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企业家精神忠诚兵工人使命

2020-01-28李亚明

军工文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塑料管凌云工厂

李亚明

他曾是军工央企集团公司一级的领导干部,但他更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名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执着的坚持,永不止步,不会因为条件不具备或者很困难就放弃,心里装的应该是如何才能完成更多事情。我是中国兵工人,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一切献给党就是我的初心使命。”张忠说话声音不大,却温和又有力。“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困难和问题,企业家要领先所有人去感知外界的变化,发现并创建目标,领导所有的员工去完成。”

张忠,是我国国防军工战线的一名“老兵”,曾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担任了17年兵器工业下属的凌云厂(现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长,将当时濒临“死亡”的工厂,带出困境,并且在1987年成立了兵器工业工业企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他调任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后,凌云集团又先后创下了兵器工业的几个第一:2003年8月15日,凌云股份68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鸣锣开市,是兵器工业首批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2012年9月,凌云集团收购德国凯毅德公司l000-/o股权,是兵器工业第一个收购海外公司的企业。同时,凌云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兵器工业集团工业企业中,多年名列前茅。

从1983年开始担任凌云厂厂长,到2007年卸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忠在军工企业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5个年头。而这25年,正是全国的军工企业涅槃重生的25年。不同寻常的25年领导岗位的经历,让张忠对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坚韧是企业家精神刚柔并济的品质体现

坚韧拉长了企业家转型思考的时间维度。人们评价张忠,他的精神具有“坚韧”的特质。尤其是在企业转型的關键时期,企业家的坚韧品质,成就了他们对事业的坚守,使他们敢于直面来自产品、技术人才、市场、资金等种种瓶颈的多重压力,以坚韧不拔之志,赢得实施创新发展之策的宝贵时间,进而形成企业“涅槃重生”的盎然生机。

凌云厂,是一个三线兵工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批批成群结队的军工战士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国防“三线”建设,舍弃大中城市的优越条件,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太行山北麓河北省涞源县深山中。凌云人从建设到批量生产,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80年第一季度,国内军品订单全部停止,工厂陷入极端困难之中。

1983年,在极其艰难的形势下,张忠上任了。这个地处深山“一无军品、二无民品、三无资金”的军工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活下去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张忠和工厂领导班子的肩上。

为解决生存问题,找米下锅, “四不厌”写进了工厂的文件:不厌其繁、不厌其杂、不厌其少、不厌其小,各车间、分厂的领导到周边企业承揽加工任务,钉炮弹箱子的木工打起了家具,家属织起了毛衣出口,做塑料瓶盖、做冰棍、养鸡养猪……只要能挣点钱的,只要是工厂里能干的,都干了。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在“四不厌”的同时,张忠思考着工厂的长远发展。一个企业要发展,凌云要在市场大潮中发展壮大,选择什么产品成了第一个大问题。经过各方面的大量调研,包括和国外客商的多次接触,最后决定开发两大系列产品。

一是塑料管材,一是汽车零部件。这种选择经过几十年的运作,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汽车零部件正符合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所料管材也稳稳地占据了全国第一的交椅。

凌云地处深山,地处市场的大后方。搞民品,搞市场经济必须要到市场的前沿去。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工厂开始了搬迁调研。经过多方走访、调研,选择了京畿涿州。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于1994年11月工厂全部转移到涿州,踏上了凌云发展路上的新征程。

挑战是企业家精神应对改变的能力体现

企业转型诉求企业家的挑战精神,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向市场挑战。这种在市场搏击中的转型或转变,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过程,它也在时刻诉求企业家应该具备强烈的挑战精神。

在张忠看来,企业第一位的是产品;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决策的是产品。亚大具体生产什么?张忠把目标瞄准了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上。当时全中国的汽车所用的输油管和刹车管没有用塑料管的,用的全是紫铜管,而凌云却把未来的产品确定为车用塑料管。会有市场吗?张忠说: “全中国以后都要用这个塑料管。”

产品研制出来后,公司派了二十几个人,两人一组,去全国十几个汽车厂调研。张忠对这个“推广组”的要求是: “回来之后向我汇报,你找了谁,你是怎么跟别人介绍这个塑料管的。”于是,当时所有的汽车厂都知道了,河北有一个凌云厂,能生产用于输油和刹车的软管。到现在,全中国所有汽车的输油管和刹车管用的都是塑料软管,产品质量稳定,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一辆车因为这个软管发生事故。

PE管道是公司另一大类支柱产品,主要用于燃气输送。当时全中国都在使用钢管,还没有一米PE管道。就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紧跟国际潮流,决策生产PE燃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奋力拼搏,凌云的PE管道已得到普遍认可。

产品换代考验企业家的挑战精神。在产品创新进程中,张忠经历了从发展战略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过程,他们在关键时期往往破釜沉舟,不留后路。为升级换代,在脱离传统产品的成熟市场时,善于打好“突围战”;在面对崭新的市场奋力拓展时,善于打好“冲锋战”。这种挑战精神,使得他们在产品创新换代中总能占领制高点。

涉足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张忠当年顺应发展大势作出的判断。1987年,张忠和原党委书记王艺林到天津汽车厂“揽活儿”。军转民企业在技术、管理、职工素质的优势和两位企业领导的诚恳态度,让凌云厂得到了天津大发“四种八件”的产品生产机会。产品小,利润薄,但对凌云来说却是黑暗中的一缕光亮。如获至宝的他们精心设计,认真试制,终于在年底与天津汽车厂签订配套协议。随后又相继开发了夏利等速万向节,把小件产品做成了大市场,从此跨上了汽车行业的战车,成功开辟出汽车零部件产品宽广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塑料管凌云工厂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爱跳舞的小精灵
Q萌霸气凌云秀
洱海太湖石
残荷新爱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二氧化碳气火箭,发射!
自动加水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