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初论

2020-01-19孙新宇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文化

孙新宇

(盐城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使我国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原生态最早被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将原生态引入到音乐领域中,能充分体现出生存环境对于音乐的重要性。原生态音乐文化是在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载体,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都非常突出。因此,针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原生态音乐的实质内涵

原生态音乐最早始见文学评论2001年第二期,研究俄罗斯文评的《直面原生态检视大流脉》一文中。但是,并没有对原生态音乐做出明确的定义,所以,在研究原生态音乐时只能按照一般的理解来进行定义。而且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原生态音乐也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原生态音乐,包含了音乐的主要内容、主要表达方式及传播所产生的影响等。原生态音乐的实质内涵可以从以下两面分析。

1.内容方面的原生态音乐

内容方面的原生态音乐具体而言是指原生态音乐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情感要素等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随着环境与场合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原生态音乐,其内容的与类型的变化主要是根据历史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水平及人的思想观念与风俗等。原生态音乐大部分都是不同少数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音乐爱好者根据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乐器及当地的民族歌曲进行创作与改变,这些原生态音乐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代表作,也是其一种重要情感表达方式。原生态音乐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具有丰富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这其中包含了:最原始的民族音乐、没有经过任何改编的原生态音乐、经过简单修饰与改编的原生态音乐、在不同民族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原生态歌词、曲目及不同的乐器、乐谱等。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原生态音乐内容都不会被轻易改动,都会以其最为原始的状态传承与发扬下去,并被社会所传颂。可见,原生态音乐在历史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外,原生态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自身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的作用。如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的呼麦、长调就深刻地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态文明、民俗民风及蒙古文化内容,所以,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收纳,在我国,这样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列举的案例还有很多。

2.表现形式上的原生态音乐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使人的身心保持轻松愉悦,还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原声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其丰富的内涵与感情表达出来。原生态音乐的构成主要包含了:音乐的内涵结构、音乐的表演、音乐的种类及音乐的演出等原始生态要素。在我国拥有较多的少数民族,民族音乐结构类别较为丰富,就表演形式而言,不同的民族都具有不同的表演形式,无法运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判,因为不同的民族在对文化与情感表达时,有的慷慨激扬,有的低调含蓄,有的气势恢宏,有的精致细腻。原生态音乐不需要经过系统性的教学与培训,只需要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及在生产劳动中的表现方式方法表演出来,并实现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二、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困境

1.乡土性的传播与传承困境

乡土性一词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其为一种通俗的审美情趣,也被人们叫做乡土情趣。原生态音乐和城市音乐不同,是在原生态居民的特殊居住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其传承与传播也是借助各种民俗活动实现的,其内在音乐与民俗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人际传播是依托于乡土性的传播实现的,往往是借助乡土性的社会群体代代相传而实现传播。原生态音乐具有深厚的草根情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高度浓缩。因此,在传承原生态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应从民间的角度入手。原生态音乐文化中融合大量的居民生活、劳作、宗教信仰等内容。在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乡土性难以传承,这主要是因为乡土性民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在以往乡土性的传承是居民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大量的交往行为而形成的,原生态音乐与民俗融合形成更为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受到普世价值的影响,民俗被简化,现代人的民俗观念被淡化,原生态音乐文化的民俗功能持续下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民俗文化,原生态音乐这一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简化。如傣族泼水节上歌舞一体的形式不再,音乐被现场的音响伴奏所取代。

2.现代性的传播与传承困境

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原生态音乐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现代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媒体实现,如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等。在这些现代性的媒介作用下,原生态音乐文化能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在原生态传播的过程中,具体形态有次生态、再生态与衍生态这几种。那些融合大量原生态音乐元素的表演从属于次生态推介,这种推介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将现代化的理念与传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充分融合起来。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依托于固定的舞台与形式而展现的再生态音乐,借助现代媒介传播的同时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还需对原生态进行适当改变,并充分吸收原生态元素推介为衍生态推介。

在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主体有可能被孤立于现代媒体之外,从而使整个传播过程变成缺位传播行为。从现阶段人们的审美状况来看,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播出现严重的变异特点。依托于现代媒介而形成的跨文化传播,难以保持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原有风貌。随着现代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现代媒体的推介,包括次生态、再生态与衍生态推介,基于此,各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大量开展,传播效果更佳。在大众审美的影响下,原生态音乐文化主体的审美也出现了变化,更具现代性,很多原生态音乐发源地的居民都非常认同现代媒体对于原生态音乐的改编与再创作。

3.抢救性的传播与传承困境

原生态音乐的传承有两种路径,一种为传统的习得方式,另一种是在当前的教育制度融合有关传承内容。抢救性教育传播是针对多元文化冲击条件下的一种政府主导的保护策略。其原有的传播方式为代际传播,在政府的作用下,其与现代教育充分融合起来,借助教育体系而进行更好的传播。在很多原生态音乐发源地,政府部门兴建了音乐传习馆,促进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部分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人被教育部门特批,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原生态音乐区为少数民族区,部分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借助音乐而代代相传历史,音乐成为他们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使得原生态音乐弥足珍贵,文化价值极高。在借助音乐而传承历史的过程中,文化主体的认知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针对性的教育,能使文化主体的认知结构更为完善,使得其对原生态音乐文化有更正确与深刻的认识,为原生态音乐的进一步传承与传播提供保障。基于主体目标诉求而进行的教育传播,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互动。现代教育在进行原生态文化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其保护与传承某一种原生态音乐文化,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一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为地阻碍了原生态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另外,传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承和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冲突。传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承方法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将原生态音乐教育纳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导致这种原生态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对立,在现代音乐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原生态音乐文化逐步被同化[2]。

三、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路径

1.从实践入手做好路径创新

基于文化相对论的有关内容,充分解读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内涵。一是从多角度探究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正视多种方式存在的合理性;二是在面对强势音乐文化的冲击时,应更为宽容地看待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特殊性,肯定其主体表达方式;三是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原生态音乐文化为一种弱势文化,在认同其音乐共性的同时应深入挖掘其独特性,坚持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特性,赋予原生态音乐文化平等的地位。

2.从主体入手进行路径创新

这一主体是相对元素来说的,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原生态音乐文化中的诸多内容被截取出来,融合到其他音乐中。在当前,受众是从自身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而积极参与到传播过程中的群体。一是充分肯定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是能够实现其主体回归,使其能基于原有的文化理念而实现传承与传播。传播对象所持有的文化看法是基于其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是其民族信仰、审美、心理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结果。二是遵从其自身的逻辑方式与形式法则开展传播工作,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并使之融合到本地文化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主体回归还需要依赖于大众传播的共同努力。在多文化的巨大冲击下,原生态音乐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影响力逐步减小。为了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基于原生态音乐文化已有的特点而加强创新[3]。

3.从理性互动角度实现路径创新

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可知,交往理性是基于一定语言实现的,是开放式的,是相互尊重的。根据这一点,不能将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仅认定为某种行为。在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原生态音乐文化具有非直接性的功能,需要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从教育传播的路径来看,还是应融合到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源地中,融合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这样能减少工具的异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实现理性互动。

4.注重融合现代新媒体,实现传播路径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及收听音乐等的重要途径,而且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宣传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而传统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播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及多方面的因素限制,还能依靠民间的记载及传唱等传统的媒介进行传承与传播。要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实现二者在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从而有效创新与完善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通过将原生态音乐文化数据进行整合,构建良好的网络数据平台与网站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路径;构建数字动漫原生态音乐文化展览馆,要培养人们对于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兴趣,更好实现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还可以借助现代新型传播技术,创新传播路径,不断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基础条件,推动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经济社会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客观上使之与其他文化产生一定冲突。原生态音乐文化本身受到了冲击,自然传播的方式难以实现传播效果。在与其他文化博弈的过程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路径转变为理性教育传播与大众传媒传播。基于原生态音乐的特殊性,其当前传承与传播陷入了困境。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应从实践、主体与教育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内涵,使其代际传播与新的传播方式对接起来。只有这样,原生态音乐文化才能妥善地处理好民族性、乡土性、现代性等方面的关系,借助抢救性的教育措施,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

猜你喜欢

原生态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作文呼唤“原生态”
谁远谁近?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音乐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