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里达和她的自画像

2020-01-26贾培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卡罗自画像艺术风格

贾培培

摘 要: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国宝级女画家,因非凡的艺术才能,其在20世纪初期的拉丁美洲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当时的艺术之都——法国巴黎的艺术圈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她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苦难与爱浇灌了她的艺术灵魂,她创作了200多幅作品,其中自画像高达134幅,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如此多的自画像似乎是弗里达·卡罗的人生传记。作为一名受世界瞩目的女画家,有很多人关注她,也有很多艺评家去写她,文章主要依据弗里达·卡罗的自画像阐述她的艺术风格中颇有争议的两方面。

关键词:弗里达·卡罗;自画像;艺术风格

弗里达·卡罗是一位女性画家,她凭借对艺术的洞察力、细腻的感情来创作自画像,就连大名鼎鼎的毕加索也曾对她的丈夫说:“你和我都画不出像她这般好的画。”弗里达的作品充斥着魔幻奇妙的想象力、光彩夺目的色彩以及现实与梦幻之间的游离,她把痛苦作为创作元素融入绘画,集中体现了鲜明的自我意识,自画像成为她最显著的艺术标签,穷尽一生诠释“如果我有翅膀,还要腿干什么呢”?

一、传奇身世

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1907— 1954)生于墨西哥郊外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德裔犹太画家,母亲是西班牙血统的墨西哥人。弗里达6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留下腿疾。19岁时遭遇车祸,公交车上的一根扶手从她的身体右侧穿透骨盆,全身上下多处骨折,受伤严重,虽然通过手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也留下了无尽的伤痛。更为痛心的是由于这次车祸,她终身无法生育,这是她人生中的一大灾难。弗里达人生中的第二大灾难就是遇到她的丈夫——迭戈·里维拉(墨西哥三大壁画大师之一),弗里达早在中学时期就曾目睹迭戈·里维拉为学校教堂创作壁画,仰慕他的绘画才情。两人多年后再次相遇,互生好感,结为夫妻,他们的婚姻并不被看好,弗里达的母亲戏称这是“鸽子和大象”的结合。里维拉作为墨西哥的壁画大师,热爱墨西哥本土文化,信仰共产主义,在他的影响下,弗里达出于对丈夫的爱,世界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弗里达受到墨西哥本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其前期作品中能看到其受西方艺术流派的影响,后在其丈夫里维拉的影响下,弗里达在吸收欧洲艺术营养的同时继承墨西哥本土文化,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艺术方向。由于性格以及爱情观迥异,导致他们经历了结婚、离婚、复婚的复杂情感历程,弗里达遭遇丈夫背叛之后,曾以酒精、婚外恋来麻痹自己,但依然没有放下对里维拉的这份感情。带着内心的情感寄托,弗里达去了法国巴黎,弗里达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受到西方艺术圈追捧,先后在美国和法国举办了个展,并且好评不断。美国邮政总局曾经发行了弗里达的肖像画邮票来纪念这位女艺术家非凡的艺术价值,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作为耀眼的艺术之星,她是成功的,但当荣誉来临的时候,弗里达的旧疾复发,1950年之后,弗里达只能卧床养病,终日与病痛为伴,唯有拿起画笔才能让她的心灵得到放松。1954年7月,弗里达走完了她传奇而又苦难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她的背影。

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

我们说起现实主义画派,会立刻想到法国库尔贝的《石工》、米勒的《拾穗者》这样的美术作品,似乎弗里达的作品与现实主义画家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不符,弗里达的作品中,白天与黑昼、死亡与重生、梦幻与现实是可以同时出现的,比如作品《园艺学家路德·伯班克》《希望之树——坚忍》,很显然弗里达的艺术风格是不属于现实主义画派的。我们经常能从弗里达的画中看到生死、荒诞、梦幻这些绘画元素,许多光怪陆离的画面,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超现实主义画派,这也是很多艺评家把弗里达归为超现实主义女画家的原因。仅仅从内容来看,弗里达的作品似乎属于超现实主义范畴,然而事实的本质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墨西哥本土文化,其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它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的碰撞交融下形成,它认同大自然的人格化和神性,墨西哥本土居民通常凭借直觉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在体验的过程中,事物往往失去了它的自然性,从而转化为充满情感的直觉的对象。在这里,人和世界不是隐喻式的,而是现实的,墨西哥本土居民赋予大自然一切事物灵魂和与之和谐相处的精神对话方式。弗里达生长在这片土地,自然而然地接受这种文化,并受其影响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梦幻和现实在她的认知里同时存在,没有距离,我们经常看到她的美术作品中有超乎寻常的表达形式,其实只是她的真实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弗里达本人来说,这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体现,是她对自己的一种客观反映,就连她自己都说:“她们认为我是个超现实主义者,但我不是,我从来不画梦境,我画的是自己的现实。”正如弗里达所言,她不属于超现实主义画家,那她这种魔幻奇妙的画风到底属于什么画派呢?说到这里,我们仍然要从弗里达生活的墨西哥本土文化说起。由于历史因素,墨西哥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动荡局面致使墨西哥本土居民的心理缺乏安全感、稳定性,为了维持心理平衡,他们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思维来理解生活、对待生活。于是各种荒诞离奇的事情都可以理所当然地存在于真实生活中,这种具有象征性、魔幻性、荒诞性等特质的艺术风格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也曾解读过魔幻现实主义,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是经过表现后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是始终活动着并隐藏在绘画活动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用‘魔幻对神秘现实加以揭示。”这就不难理解了,深受墨西哥本土文化熏陶的弗里达用她魔幻的表现手法去描绘她的客观生活,她用墨西哥本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生活,看似并非以正常秩序存在的事物,实际上是她对自我的真实记录,由此说明,弗里达的这种艺术风格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画派,而不是超现实主义画派。

三、女性主义画家?女性画家?

弗里达作为一名闻名于世的女性艺术家,其绚烂传奇的一生受到世人关注,尤其受到女性主义运动相关人士追捧。仅仅是因为弗里达是女性画家,还是因为她的作品透露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如何?女性艺术主要是说艺术家的性别和表现题材是女性,并且从女性视角去观察世界,带有明显的女性意味;女性主义艺术也强调女性的艺术家身份、思想意識和心理状态,但更侧重作品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其创作动机也多带有女权主义诉求。弗里达的作品多描绘自己支离破碎的一生,自画像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标签。就女性艺术和女性主义艺术来说,她的作品的题材、女性意象符合二者的特征,这也是二者的共性。就其个性而言,女性主义艺术更侧重于作品内涵对社会政治和民族意象的影响。从弗里达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弗里达作为女性艺术家也同样去关注社会和政治,但本质上受到丈夫里维拉的影响,出于对里维拉狂热的爱,并不是完全自主、发自内心地去关注民族和社会,是爱情的盲从促使这些活动和意象产生。我们从她的作品《两个弗里达》可以看出,左边身着维多利亚式衣裙的弗里达是她理想化的自己,右边身着墨西哥传统服饰的自己是丈夫里维拉期待中她的样子,而她为了里维拉手持剪刀破坏了西化的弗里达形象。即使满身鲜血也在所不惜,也表达了弗里达自己逐渐活成里维拉期待的右边墨西哥式女人的样子,这一切只为得到丈夫的爱与认可。从本质上来说,她只是展现了女性视角下的自己,并没有在作品中突出女权主义的政治符号。20世纪同样著名的德国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就是典型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作品有《织工》《农民战斗》《德国儿童在挨饿》《母与子》等,她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多地关注和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担忧、对战争的痛恨,倾注了更多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对和平的呼吁。她饱含深情的作品不光揭露了战争的疾苦,还鼓舞了为和平而奋斗的战士,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弗里达的作品相对而言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情感的抒发、母性的渴望、身体的病痛等,但终究在社会性和政治性方面无法与其他女性主义者相提并论,所以弗里达只是一位女性艺术家,不是女性主义艺术家。

四、结语

弗里达的一生是“肆意妄为,向死而生”的一生,她坚强、热烈、特立独行,她的一生是苦难的,又是绚烂的,正如丈夫里维拉对她的赞扬:“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蝶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如同苦难的人生。”她把摧残折磨她的伤痛变成了魔幻主义色彩,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绝伦、饱含深情、奇妙梦幻而不失真的佳作。弗里达是拉丁美洲唯一一个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女性艺术家,不管她是魔幻现实主义画家,还是女性画家,她的作品让世界人民更多地去认识、了解墨西哥文化,其研究价值巨大,推动了拉丁美洲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飒.弗里达艺术中的女性意象:女性主义艺术与女性艺术比较之分析[J].美术学报,2006(3).

[2]王方晗.被强加的“女性主义”:弗里达的自画像析论[J].齐鲁艺苑,2011(5).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卡罗自画像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诚实的卡罗
诚实的卡罗
欧洲的艺术风格派系与服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