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帮助中职学生读懂《论语》

2020-01-20蒲卫东

职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职学生论语

蒲卫东

摘 要:中职学生应当率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论语》文本出发,简要阐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以帮助中职学生读懂《论语》。

关键词:中职学生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中职学生应当率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下面从《论语》文本出发,简要阐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以帮助中职学生读懂《论语》。

一、“仁”的核心意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二十二则)这是孔子给“仁”下的定义。

“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关心、喜欢、帮助别人,心里除了有自己之外,还有别人,推己及人。首先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之爱,进而扩大到身边周围人互亲互爱,再到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还有对自然界的爱护与敬畏。

孔子讲“爱人”,不是不分是非、对所有人都爱。“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三章)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不过时的论断。“乡愿”是指那种没有原则,处处讨好,不得罪乡里的“好好先生”,这种人看上去似乎与人为善,其实是在维护个人利益,是伪善。这种人没有道义,没有原则,是对坏人或坏的行为的纵容、袒护,是对好人或好的行为的打击、伤害。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处讨好的“好好先生”是危害、败坏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既讲“爱”也讲“恨”,对好人、好的行为有“爱”,对坏人、坏的行为有“恨”。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科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人们远离恶、走向善。“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三章)孔子说:“只有真正有仁德的人才能喜爱某些人,厌恶某些人。”这是孔子的又一个著名观点。

如何对待好人和坏人呢?孔子也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判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三十四章)“或”是有人的意思。“何以”就是“以何”,拿什么的意思。“直”是公正、正直。“以直报怨”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比起“以德报怨”和“以怨报怨”要进步得多。

二、怎样实现“仁”

(一)忠恕之道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十九章)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的时候要严肃认真,与人交往要真心诚意,即使到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几条也是不会被废弃的。”

孔子给了樊迟三条成“仁”的方法:恭、敬、忠。如果要是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忠”。一个人如果能够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社会,那么必然会有对周围人、事、物的恭和敬。

下面,我们来看孔子告诉仲弓怎样成“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二章)

这一章翻译过来如下。

仲弓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在外对待人就像是接待贵宾一样,诚恳、认真,使唤老百姓做事,就像承办祭祀活动一样,严肃、恭敬。自己不愿意做或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任何事或人有抱怨、怨恨,不在工作岗位上也不对任何事或人有抱怨、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敏捷,请让我按照您说的话来做。”

中职学生也应按照孔子的教诲去做。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或者实习、实训,都会接触很多人,对待所有的人,都应该谦虚、礼让、尊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取得进步。“敬”,是为人处世的第一个原则。接下来孔子告诉我们第二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恕”。宽恕任何人,用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原谅别人的过失或错误。

关于“仁”,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曾子的,有很准确的概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二)慎言慎行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三章)

翻译成现代汉语如下。

司马牛向老师询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很谨慎。”司马牛说:“说话很谨慎,就是仁德之人了吗?”孔子说:“做起事来是很艰难的,难道说话可以不谨慎吗?”

孔子主要是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问题,警告司马牛说话须谨慎,让他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在仁德的修养方面无法取得进步。当我们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是否符合道德礼仪规范,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会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误导,说了能不能做到,表情达意是否准确等等,把这些想清楚了再说,这样做才是有仁德的表现。

孔子对司马牛说的话,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也是非常好的教诲。新时代的青年人追求个性的发展,注重口才训练提升,这些都是对的,值得提倡。然而,一定要反对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特别要反对巧言令色。学习成绩的提高、道德品质的提升、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有哪一样是轻易就能够得到的?

所以,践行“仁”,必须慎言慎行。

(三)践行“仁”的五条途径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六章)

翻译成现代汉语如下。

子张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恩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支持,诚信就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建立功业,给予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恭敬,对方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双方都赢得了尊重,实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不会招致侮辱。

这个世界很大,是多元的,必须用宽广的心胸来对待人和事,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建议,对别人的缺点错误不要揪着不放,自然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我们在实习、实训岗位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迟到早退,单位领导和同事怎么可能会信任你呢?

“敏”就是勤劳,敏捷,既要刻苦努力,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效率,善于应变,这样容易建功立业。

“惠”就是能给人带来好处,为社会做贡献。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能给他人带来恩惠,别人自然愿意与你合作,也愿意听你指挥。

儒家核心思想“仁”,就是“爱人”,能爱人,也能恶人,反对“好好先生”,主张“以直报怨”。

中职生要牢牢记取并付诸行动:待人接物要恭敬、宽恕、诚实、守信、谨慎、勤敏、奉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中职学生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儒家思想与书法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半部《论语》治天下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