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AOFAS和VAS评分的影响

2020-01-21胡泊马信龙董恒纲张志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融合术关节镜踝关节

胡泊 马信龙 董恒纲 张志宏

1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300070)

2 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 (天津 300211)

3 天津市第一医院骨科 (天津 300232)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和AOFAS和VAS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晚期踝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关节融合术,观察组进行关节镜下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手术中的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同时进行12个月的随访,采用AOFAS评估总体疗效,采用VAS评估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手术期间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的患者具有各项方面的优势。

踝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如果因此相关治疗不当,可能造成相关的关节并发症,同时对关节相关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造成疼痛的病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相对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影响[1]。由传统的踝关节治疗方式来看,可能会出现治疗整体效果不佳,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医学也可通过相关置换手术,但是均有前者要素,不适合广泛使用。由此踝关节融合术作为优秀的关节治疗手术被发现,通过对传统踝关节的改进,通过关节镜内下进行踝关节融合术可以极大程度改进由传统踝关节带来的一些列不利因素,同时减少传统踝关节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对比传统踝关节的治疗手段上[2],它的AOFAS和VAS相关评分更高,更符合医疗实用性和患者的接受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晚期踝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3~64岁,平均(46.46±4.8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1~70岁,平均(52.16±3.84)岁,两组性别、年龄相关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传统开放式关节融合术,通过进行踝关节外切口进行手术,根据相关踝关节手术过程清除踝关节外模组织,同时截断腓骨头,再次清除已截断踝关节相关组织,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畸形患者加以修正,对不平整的关节进行微骨折处理,手术进行中需要足部保持0°背曲、0°~5°外翻和5°~10°外旋,随后对踝关节进行轻微分离,确认对合线植入导针。随后植入压螺钉,对胫距进行加压固定,外侧植入加压钢板进行关节固定,通过C臂机进行相关检查,术后通过石膏固定。

1.2.2 观察组

与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内固定融合术,通过30°左右的广角关节镜系统进行踝关节外侧总切口入路,通过置入关节镜确诊关节腔的病症,通过相关骨组织的排除,同时需要对骨质进行2.0mm的磨除,改变踝关节体位为极度跖屈,随后对畸形踝关节进行相关修正处理,同时改变患肢体位:0°背曲、0°~5°外翻和5°~10°外旋,对关节外踝穴进行填补,同时用2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通过良好的对合线进行关节腔的无头螺纹加压螺钉固定,同时确认关节面的对合线,术后进行石膏包扎,待骨痂形成后去掉石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AOFAS和VAS评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重。AOFAS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75~89分;合格:50~74分;差:5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整体时间为(143.62±10.46)min,出血量为(89.43±2.42)mL;观察组患者整体手术时间为(128.51±9.64)min,出血量为(64.54±3.53)mL,手术时间相关t值为6.009,P为0.000;出血量t值为32.898,P为0.000。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住院情况

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6±2.54)d,关节融合时间为(15.65±3.04)周;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64±2.81)d,关节融合时间为(10.48±2.85)周,术后住院时间相关t值为3.763,P为0.000;关节融合时间相关t值为7.018,P为0.000。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前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

VAS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前评分为(8.04±1.94),术后评分为(3.53±0.51);观察组患者术前评分为(7.81±1.03),术后评分为(2.09±0.83),VAS术前评分相关t值为0.592,P为0.556;VAS术后评分相关t值为8.3619,P为0.000。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OFAS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前评分为(61.48±4.83),术后评分为(76.54±4.46);观察组患者术前评分为(61.81±4.61),术后评分为(93.56±3.69),AOFAS术前评分相关t值为0.280,P为0.781,AOFAS术后评分相关t值为16.633,P为0.000。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并发症情况比较

在对照组并发症中,创口感染为6例(18.75%),畸形愈合为2例(6.25%),神经损伤为4例(12.50%),总计12例(37.50%);观察组中创口感染为3例(9.38%),畸形愈合为0例(0),神经损伤为1例(3.13%),总计4例(12.50%),总体相关χ2为16.667,P为0.000。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常见的关节炎病症,对晚期踝关节炎病症的处理需要进行重视,由于传统踝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不恰当(出血多、并发症多)可能引发晚期踝关节炎,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3]。传统踝关节融合术可以达到一定的踝关节治疗效果,但是因为其手术后的恢复和相对并发症较多,并不利于广泛的运用。因此在此传统基础上,对传统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改进[4],通过关节镜下的关节融合术可以更好的减少患者的损伤,提高恢复效率,在手术过程中大大减少其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相关AOFAS和VAS评分也均低于传统踝关节融合术。同时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关节镜固定融合术可以有效减少相对的并发症出现[5]。

综上所述,踝关节镜下进行关节融合术更有利于晚期踝关节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融合术关节镜踝关节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