主持人,她在北总布胡同的寓宅被人亲切地称为“太太的客厅”。哈佛终身教授、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在晚年回忆林徽因时,称赞她是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的智力活动兴趣的女子。林徽因的确在社交方面有着令人叹服的才华,在茶会或者读书会中,她必有一番独特精辟、充满着艺术智慧的妙论,常常语惊四座,展示着她卓尔不凡的才识和优雅的个人魅力。

三、独特的人生与美的追求

林徽因的人生独特且充满矛盾。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并在她的人生中投下浓重的阴影。她的母亲出身低微,与她博学多才、风流倜傥的父亲格格不入,因此林徽因从小就和被冷落的母亲住在封闭的后院,被排斥在显赫热闹的林家大家庭之外,过早地品尝了痛苦的滋味和人生的悲哀,孤独和忧郁的种子,就在这个时期植根在了她的心灵深处,同时,也孕育了她独特敏感的艺术气质。

对林徽因艺术家气质影响最深的,还是她十六岁跟随父亲在英伦生活的那段日子。她接触了欧洲文学艺术,沐浴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阳光,并结识了“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徐志摩浪漫的诗人气质,不仅打动了林徽因的芳心,他的唯美主义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想,也深深感染了林徽因,并唤醒了沉睡在她内心深处的诗情,她也开始尝试创作诗歌。追求美,赞颂美,是这一时期林徽因创作的基本主题。比如《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唇邊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诗中所描绘的是青春女性的曼妙神态,歌颂的是一种轻快、愉悦,如同风的轻歌、水的倒影那样的生命之美,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自己青春欢畅的影子。

林徽因有着深邃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在寻常事物中捕捉美、发现美。她不仅赞颂生命之美,也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她的散文《一片阳光》,以敏锐的诗心,去发现和捕捉自然之美,并用清新优美的文笔表现出来:

在静里似可听到那一处琤琮的泉流,和着仿佛是断续的琴声,低诉着一个幽独者自娱的音调。看到这同一片阳光射到地上时,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左右,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

原本是孤独伤感的静寂,却在林徽因笔下变成了美妙的泉流、琴声;而阳光射在地上时,她竟感到了花影的浮动、暗香的吹拂……如此清新细腻、温馨恬淡的描写,渗透着林徽因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

林徽因的诗文不仅有着诗人的浪漫和热情,同时又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往往能创造出精致的意蕴和优雅的意境,呈现出强烈的唯美主义创作倾向。其中最光彩夺目的莫过于那些唯美缠绵的爱情诗,表达了她对理想爱情的期待,和在现实世界中理智和情感的矛盾纠结。如《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这首诗写于1931年初,此时的林徽因抱恙,住在香山半坡上的“双清别墅”,徐志摩前去探病并写下情意缠绵的诗句。但此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已是夫妻,理智的林徽因只能把这种情意写进诗里,婉转地表达她内心的痛苦无奈,语言温柔细腻,情绪热烈感伤。在艺术建构上,也体现了她一贯主张的音律美和建筑美, 两长一短的句式,音律和谐、抑扬适度,余音袅袅,宛若一首隐去了曲谱的歌,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林徽因那些渗透了早熟的她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悟、情感意象朦胧的诗中,《你是人间四月天》大概是最令人费解的一首,普遍认为这首诗是林徽因为她刚出生的长子梁从诫而作: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中如四月天一般的“鲜妍”“天真”“新鲜”“柔嫩”,充满“希望”“爱”和“暖”的诸多意向,的确像是对一个新鲜生命到来的惊喜和礼赞。可是,又未尝不能说她是在歌咏让自己的生命焕发春意和生机的爱情?

对于外界的猜测和众说纷纭,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林徽因在生前就从不辩解,她说:“对我来说,‘读者不是‘公众,而是了解我、与我具有同感、渴望听我诉说,并且会有感动的那些人。”b因此,想要真正读懂林徽因的诗,必得怀着如她一般虔诚、真诚的诗心,方能触摸她有温度、有力量的艺术灵魂。

a 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林徽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b 梁从诫:《林徽因文集·序》,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 永远的林徽因·林徽因经典作品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2] 梁从诫.林徽因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一流本科建设工程——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诗意人生》,2016年

作 者: 段继红,文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中西合璧文学创作
试论常沙娜先生的艺术设计思想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中西合璧郎世宁
亦荤亦素
浅析郎世宁及其“新体”绘画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马年拜读徐悲鸿《八骏图》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