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者精神影响中国

2020-01-29本刊评论员

中华儿女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师者一代人强国

本刊评论员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寄予厚望。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竖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一个里程碑,到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绝,不断焕发新的、蓬勃的生机,与一代又一代師者辛勤耕耘密不可分。从孔子、孟子,到朱熹、张载、陆九渊、王夫之,再到蔡元培、陶行知、梅贻琦、张伯苓……这份名单不断延续,师者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中国。

复旦大学百岁经济学者张薰华就是其中一位。

张薰华与党同龄,从教七十五载,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红色理论家”、著名经济学家。他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脉络,在国内首次提出“土地批租论”,学术贡献卓越。他不惑于表象,不随波逐流,一生严谨治学,坚持科学、追求真理,终成不凡成就。他一生淡泊名利,耄耋之年仍坚守在教育一线,自修育己,师德高尚,以学识和德行激励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于张薰华身上,能感受到老一辈师者、学者、知识分子共有的特质——浓厚的家国情怀,“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与创新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更多的青年教师正赓续传承老一辈学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负前人、不愧后代,努力跑好属于这一代人的接力棒。

我们看到,在举国上下抗疫的危难时刻,无数教师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天眼”“北斗”“天问”等重大科研工程中,他们攻坚克难、积极求索,让大国重器熠熠生辉;在一间间教室内、一次次课堂上,他们为立德树人、凝心铸魂而默默耕耘……

“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正是无数教师薪火传承的辛勤付出,让教育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共同奠定了走向教育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坚实根基。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未来的中国教育,必将为世界教育提供中国实践、中国智慧、中国模式,这也势必对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作为“好老师”的四个评价标准,指明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责任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

未来,高校教师要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著书立说、咨政启民,坚守教育一线,义不容辞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高等教育,将以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一代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奋勇向前,让他们“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求学之旅,桥都坚固,道路都光明。”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教师共同形成的澎湃合力,正可谓教育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国家的力量,更是托举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力量。

猜你喜欢

师者一代人强国
一代人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我们见证了
秦晋争霸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重要言论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