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an:儿童一纸书的教学尝试

2020-01-25谢芳园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百变绘本

谢芳园

摘 要:传统的手工书注重装订技巧的变化,工序复杂且费时费力。笔者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拓展出 “百变一纸书”的课程。以折叠的方法打破书籍的固有形态,从“理念优势”“教学策略”“成效分析”三方面论证一纸书对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多元角度解析“1~a n”的奥秘。

关键词: 1  a n   一纸书   百变

手工书,即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书。传统手工书,注重固有装订技巧中变化丰富的装订样式,工序复杂且费时费力,主要适宜对象为成人,不太适合儿童操作。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笔者将Maker与Reader结合,在浙美版《自己做图画书》的基础上拓展出“1~a n”一纸书新课程。

一、1的优势,n 的创意

一纸书,即用一张纸做的书。它与一本叠起来的书相比,仅用1替代了多。并以折叠的方法省略复杂的装订工序,避免缝与切割方法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文的一纸书打破书籍的固定形态,利用“少、简、短、易”的优势突出“百变”,体现一纸的n种创意,是手工书的2.0升级版。

二、1为起点的an教学策略

“1”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的是一种最核心的方法,最基础的起点;an中a指折法、剪法、翻法以及内容的组织,每一种都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方法,从而延伸n次幂的创意。

(一)形式与结构

1. 折“基本型”,由点到面发散思维

纸的可变性大,教师需要从最简易的折页出发,逐渐递增折法,从而引出基本型a、b、c等,根据每一种调性,再开发变化型,形成一点多面的发散思维。

但怎样的折页才是最合适的原始起点?以倒推的方式,将课堂作品拆解分析,最终剥离出 “四格书” 的核心折法。以此为起点,结合折、剪、翻的变化,得到八格书、十二格书、十六格书、二十格书等基本型。选择八格书为入门折法,由易到难,呈现不同的创意小书。(如图1)

2. 剪“开口线”,自由规整折法升级

在基本型上剪一刀,打破小书原有的造型,创意便从开口处迸发了。从不同的折叠位置沿着折痕线剪一刀或自由创意剪刀的行走路线,就能使折法创意升级。图3是在基本型十六格书的两边折叠处各剪一格,或从边缘绕圈剪,小书的外形各不相同。若脱离折痕,在喜欢的位置剪几刀,小书又一次推陈出新了。(如图4)

3. 翻“蒙太奇”,混搭组合创意翻倍

改变图画书一般只有一种阅读顺序的书籍结构,将不同的翻阅方式比作镜头的组合,在与折剪的创意搭配中,剪辑完成最后的成果,就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使创意翻倍。为了避免学生无厘头的盲目探究,以“四格书”为基础,将基本翻法通过组合混搭,呈现多种混搭式翻法。若递增折页的次数和折法,或在喜欢的位置剪几刀,翻法也随之加倍。

利用翻折的变化,不但可以单页成画,也可以拉开形成一个大跨页;或者前后页组合,在翻转中与画面形成N种搭配,使一纸书的变化方法呈现“几何级增长”,营造趣味的阅读方式。如图5,绘本的封面在一个开口页,即开门式的翻法,从左开门、右开门或中间打开与内页组合成P1,再全部展开成P2,最后一面的超长画面表现人物的全身,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收尾。

(二)内容与类型

开始进行内容创作时,先想想希望创作怎样的小书?是精彩的故事?一本探讨主题的专书?还是生活随笔、随想集?从小书的功能开始发想,设定内容的特性。根据素材与外界的关系,分“独立式”故事和“跨界式”故事来构思内容。

1.“独立式”的故事

(1)涂鸦说故事

许多孩子作画时是没有计划的,他们往往定格于眼前的涂鸦,边说边画,走一步画一幅。因此,以图像为媒介让习惯于图像思维的学生尽情表达想象,再逐渐延伸情节,直到页面画完。或者将孩子脑中的零碎造型都画于纸上,提供更多的暗示,与它们对话,奇妙的故事就串联完成了。如图6,两本绘本分别结合了男孩女孩的喜好,没有事先计划,只是确定一个要画什么的大致想法,便开始随心所欲地奇思妙想。只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就是生动有趣的。

(2)联想串故事

一张碎纸片、一处喜欢的杂志图案,都可以成為故事的引发元素。构思好主题,将它任意摆放或旋转,联想“它可以变成什么”“它在干什么”,然后组合排版粘贴,用记号笔的添加方式绘制细节与场景,一本充满幻想力的小书就完成了。如图7《巧用碎纸片》系列,就是利用纸片的外形想象,将图形本身的联想与故事情节的发散一同发展,在百变图形中百变故事。

(3)组合创故事

当然,创意的造型有时还可以来自一次偶遇:动物+植物、植物+食物等,词卡按类别填写内容,如动物类:狮子、鸭子、蛇……,植物类:树木、花朵、草……,随意抽出两张词卡,组合出新造型,根据元素的原本特质,再激荡新造型的特征,创意无限可能的奇幻世界。如图8,学生随意抽签组合出“手帕海星”“熊猫毛巾”的新造型,由此引发想像,创造意想不到的故事。

2.“跨界式”故事

百变手工书的内容不单只是美术图像的创意表现,还可以是美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将美术图像与各学科领域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相互整合,建立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美术语言诠释阅读的感受、认识数字的奥秘、解析生命的繁衍、记录生活的点滴回忆。从服务型、启发型、成果型三方面分类叙述一纸书的“跨界式”内容。

(1)服务型——自主学习的调味剂

无论是阅读、写作教学、观察日记或是课堂学习单,一纸书都可以发展为“立体稿纸”的概念,让面对作业就眉头紧锁的孩子,因为手作绘本的多元形式,开始快乐写作的体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废寝忘食地乐在其中。

例一:从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文本中提取重要线索,将精彩的情节与插图转换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用手作绘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内容创作中思考图文铺陈与段落分割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阅读,在读书会中分享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例二:《洋葱头的生长记》就是将科学观察作业转为十二格书,像是生物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或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记录,结合小书篇幅逐渐变大的特色,记录洋葱从抽根到长叶的过程,让自然领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2)啟发型——课堂教学的推动力

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意创设问题情境,而创意手工书的外部形式就是情境的开始。手绘知识点于启发记忆,又或根据问题,在玩纸的情境中,创意“启发型”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是课堂的加持助力。

例一:针对英语单词难记忆的问题,将英语课堂教学与一纸书结合,写一本甜筒书《colorful》,每页一个颜色单词,并想象这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冰淇淋,用相对应的颜色和图画描绘,为每片甜筒设计不同口味和故事,启发英语单词的学习。

例二:结合学校的童诗教学,将写好的小诗,以一种富有立体感或操作乐趣的形式展示。如《春天的故事》就是采“鸟—想—来—草”头尾相接的回文写法,边翻边写,让写诗像绕圈圈一样的好玩。

(3)成果型——展示评价的档案袋

利用页面收折和摊开之间呈现的神秘感,可以把想说的秘密、杂志的剪贴、旅行的足迹、主题的学习等数据收集整理。加入自己的介绍与感受,当做档案数据夹,记录成长,研究所学,展示交流分享评价。

例一:将参观旅行的材料收集创作成一本手作绘本,让零散的学习资料经由编排,变成一本完整的札记,同时也能统整参访或旅游时的见闻,加深学习的印象。如口袋书《上海行》,利用书页插口收纳整理,并结合图文介绍了走访上海的特色景点与自己的心情。

例二:收集报纸杂志的短文或小诗,剪贴在一纸书里,为文章画插画,或注解疑难词语或成语说明,篇幅太大的剪报可采用折叠收纳的方法,若是收集自己刊载在报纸杂志的作品就更棒了!如《我的百宝袋》收集喜欢的文章或诗句,每个主题做一本,学生可随时添加修订,并将成果展示他人。

三、“1~an”一纸书的成效分析

(一)文学兴趣与读写能力

“1~an”一纸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表层的阅读到更深度的思维构建,更纯属的写作技法,以及更完整的组织布局,因而滋长了写作功力;同时,还能赏析书籍产出的过程,从语境、情境到意境深化阅读能力,提升读写素养。

(二)思维创造与美学能力

用有限的材料做书,看似简单,却创意无限,培养学生在练习平面结构中组装拆解成各种变化,刺激创意与“空间智能”发展。在多变的形式与结构中,思考图画媒材与表现手法,组织图文的搭配与内容的发展,启发多元思维,涵养了美学能力。

(三)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

动手做书,是一种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能刺激大脑不断“活化”“成长”,不论是认知发展、空间智能、语言逻辑、手眼协调、感觉统合……,是多元功能的“全脑化”活动,何况是一本会百变的一纸书。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解决问题、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中,提升多元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的美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 林美琴.绘本的手作游戏.台北市:天衡文化,2016.

[4] 王淑芬.一张纸做一本书.天下杂志,2014.10.

[5] 吕敬人. 书艺问道.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百变绘本
老鼠百变
绘本
绘本
我的百变书包
我的百变浴缸
绘本
绘本
绘本
百变挑剔霸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