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文章有一条线吗?

2020-01-25王长涛

孩子·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波折红笔玩具车

王长涛

文章写好一条线,文章写差一大片。

此话怎讲?

不管是哪种文体的文章,好的文章总会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如果没有,就会感觉层次不清晰,没有条理。

例如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就是围绕“买书”这条主线来写的,文中所有的情节都跟“买书”有关。如下图:

你看,文章有了这条主线,条理就非常清晰。通过这条主线,我们不难看出,在买书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些波折。例如,“我”看到妈妈工作的环境如此恶劣,开始犹豫了,“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里还写了看似无关紧要的妈妈同事的一席话。通过侧面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这些波折的点,恰恰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不仅要有,而且要写详细。

如果没有什么波折,主线就会是这样子的:

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如果这样平铺直叙,就不能表达出“慈母情深”这个主旨了。所以呢,文章的主线没有了波折,读起来就会索然无味。

再如《组装玩具车》这篇文章,对比一下下面两种写法:

很明显,左边的主线,组装玩具车太顺利了,我们读起来会感觉少了点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写到这个波折——“我终于装好了玩具车,可是发现车不能跑,着急地向爸爸求助。”把这个波折写具体,感觉文章就丰满多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文章整体构思的时候,不仅要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还要有波折,这样“一波三折”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有诗为证:

文章写好一条线,贯穿始终看得见。选好波折写具体,引人入胜读者赞。

【例文】

“自恋”的涛哥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 五年(5)班 黄欣琪

“涛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刚来给我们班上课的时候,我有点讨厌他。因为他写过一本书叫《小学生作文三十六计》,感觉他有点自我感觉良好。写书的人多了,有什么了不起!还有他那“地中海”似的发型,居然还自以为很帅!至于这么自恋吗!一下课,我班就会有一群同学围在他身边,“涛哥”长“涛哥”短的,真会拍马屁!我呢?连“王老师”都懒得叫他一声,更别说叫“涛哥”了。

可是,上了幾节课以后,我感觉他的确很会讲故事。他经常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丰富我们的视野;苦口婆心地讲述他的成长故事,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惟妙惟肖地讲幽默故事,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感觉他还是很亲切的,我便开始叫他“王老师”了。

可是,王老师一旦发起脾气了,还是挺恐怖的。那天的语文课,王老师检查作业。他瞪起眼睛,貌似有点生气了。“这几天,我发现作业总是交不齐。现在,把你们的作文本都放到桌面,我一个个检查,谁都别想糊弄过去!”

大家乖乖地把作业放到桌面,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王老师拿着红笔,走到同学们的课桌旁,弯下腰,一本一本地批阅。看到他走到我面前,我咽了一下口水,把作文本打开。王老师左手扶着桌子,右手拿着红笔,一边圈画一边说:“这里要加个标题,这样显得更规范。你看这里,如果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是不是更具体呢?比如说……”突然发现,是我看错他了。“涛哥”其实很细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自大,呵呵!

后来,下课围在“涛哥”身边的人群里,也出现了我的身影。

【点评】

文章线索清晰,围绕“我”对老师称呼的变化展开:他——王老师——涛哥。称呼的变化,代表着情感的变化:讨厌——不讨厌——喜欢。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开头写到大家围在涛哥身边,“我”对此不屑一顾,后来也参与其中。这“一波三折”的巧妙构思,加上具体生动的人物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波折红笔玩具车
高山雪峰历险记·(第4章)波折重重
老师手中的那支红笔
自己填血型
大大的玩具车
咔嚓,拍照喽
爱的波折
鹿哥的元旦礼物
玩具车变跑车
耐撕
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