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懈增强“四力”成就更大贡献

2020-01-21张研农

传媒 2020年24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眼力

张研农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都是2019年涌现出来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特别是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满怀激情,扎实苦干,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记录抗疫进程,讴歌抗疫英雄,展现抗疫精神,凝聚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

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新闻工作者如何答好新时代的考卷?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明确方向。他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增强“四力”是新时代新闻工作永恒的学习和实践课题。从这届获奖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心得看,从这次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事迹和业绩看,从好记者讲好故事最佳选手们的经历和体会看,我们可以对增强“四力”有更深切的感受。

增强脚力,让报道接地气、有温度。“根植春泥气自华”。好记者都有“铁脚板”,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这次获奖作品中,文字通讯《屹立在喀喇昆仑之巅》《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奋进大湾区 乘风破浪时》等,大处落笔,视野开阔;细节着墨,文情并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吴姗、新华社熊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董倩、湖北日报柯皓等好记者讲好故事最佳选手同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一起,冲锋在前,勇敢逆行,用手中的笔、话筒、镜头,记录抗疫现场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打动人心,坚定信心。记者的“脚力”,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这些好作品里。这启示我们,只有把足迹写在大地上、把脚印刻在泥土中,才能让作品植根时代、让报道深入人心。

增强眼力,让报道有视野、有大局。俗话说,心明才能眼亮。其实,眼亮也才能心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好眼力是观察力、发现力,更是辨别力、判断力。2019年,各新闻单位都参与了“新春走基层”“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爱国情 奋斗者”“再走长征路”等采访活动,从街头巷尾到田野阡陌,从繁华江南到黄土高坡,穿越历史沟壑,眼光更加深远;反复比较鉴别,眼力自然张扬。通讯《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广播专题《黄河滩区脱贫大迁建》、电视专题《我是188万分之一》《“并村”之后》角度新颖、表达得当,文字里、镜头中有山河壮丽、气势如虹,也有千差万别、艰辛奋斗,展示了新闻工作者的独到眼光。

增强脑力,让报道有深度、有内涵。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报社将其制成匾额,挂在编辑部窑洞最显眼的位置。可以说,思想是新闻工作的至高境界,思考则是新闻工作者的制胜法宝。经济日报齐东向、中国新闻社王丹鹰、中国日报陈卫华、福建日报兰锋等荣获长江韬奋奖的各位同志崇尚调查研究,善于从现象中抓本质,从偶然中见必然,在深刻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智慧,讲好真实立体、全面丰富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增强笔力,让报道叫得响、传得开。做新闻工作,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笔”。文风到位,笔下千钧,笔力可以说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新时代是一个办大事、成大事的大时代,更能展现出大胸襟、大气魄的精神气质,这给了新闻工作者纵情挥洒的大空间、展现能力的大舞台。网络消息《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新华全媒头条《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用融合精品记录伟大时代,讲述精彩故事,传播时代强音,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们昂扬向上。文字通讯《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电视专题《风雨兼程新长征 初心无悔永芳华》等用生花妙笔描摹先进典型日常生活,记真切事实,录心灵律动,用高尚的精神激勵人们奋发图强。

新时代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慧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不断增强走基层的脚力、做判断的眼力、想问题的脑力、进心坎的笔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改革、矢志创新,奋力书写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篇章,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上的致辞,发表时有删减)

作者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眼力
中国现代绘画的“骨意”表达
大型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试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传思想干部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眼力大搜索
试论精品稿件的“真善美”
考眼力
考眼力
谈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