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浅谈小学语文的简约教学策略

2020-02-04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27期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叶 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本位,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教师教学时面面俱到,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本质,令学生眼花缭乱,感到疲惫困惑。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正如崔峦教授倡导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一、抓住结构,提纲挈领

“结构”原指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部分的构造,后来引用到写作中,用来形容文章或语言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结构能够体现作者谋篇布局的整体构思,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文章结构,就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层次清晰,结构清楚。当我们遇到一些存在总分、并列、递进关系的文章时,可以先找到能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的文眼或句子,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步步追踪,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海底世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时可以抓住最后一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方面来分析文本。又如,《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结尾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教师可以从总述句入手:“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前文寻找答案。前文二、三、四自然段又是“总分”结构,进而学生可以根据段落结构找到每段的中心句,对北大荒的秋景进行描述:“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和热闹非凡的原野。”另外,学生可以模仿课文“总分”结构的写法,写写果园的秋天、田野的秋天等。

二、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一节语文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要有所选择,合理取舍,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教师每节课要确定好自己的训练重点,围绕重点展开教学,既使自己的教学合理有效,又使学生真正有所得。如,教学《哪吒闹海》(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紧紧抓住“闹”字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通过“为什么闹?怎么闹?闹的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又可以从“出一口气”“一闪”“随即”“纵身”等关键词句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机灵勇敢的品质。

三、关注文体,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学习,而根据文本的体裁特征有效组织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正如王荣生教授指出:“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不同体裁的各类文章,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应有尽有。由于教材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所以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会忽略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其实,一些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的文章以体裁特点去组织教学能提高效率。如,《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设置核心问题:“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观点?最后又怎样总结强调观点?”问题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学习议论文的一般方法:先找到作者的观点,明白作者要说些什么;找到论据,看作者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学生也能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举一反三,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四、提炼标题,清晰明了

在教学中,当遇到一些描写繁杂的文章时,不妨用提炼标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句,概括成小标题,从而理清文章脉络,使文本繁杂的陈述变得清晰明了。如,《西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让学生一下子很难抓住文章的主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文本中提炼关键词,快速理清文章脉络。课文第一段点明题旨,突出西湖在杭州的地位——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到底美在哪儿?为什么有如此高的评价?设疑导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描写的景物,如山峦、湖面、苏堤、白堤、华灯和琴声等。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景物的呢?根据作者观赏的角度和时间,学生可以提炼出“远眺西湖”“近观西湖”和“月下游赏”的标题,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西湖美景。

五、填空梳理,概括文意

填空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教师不妨根据文本特色和学生认知水平,运用填空让学生提炼概括主要内容,让教学变得省时高效。如,《三袋麦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十分清楚。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土地爷爷送给( )、( )、( )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 ),做成各种各样的( )吃了;小牛把麦子( )慢慢吃;而小猴则把麦子( ),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这样的填空,让学生按照原文内容填一填,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总之,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解读教材,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约而不简单,让简约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