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

2020-01-19瞿红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瞿红霞

(中共滁州市委党校,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而社会转型带来的很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来解决。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关于治理,学界公认的比较权威性定义是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报告《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提出的,即: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这里重点强调了两点:第一,治理的主体有公共机构,如:国家和政府,也包括私人的个人和机构,即民间组织和个人。第二,治理的方式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在这里“社会管理”被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此后,“社会治理”代替了“社会管理”。

结合中央文件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社会治理是指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立足公平正义,以实现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运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促进社会认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下运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1]这是社会治理区别于社会管理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独有的特点。系统强调的是治理主体多元化;依法强调的是治理方式法治化,也就是在法治框架内进行的社会治理;源头强调治理环节提前化,即由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综合强调治理手段多样化,包括自治、民主法治、德治、科技创新,等等。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矛盾做出的第三次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首先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需要,需要的内涵比以前更广泛,需要的层次比以前也有了更大的提升。人们期盼更好的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则体现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如:城乡居民收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农业这个国民基础产业依然薄弱,农村资源要素利用不充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的发展不充分。如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这些都是社会治理要解决的问题。

2.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社会结构变动带来的挑战非常明显。进行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社会和谐,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社会结构必须稳定、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等诸多方面。

3.社会状态更加活跃

社会状态主要表现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世界两个层面。在现实社会中,流动人口多,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相当于2个俄罗斯的人口或3个德国人口或4个法国的人口在流动。流动人口不管是对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是一把双刃剑。这对社会治理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在虚拟网络世界,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2]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谣言、诈骗、暴力、色情、赌博等负面的影响。2016年,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给国内网民造成的经济损失约915亿元。甚至于西方反华势力扬言要把互联网作为扳倒中国的工具,他们通过微博、博客,论坛、QQ群等平台,散布大量有害信息,宣扬西方价值观,恶意诋毁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这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提高对互联网、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让互联网更加合理、合法、有序。

三、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可见,创新社会治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首先要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1)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中国进行社会治理,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来进行。(2)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即治理主体要多元化。多元主体要良性互动,但政府的负责作用不可或缺和弱化。当然,负责不等于直接指挥,也不等于包办一切,要在“统”“分”有机结合上做好工作。(3)社会协同问题,即共治问题。真正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让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这里的社会组织不仅是指非政府组织(NGO),也包括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有的民间组织、社会群体等。(4)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

2.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社会治理社会化,即调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2)社会治理法治化,即依法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把法治贯穿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保障。依法治理,首先要有法可依,因此必须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登记、城乡社区自治、城乡一体化机制、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机制、网络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等等。[3]其次要有法必依,必须加强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增强司法的权威性。最后要保障执法的公平性,必须规范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3)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指在网络化和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社会治理能更加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治理、精准监督、精准反馈,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社会群体,更有效地管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实现革命性的变革。(4)社会治理专业化,要求社会服务和治理有专业的队伍、专业的理念、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社会治理和开展社会服务。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治理中很多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基层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社会治理专业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3.创新社会治理各主要领域的工作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五项具体工作:一是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源头治理,让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等;二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是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四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和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个大学问,需要党和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五是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把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投入到社区中,把社会治理新方法新手段运用到基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