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容“凝”一点

2020-01-22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弯路韩信项羽

内容切题、点题明确的作文,思路清晰、切中肯綮,不会偏题、跑题。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如果切题是“1”,考生的写作才华就是“0”,这些“0”只有跟在切题这个“1”后面才有意义,否则就会“‘一失万无”。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完全跑题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跑偏”或“旁逸斜出”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扣题,追求的是主旨紧扣题意确立,素材紧扣题意遴选,情节紧扣题意展开,人物紧扣题意刻画,环境紧扣题意营造,细节紧扣题意捕捉。

技法点拨

一、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写出主旨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所谓“意”,就是作文的主旨。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或题目,立意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考生面对作文题目或材料时,往往会联想到许多相关材料。如果大脑中一团乱麻,没有头绪,就急于动笔写作,作文的质量是不会高的。考生要先在草稿纸上写出所能想到的几种立意,然后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深刻新颖的一项,对其进行推敲、锤炼,最后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表達出来。

二、确定合适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

1.考生如果确定写作议论文,接下来要做的是:(1)考虑作文分几个层次、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好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考生可以着重在“为什么”“怎么样”中的某一个层次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2)考虑各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是否恰当,如有不当,进行调整。(3)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选用合适的材料。论据越典型,作文越有说服力和现实性。考生还要注意各种论据的搭配,或同向强化,或正反对比。根据论证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2.考生如果确定写作记叙文,接下来要做的是:(1)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明确写作体裁,是一般记叙文,还是小小说、寓言故事或故事新编。(2)选取写作对象,考虑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还是他人的故事;写真实的事情,还是虚构的故事;是写一个人,还是几个人。(3)设置故事情节。如果叙写一个人的故事,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行文;也可以采用倒叙,即先写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吸引人的精彩片段,然后再按事情本身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增强情节的生动性,使作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4)选择叙事角度,是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可体现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给人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直接呼告,便于抒写强烈的情感;用第三人称,能自由灵活地叙写故事,不受时空限制。

三、形成写作提纲,一路点题一路“歌”

上述内容,考生都要在草稿纸上进行记录,最后形成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力求简明扼要,考生在对其进行审视、修改后,就可以按照提纲作文了。形成提纲虽然耗时,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如老舍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养成先写提纲的好习惯。俗话说:写考场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考生想展示那舒展自如的“舞姿”,切不可忘了要“戴着镣铐”去“跳”,在题旨之中行文。考生还要在作文中不断提到文题,点明行文和文题之间的关系,引领读者随自己的思路去思考。

文题呈现

这幅漫画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想象?请写一篇有故事情节及详细描写的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读懂漫画是审题的关键。漫画中从下往上画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形如弹簧,一个人正张开双臂,站在弹簧的顶端。漫画上还有一句话:“没有走过弯路的人生,缺乏弹性。”

漫画揭示了人生弯路与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考生审题、立意须扣住“弯路”与“弹性”之间的关系来考量。“弯路”就是弯曲的路,多比喻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弯路”与“直道”“捷径”相对而言。“弹性”,本指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形变,在外力消失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比喻对事物的灵活处理。走过弯路的人,即经历过了挫折、逆境,人生将会更有弹性,能够灵活变通,能屈能伸,能以韧性承受压力,能以反弹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考生宜从增加人生弹性的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反弹琵琶”,从有人走过弯路,变得圆滑世故的角度切入,对其进行批判。甚至可以这样立意: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笔直,难免会走弯路,这固然也有其意义,但尽量少走弯路,从而更快地抵达目标。

题目要求写记叙文,考生要精心构思,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表现深刻的含意。考生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他人的故事;可以写被动地走弯路而使人生更有弹性的故事,也可以写主动地走弯路而使人生达到更高境界的故事。考生要灵活采用鲜明对比、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表现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佳作示范

韩信与项羽

◎柏艾辰

“你虽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跋扈的年轻人傲慢地昂着头斜睨着眼前的少年,见他低头默不作声,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少年韩信的手指因紧握而泛白,但他仔细地打量了面前的年轻人一番,就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那年轻人的胯下爬了过去。

“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四面的楚歌声将韩信拉回现实,苦涩的经历在成功关头像天意的眷顾,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莫测的微笑。此战击败项羽,他便可完成夙愿,扬名天下。诚然,他的人生从来不是坦途。年少失去父母,饥寒交迫的他只能寄人篱下,种种曲折的经历打磨了他的锐气,加强了他的韧性。可如果不是这些经历,在面对胯下奇辱时,他怎能隐忍活下去呢?又怎能在今日睥睨西楚霸王呢?

“大王,汉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好!进攻!”跨上战马,他乘势追击。风从耳边吹过,哀兵的呻吟声听来仿佛胜利的号角。楚军大败,十万军队全被歼灭!项羽逃至乌江。“上这条船吧,回到江东,您还能东山再起!”可是,力能扛鼎的项羽,出身名门、一路高歌建立霸业的项羽,怎能忍受这般屈辱。没有走过弯路的人生是没有弹性的。宝剑出鞘,寒光乍起,一代豪杰,自刎于乌江。

终于,一个穷困潦倒的布衣和一个出身优越的贵族站到了同一高度,一个孤儿击溃了被叔父宠爱有加的一代英豪!

又回到了熟悉的楚国,下乡南昌亭仍在,受胯下之辱的街道未变,相逢的人已不再是跋扈的年轻人和默不作声的少年了。“你知道我当年为什么没有杀了你吗?”曾经跋扈的年轻人畏畏缩缩地低着头,曾经低头沉默的少年骄傲地扬起了头,“因为我知道,即使杀了你也不能扬名天下,所以我忍了下来,只有成功才能洗清我所受的耻辱。”

如果没有这些曲折和弯路,韩信的人生就不会有韬光养晦之屈和功成名就之伸的弹性与韧性。

点评

本文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采用故事新编的手法,将历史人物韩信与项羽的故事演绎成文,借旧瓶装新酒,表现新的主旨,既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启发读者从新的角度思考,给人以新奇之感。二是从正反两方面着力凸显主旨,从正面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成就大业,从反面写项羽不能包羞忍耻而自刎于乌江边,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融合成有机的整体。作文正反结合,主旨鲜明突出,内容凝于一点,紧扣题目。

猜你喜欢

弯路韩信项羽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画与理
走点“弯路”并非坏事
弯路
韩信“背水阵”再探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