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疗效

2020-01-20马文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马文娟

脑梗死是由于脑内血管发生阻塞致使血流量减少,引起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发生坏死的一组脑血管疾病[1]。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最粗分支,当其发生狭窄、梗死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偏盲等症状[2],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大脑中动脉脑狭窄脑梗死主要依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3],以减少脑梗死的复发与进展,从而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单独用药后的复发率较高。本院选取5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且经脑部CT明确梗死部位为大脑中动脉,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缺失、意识障碍等症状,同时排除严重器官功能不全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58.42±2.14)岁;研究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3~81岁,平均(59.23±2.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对。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保护、降脂、调节血压、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 mg×3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口服100 mg/次1天,连续用药3个月。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7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治疗,口服75 mg/次1天,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5]对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降低91%及以上,为治愈;治疗后NIHSS降低46%~90%,为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降低18%~45%,为进步;治疗后NIHSS降低不足18%,或有所增加,为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本组患者数×100%。

(2)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NIHSS评分

对照组治疗后治愈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2.4%;研究组治疗后治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6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为:对照组(12.14±2.03)分,观察组(12.08±2.33)分,两组差异不显著(t=0.105,P=0.917)。治疗后,对照组(8.24±1.02)分,观察组(6.15±1.08)分,两组差异显著(t=7.576,P=0.000)。

2.2 比较两组1年内的复发率

对照组29例患者中治疗后1年内复发6例,复发率为20.7%,研究组29例患者治疗后1年内未出现复发,复发率为0.0%,研究组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0)。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包括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血栓性脑梗死等,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大脑中动脉作为脑部重要动脉血管,该部位发生梗死可严重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精神意识[6],治疗较为困难,且预后不佳,因此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提升预后是当前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目前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主要通过平衡血压、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降脂等常规措施控制疾病发展[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指出对于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应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来阻止血小板聚集[8],从而发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用于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中,可显著改善脑部梗死状态,促进缺血部位脑组织血流恢复,减少梗死复发风险,此外阿司匹林还能够通过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发挥抗炎、镇痛的效果[9],但是阿司匹林疗效缓慢,长期服用易引起胃黏膜损伤、肝肾损害等[10],因此我院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药物中加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也是一类血小板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窦晓娜等[11]对7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陈明等[12]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独阿司匹林治疗,而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说明与单独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13]。

综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但是两者都属于血小板抑制剂,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出血倾向,因此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