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2020-01-20石青坡

职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高技工院校职业素养

石青坡

摘 要:办学模式是技工院校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提出的“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高”的“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了其实施成效。

关键词:技工院校    培养模式    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

近年来,技工院校在办学机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存在着片面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

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适时提出培养“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高”的“双高”型匠才的办学目标,并进行了大胆尝试,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大力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着力构建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一、实施“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技工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存在不安心、不踏实、不尽责等问题,与用人单位的期望相距甚远。相比专业技能,用人单位某种程度上更关注员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职业素养。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学习习惯不好,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自身养成不够,特别是在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大量“补课”,因此,必须构建与之相应的育人环境。

(二)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难点较多,需要探索更适合的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教学难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学生不知道学,二是“学生少、班级小、专业层次多”,影响了常规教学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大,必须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基本素养急需提高

学生管理难是技工院校的一个共性问题。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是被基础教育淘汰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年龄偏小,习惯不好,不爱学习,又处于青春叛逆期,在家家长管不了,在校学校管不住。要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才,已不单单是查查纪律、看看卫生、开开班会就能解决问题的事了,而是要对他们进行人格重塑、行为再造,下大气力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提升其职业精神、职业意识,端正其职业态度。

(四)郑州市技工院校教育特色还不明显,需要打造郑州市技工教育名片

目前郑州市技工院校的特色建设基本上处于自发的、零碎的、应景式的状况,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也没有有效体现郑州市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实施“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可以尝试构建营造一种全面、系统、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郑州市技工院校特色建设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有利于形成郑州市技工教育的亮点和名片。

二、“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根据规划,学校“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通过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培育,着力培养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高、具备工匠精神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学校“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培养政府满意、家长满意、企业认可、学生认可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二)基本内容

“双高”型匠才培养有两个方面,即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高。简单来说,“专业技能高”是指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教会学生做事。“职业素养高”是指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教会学生做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这两个方面在学生培养中占有同等地位,同等重要。

(三)师资配备

全校教师按专业分成教学生做人的职业素养老师和教学生做事的专业技能老师,即一部分教师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一部分教师侧重于职业素养培育。

三、基本做法

(一)专业技能培养

1.围绕岗位需求,确立明确的目标

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学校围绕企业岗位需求,确立了“就业、竞赛、项目、产品”八字目标。具体而言,“就业”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保证学生专业技能适应就业要求;“竞赛”指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促进学生技能培养,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中训练技能;“项目”指摆脱单纯的虚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做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培养技能;“产品”指学生做项目时,要产出实际的产品并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搭建技能培养平台,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大力实施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开设了专业精品班(竞赛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针对性锤炼学生专业技能,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1)打破学科体系,实施一体化模块教学。学校结合技能培训特点,打破学科体系,采用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各专业紧紧围绕学科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重新整合,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机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互穿插、相互渗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办好精品班和竞赛班,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同一种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造成差生跟不上、拔尖生吃不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技能培养的实效性,从2017年开始,学校以“精品班”建设为抓手实施“商贸小工匠”计划,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准。学校先后在各专业设置了网络布线、营销策划、网店经营、3D建模等精品班,制订单独的教学计划,选拔技能水平高、可塑性强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保证每个专业推出3?5名高水平技能的优秀学生,进而以这些学生为骨干推动相关专业建设,通过以少带多、以优带差,稳步提高学生整体技能水平。2018年以来,学校以世界技能大赛省集训基地建设和学校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入围选手训练为契機,在精品班建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校级竞赛班,作为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集训队,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3)坚持校企合作,“两进两出”育人才。为了解决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由“背靠背”向“面对面”的转变,学校采取“两进两出”的方法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程。“两进”是引企业进校、引项目进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两出”是送学生出校门见习跟岗、送老师出校门顶岗做项目,走产教融合之路。

3.细化考核标准,做好技能培养效果评估

在技能教学的考核方面,学校提出了“熟、快、准、精、巧”五字标准,围绕做项目、搞竞赛、有成果、高就业等四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五字标准中的“熟”是指技能操作要熟练,“快”是指实操速度快,“准”是指实操动作和表述准确,“精”是指技能精、产品精,“巧”是指构思巧妙。而效果评估的四个方面更是围绕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所有的专业技能培养过程都要有具体项目牵引;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争取拿到名次,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所有的技能培训项目都要有成果,学生毕业后有高的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就业单位。不管是考核的“五字标准”还是效果评估的四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其结果以数字说话。

(二)职业素养培育

1.明确职业素养的内涵与目标

职业素养是指学生作为职业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应当具备的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等。

在职业素养的培育上,学校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忠诚、规矩、责任、担当”八字目标。具体而言,“忠诚”指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忠于家庭、忠于职守的品质,以忠诚立身。“规矩”指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教育学生知规矩、守规矩,自觉接受规矩和纪律的约束和监督。“责任”指要培养学生的尽职履责的意识,守岗尽责,做好自己该的事,遇事不推诿扯皮、不敷衍了事。“担当”是指要培养学生事不避难、贵在行动的品质,教育学生积极有为,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

2.細化职业素养培育内容和途径

学校把职业素养培育内容和途径细化为日常养成、形象举止、沟通交流、文化修养、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六个模块,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开展每天晨读、国旗下宣誓以及其他各类文体活动,培养学生效率、服从、标准、毅力的良好作风。

3.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切实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学校认真打造实施职业素养的三支队伍,分别是教官队伍、班主任队伍、公共课教师队伍。除班主任队伍、公共课教师外,学校还从每年的退役士兵中选拔具有带班经验的党员士兵或大学生士兵组成教官队伍,协助学生管理部门做好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工作。这三支队伍与校学生处、团委共同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网络,在新生入学教育、悦动两操(早操、课间操)、特色晨读、通用职业能力课堂、文体社团和合作企业等六大阵地上,共同做好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

4.打造各类社团,以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培育

学校依托校团委组建社团联合会,结合学生实际,成立茶艺、舞蹈、合唱、朗诵、书法等20多个社团组织,在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日定期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认知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全方位认识。

5.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实践,让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和技能要求,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通过职业实践,不断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到学生的就业观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的对接、学生的择业观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的对接、学生的学业观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的对接。

6.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可控性

在整个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效果评价方面,学校提出“具备四种作风、两个观念”的效果评估标准,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养成评分制度,确保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可操作性。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四种作风分别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整齐划一、连续作战,两种观念分别是是非观念、时间观念。

四、“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与思考

(一)实施成效

“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实施两年多来,学校师生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方面效果明显。在河南省践行工匠精神演讲比赛上,学生侯明阳获得省级一等奖并且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雏鹰”奖学金。学生都养成吃饭排队、讲究卫生、在家帮助做家务的良好习惯。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生的进步更大。2018年以来,学校师生参加了50多项市级以上各种竞赛,教师获奖60人次以上,学生获奖150人次以上;学生张静静、王玉乐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和货运代理项目国家集训队;在正在进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中,目前已有商品展示、货运代理、油漆与装饰及美容4个项目的4名学生获得河南省第一名,晋级全国选拔赛。

(二)不足与改进方向

学校在实施“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

第一,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主要是通过学校主动实施的方式进行,学生内省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高”型匠才培养的实效。

第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以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驱动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必须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的积极性。

第三,“双高”型匠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个性激发与评价仍需进行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双高技工院校职业素养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