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美学”:国内概念溯源与流变

2020-01-18

关键词:法国人

曾 蒙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尽管比较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论之一,美学之中的比较在古今中外也屡见不鲜,但“比较美学”(comparative aesthetics)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却是较为晚近的事情。就“比较美学”一词而言,国内学者对其主动使用与概念界定也仅仅是近四十年间的事情。一门学科的概念关乎到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科历史等诸多内容,可谓学科庞大体系的最初起点所在。任何一门学科,其概念的界定都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界定、争论与再界定的漫长过程,而且这种概念界定往往随着学科实践活动与历史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微妙变化。故而,对一门学科概念史进行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更好地回溯学科的历史,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就比较美学学科而言,现有的理论实践成果较多,原理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而“比较美学”的概念作为原理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学界尚无对国内“比较美学”概念系统地梳理与分析。有鉴于此,本文聚焦“比较美学”一词,考察其在国内的传入与使用,划分其概念流变的阶段,还原其概念使用的历史语境。

一、被遗忘的零星译介

早在20世纪60年代,“比较美学”一词就已经通过译介方式零星地出现在国内学术刊物《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之中,但该词当时并未在学术界获得广泛传播与明显影响。甚至在20世纪80 年代比较美学研究热兴起之后,国内学者在界定比较美学概念时也对这些早期的译介文献鲜有注意。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由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与西方世界仍处于政治意识形态敌对状态,双方文化思想交流贫乏,尚未形成比较研究及相关术语使用的学术土壤基础。其二,三篇译文中仅有一篇译文中的“比较美学”一词为核心关键词。其三,由于该杂志发行量有限,且订阅需凭省市各级党委介绍信,杂志的传播与影响范围较小。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杂志的书刊评介栏目于1960 年刊发了关于印度美学家潘迪(K.C.Pandey)《西 方 美 学》(Comparative Aesthetics Vol.II: Western Aesthetics)的书评文章。文章指出“《西方美学》是潘迪在‘比较美学’总标题下的三部头著作的第二卷”[1],该系列的第一卷为《印度美学》、将要出版的第三卷为《印度美学和西方美学》①《比较美学 卷一:印度美学》的部分内容来自潘迪攻读勒克瑙大学(University of Lucknow)文学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一卷初版版权信息为:K.C.Pandey.Comparative Aesthetics Vol.I Indian Aesthetics.Banaras: Chowkhamba Sanskrit series Office.1950.而根据WorldCat(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检索结果,该书第三卷实际上最后并未出版。。该书采用历时性角度对西方重要美学思想家做出梳理与介绍,其结尾也即第十四章内容为“印度和西方美学的简略比较考察”[1]。仅从每章核心内容观之,除最后一章,该书与西方人自己所写的“(西方)美学史”相差不大;但实际上,潘迪在“每一章开头都会指出西方思想家与印度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的相似性”[2]xxix。换言之,潘迪将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历时性介绍始终置于一种“印西比较”视域之中。尽管译文中并未介绍潘迪本人对该词的概念界定,但仅从三卷本著作的标题来看,其含义大概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而潘迪在《西方美学》导论部分的自述也印证了这种看法,他认为仔细研究西方的美学理论会使得“熟悉印度美学的人觉得东西方关于美的问题的思考有着相似性,这给予了人们广阔的范围来以比较方式进行美学研究”[2]xxix。

该杂志于1963年刊发了《法国美学评论》上的文章,其中也出现了“比较美学”一词。法国美学学会主席埃奇安·苏里欧先生(Étienne.Souriau [常译为苏里奥])对学术报告发表评论:“从他所提出的比较美学的重大问题(例如,绘画和电影空间)方面来看,他这内容极为丰富的报告对其他文艺领域也是有好处的”[3]。此处,他所使用的“比较美学”一词强调的似乎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比较研究,比如绘画与电影就空间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随后,该杂志于1965年刊发了《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上的文章,里塞尔(Max Rieser)在介绍与总结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的美学思想时也提及门罗对“比较美学”一词的使用[4]。门罗认为“比较美学”“是要以艺术结构的展现类型和原则为根据,建立一种形态学的处理基础”[5]。而形态学在其美学思想中指的是“对艺术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分析”,换言之指“艺术的分类问题”,探讨的是“分类的系统和基础”[4]。由此观之,其“比较美学”一词的含义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苏里奥的比较美学概念,主要强调诸艺术门类之间的比较研究。尽管该词在这两篇译文中并非重要的关键词,但此时西方人(法国人、美国人)在“比较美学”一词含义的使用上,似乎具有某种一致性。

虽然20 世纪60 年代该杂志将“比较美学”一词引入国内后并没有在学术界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从一个术语产生与传播的源头而言,这些文献无疑具有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一,对于“比较美学”一词含义的使用,西方世界似乎与东方世界比如印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何理解这种差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二,该杂志出现的“比较美学”一词其可能影响到国内极少部分关心中西文化并阅读过该杂志的学者。这对于考证探究20 世纪80 年代“比较美学”一词在学术界的突然兴起,其究竟是本土创造还是借鉴译介或许有所裨益②因老一辈学人相关学术写作并不如现今规范,很多时候并未给出观点或新词出处。故而,这种考证探究亦非易事,此处笔者仅提出一种思路。。

二、引入国内学术话语圈

20世纪80年代初,因文革动乱的结束与改革开放的进行,西方思想文化通过译介文章与著作如洪水般涌入国内。从文化对话角度而言,这种短时间内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使得西方仿佛扮演着提出各种看法的角色,由此造成了一种“单向对话”效应;中国作为有着自身文化传统、文明历史的主体又并非无话可说,又并非只能洗耳恭听。而“比较”正是开展“双向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故而学术界掀起了五四以来第二次中西文化比较的热潮。美学领域也迎来了美学比较尤其是中西美学比较的热潮③如1984 年10 月24 日至27 日,中华全国美学学会联合湖北省美学学会等在武汉举办“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讨论会。又如1983年11月曹顺庆开始选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该书后于1985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部分学者正是在这一语境之下,率先有意识地使用“比较美学”一词,从而将其引入到国内学术话语之中。此时,其含义潜藏在不同学者的具体使用语境之中。

学术界一般认为蒋孔阳先生较早地使用“比较美学”一词,实际上比蒋孔阳先生更早使用该词的学人有金克木先生、思效先生④“思效”为李思孝教授笔名。李思孝(1938— ),字慎五,号慕孺,笔名思效、甘辛等。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马列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教学工作。。1982 年2 月,蒋孔阳先生在上海美学研究会年会发言时使用了“比较美学”一词[6]。他指出“比较美学,虽然迄今还未成为独立的科学,但把各国的美学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拿来和西方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的研究,却事实上早已存在了。”[7]此处,“比较美学”的含义指向一种学科意义,其具体内涵也较为含糊,大概指对不同国家之间的美学思想加以比较研究。因蒋孔阳作为一位中国学者,其主体意识使得这种比较研究自然而然地溢出国家的概念,指向更广阔的文化概念。故而,进行中西之间的美学思想比较成为其关注的重点。尽管从时间上来仔细考证,蒋孔阳先生并非国内该词的最先使用者;但他从独立学科的意义上首先考虑与使用该词,这对国内比较美学学科的开创“是有首倡之功的”[8]。

金克木先生于1981 年发表了《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先生指出法国人马松-乌尔色(Paul Masson-Oursel)所著的《比较哲学》“还没有能把比较美学列为一章”[9]。金克木在此处既未对该词做出界定,也未具体展开,仅将比较美学视作比较哲学理应所包含的内容。思效先生则在1979年5月创作了题名为《美——和谐》的文章,文章副标题为“比较美学对话之一”[10]101。他可能是国内最早主动使用“比较美学”一词的学人。该文章为对话体形式,甲与乙就“美是什么”的问题展开对话。通篇对话展现了中西方关于美的观念的异同之处,且探究了中西美学思想差异的原因所在。思效先生借助人物乙之口谈了不少关于“比较美学”的看法。比如乙在开篇处说道:“我喜欢在历史的长河中游泳,看人们关于美的观念是怎样的。更喜欢把不同的民族加以比较,看他们关于美的观念有什么异同。”[10]101这里他将比较美学视作一种研究方法,且这种方法已透露出跨越历史与跨越民族的特征。再如对话结尾处,其借人物乙阐述了比较美学的意义:“所以‘比较美学’还是很有前途的,它可以通过比较,促进中外美学思想的了解和交流,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这是获得真理的可靠的途径。”[10]110

以上可见,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国内学者对“比较美学”一词虽有意识地使用,但尚无有意识地概念界定。这一时期内,“比较美学”作为一个新兴术语,一方面其使用频率非常低,仅被极少部分学者使用,另一方面其模糊的所指又存在着诸如“美学比较”“……美学……比较”的表述方式①从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文献来看,1980—1985年,文章题名中既含“美学”一词,又含“比较”一词的文献共计28篇。其中题名直接使用“比较美学”这一术语的文献仅为2篇,且作者皆为国外学者;题名中使用“美学比较”一词的文献共计4篇,而题名中使用“……美学……比较”这种表述方式的文献多达16篇。。故而,该词仅仅初步被引入到学术话语圈,还尚未真正广泛流通起来。实际上,当时的学人对同属比较研究的“比较文学”术语更为熟悉,且大多认为比较美学是比较文学研究深入后自然而然的产物。如,1983年曹顺庆在《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的“编者前言”中虽然多次使用“比较美学”一词,但自述选编此书目的仍是“便利比较文学的学习和研究”[11]。又如,1981 年胡经之在《光明日报》发文《比较文艺学漫说》,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必然要导致中外文学艺术理论的比较以及美学理论的比较”[12]。

三、概念的多元界定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期大量比较美学研究实践的开展,“比较美学”一词日益凸显其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价值与地位。然而,“比较美学”在国内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术语所指与学科概念较为模糊,亟待学界界定与厘清。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专门界定“比较美学”一词的概念。这种概念界定主要有三大参照系,其一以海外研究者的观点与看法作为参照系,其二基于本土已有的大量美学比较研究实践作为参照系,其三以比较文学学科概念为参照系。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杂志于1985年刊发对美国著名比较美学学者多伊奇(Eliot Deutsch)《比较美学研究》(Studies in Comparative Aesthetics)著作的摘译文章,该译文第一次介绍了国外学者如何界定“比较美学”的概念。多伊奇认为“比较美学就是对一些独特的美学概念以及对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其他文化的感受进行分析、解释、想象和评价,……这会增加美学完成其任务的可能性,即从艺术品的丰富本质和我们对它的感受的角度来认识艺术品。”[13]多伊奇不仅指出了比较美学的学科对象,也指出了比较美学的目的或意义,其所强调的主要是美学概念的跨文化研究。随后,国内学者王岳于1986年发表《比较美学论略》,该文是国内最早对比较美学进行较为系统性论述的专文,对比较美学的概念、意义、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皆有论及。王岳认为“比较美学,是一种跨越国家疆域和民族界限的美学研究。”[14]因其认为比较美学是我国比较文学近年来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标志,故而其所强调的跨越国家疆域与民族界限也带有明显的比较文学概念的痕迹。

1987 年,金哲等人主编的《世界新学科总览》工具书收录了“比较美学”一词并对其做出详细阐释。该书的“出版说明”交代,主编金哲等人1984年便在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写一本《当代新学科手册》[15]1,这本书次年出版并在1986 年出版了《当代新学科手册 续编》。然而,这两本介绍新学科的工具书都未能收录“比较美学”这一词条。从1982年蒋孔阳先生将“比较美学”首次作为独立学科意义提出,到1987 年该词首次以新学科身份进入工具书,相隔近五年。由此可知当时学人对于“比较美学”因无权威性解释可供参考,大概都以各自的理解来使用该词。故而,《世界新学科总览》对“比较美学”概念的界定并未给予单一解释,而是提供了三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比较美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范畴、审美心理、艺术理论等问题的一门学问”[15]1343,这是从方法论意义上去理解,也是对20世纪80 年代初兴起“新方法热”的直接反映。其二,认为“比较美学是以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进行一番比较研究”[15]1343,这是从比较的对象上去理解,也是对当时主要进行中西之间的文化艺术比较实践的反映。其三,认为“比较美学主要是研究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相互影响的学问”[15]1343,这种看法可能受到了法国派视域下比较文学概念的影响。因该工具书荣获“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其所界定的“比较美学”概念可谓影响广泛。随后,1989年出版的两本辞书《新词语词典》《新学科新知识词典》对“比较美学”概念的界定也基本承袭此书从方法论意义上界定的比较美学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学者对“比较美学”在西方世界的概念梳理与界定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这对以后的国内学者界定比较美学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1987 年《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出版,该书收录了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主编的《美学的方法》一书的“绪论”。今道友信认为比较美学是对不同文化圈美学和艺术观的比较研究[16]。1988年《文艺研究》刊载了日本美学家吉冈健二郎《比较美学》的译文,他认为一般人所理解的“比较美学”一词并不像苏里奥那样是对诸艺术的照应的研究,而是对不同文化中的诸艺术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探讨美和艺术的本质[17]。随后,佟旭等人在主编的《比较美学》①该教材编写受到叶朗教授指导,由“中国文化书院”筹资印刷出版,属于“中外比较文化教学丛书”之一。具体出版时间不详,根据书中征引的最晚文献《现代美学体系》(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0)推测,该书不早于1988年10月出版。一书便是参考了日本学者介绍的西方情况,他们则认为:“比较美学就是对分属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系统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它们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以求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的一门学科”[18]。该书首要强调的是比较美学的“跨文化”特征,其给出的概念较为简洁与全面,对比较美学的比较对象、基本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依次做出了扼要的概括。该书作为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函授班的教材,其比较美学概念借助全国庞大学员无疑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上可以见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内,“比较美学”的概念在国内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一方面源自概念界定所参照的对象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源自单一参照对象就自身而言也是复杂多元的。以西方观点为参照,他们强调诸艺术门类(跨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比强调不同文化(跨文化)的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在时间上要早很多。然而,当它们都被短时期内集中地译介到国内时,历时多元性特征易于变成一种共时多元性的假象。同样,当以比较文学概念为参照,其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这种自身历时多元性因集中译介也易于表现为一种共时多元性。而以本土大量比较美学实践活动为参照,有的研究者视其为一种方法论,有的视其为一门学科,故而也存在着一种多元色彩。总而言之,比较美学概念的多元性特征就其成因而言也是复杂多元的。

四、概念的承袭与转向

经过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国内学者对比较美学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对该术语的概念可能已达成了共识与默认,其迅速地进入学术公共领域,得以大量使用②从CNKI(中国知网)期刊文献进行“比较美学”一词“全文检索”的结果亦可见出,1980—1989年间共计103篇期刊论文,1990—1999年则实现翻倍,共计为254篇,2000—2009年间高达575篇。。故而,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国内学界对于比较美学的概念的新界定并不多,而且大体上基本承袭了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概念的多元化特征,但其概念越发侧重异质文化之间(跨文化)的美学比较研究。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古风、陈伟两位学者以及两部专业性辞书所给出的概念界定。

古风于1995 年11 月参加了“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其递交的大会论文《21世纪:比较美学的世纪》对比较美学概念给予了详细界定。古风认为“比较美学是一种跨国度、跨文化甚至跨历史的美学研究,是各种美学观念和流派之间的相互沟通、认同和融汇,在多种文化视野和背景之下,来探寻人类审美的共同规律。”[19]古风所给出的定义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众多学者所强调的内容,但其补充了比较美学学科跨越特性中的跨历史性。就跨文化性与跨国度性而言,其强调的是比较美学的横向比较维度,而跨历史性则突出了比较美学的纵向比较维度。当然这两种跨越性在时下比较美学学科内涵之中有着轻重之别,最根本的跨越性应为跨越文化,故而跨历史性的纵向维度是指异质文化间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比较。如此,比较美学之比较才走向一种时空复合的比较维度,比较美学也彰显出更加立体、多维的学科特色。

此阶段《哲学大辞典(上)》(2001年)、《美学大辞典》(2010 年)这两部重要的专业辞典也对比较美学进行了词条解释。前者介绍了比较美学作为一种美学思潮兴起的背景,比较美学与其他比较研究学科的交叉关系等内容,最后指出“美学界对其研究对象、范围、功能、方法等都有不同的见解”[20],故而并未对该词做出概念界定。后者则首先对该词做出了概念界定,认为比较美学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美学思想、美学观点、美学形态等,以揭示美学发展规律和特色的科学”[21]。后者的界定仍旧承袭了20 世纪80 年代对于比较美学跨越性学科特征的看法,但首要强调其跨文化特性。此外,这两部辞典对于比较美学学科史的追溯并非承袭日本学者吉冈健二郎的看法,而是都强调美国美学家门罗于1965 年出版的《东方美学》是较早的比较美学专著。这种变化,一方面直观地表明了国内学者对于当下比较美学的概念界定已经更加偏向于跨文化视域下的美学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表明了对比较美学概念的不同界定决定了比较美学学科历史回顾与梳理的差异性。

陈伟是这一时期致力于专攻比较美学原理研究的一位学者,他对比较美学做出了多次概念界定。他与邵志华在2012年出版的《比较美学原理》著作中认为“比较美学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时间、跨特质的美学研究,它既对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民族和地区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追踪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审美共同性与差异性。”[22]3此处,他特别强调了比较美学对诸艺术门类之间的审美共同性与差异性比较,这显然受到了吉冈健二郎所介绍的苏里奥比较美学思想的影响。然而,当其在“国外比较美学研究状况”一节介绍苏里奥比较美学思想时,他同吉冈健二郎一样对此给予了否定的看法:“可谓有名无实,因此,不如说是比较艺术学更为贴切”[22]12。作者在比较美学原理研究专著中对于比较美学概念的自相矛盾的界定与使用,一方面表明了比较美学概念界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或许也表明比较美学概念的共时多元性假象尚未得到学界重视与探究。

20世纪90年代至今,尽管比较美学的概念基本上承袭20世纪80年代的看法,但越来越强调其跨文化的特性。当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比较美学概念仍具有多元性,尤其是当国内研究者从事比较美学原理研究而不得不回溯国内外学者对该词的使用时,往往受该词概念共时多元性假象影响而采取一种多元化概念。

结语

“比较美学”一词对于国内学者而言,无论是从一般术语还是从学科类别来看待,其都是新兴的、年轻的。该词最早通过译介形式于20世纪60年代传入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地被引入到国内学术研究话语之中并逐渐推动了我国比较美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国内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认识与界定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参照与借鉴其他术语概念与海外研究成果。总体而言,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比较美学所具有的跨越性特征,但对于跨越性的具体所指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分歧。从大处而言,则是跨文化比较研究与跨艺术门类比较研究的分歧;从小处而言,则是跨文化、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之间的分歧。尽管其概念从界定之初就具有多元化特征,但如今其概念愈发偏向于跨文化视域之下的美学比较研究。

当然,国内学者近四十年对于“比较美学”概念的界定亦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海外世界“比较美学”一词的溯源与概念流变了解甚少,尚无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首先,国内学者所参照的西方世界“比较美学”一词的用法主要来自日本学者的介绍,属于二手文献材料。国内学者在照搬二手文献时,易于承袭二手文献本身的错误。例如,吉冈健二郎指出“比较美学的名称,最早见于1899年美国出版的雷蒙多的《在绘画、雕刻、建筑上线条、色彩的比例与和谐——比较美学试论》。”[17]然而这一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单就雷蒙多的著作而言,他在1899年前已经出版了五部著作①这五部著作分别为《诗歌作为一种再现艺术》(Poetry as a representative art,1886)、《艺术形式的起源》(The genesis of art-form,1892)、《诗歌与音乐中的节奏与和谐》(Rhythm and Harmony in Poetry and Music,1894)、《理论中的艺术》(Art in Theory,1894)、《作为再现艺术的绘画、雕塑和建筑》(Painting,Sculpture,and Architecture as Representative Art,1895)。皆由位于纽约与伦敦(New York And London)的G.P.Putnam’s Sons出版,并有修订版、再版推出。。除了《理论中的艺术》一书副标题为“一份比较美学研究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Aesthetics),其他四部著作的副标题都冠以“一篇比较美学论文”(an Essay in Comparative Aesthetics)之名。由此可见,“比较美学”一词在西方的使用史尚待国内学者从第一手文献材料出发重新梳理与考察。

其次,仅就目前国内零星译介的文献而言,可以明显发现国外学者对于比较美学含义的使用,不仅存在着因自身时间阶段不同所表现出的差异性,还存在因民族或国家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尤其是历时多元性特征在集中译介到国内时易于造成一种共时多元性的假象。故而应该对“比较美学”一词在国外的使用进行溯源,梳理与分析其词义变迁,掌握其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使用。对于海外世界比较美学概念史的梳理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建立“比较美学”一词的横向与纵向的坐标参照系,就横向坐标而言,厘清不同国家或民族对该词的使用史;就纵向而言,厘清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使用史。在这一立体坐标参照系之中,方能洞明我国比较美学概念居于坐标体系中的何处,方能明了我国比较美学学科建设该何去何从。

猜你喜欢

法国人
法国人宁愿少赚钱 不想多干活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全世界最喜欢打你脸的,肯定是法国人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民调:法国人复杂看中国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700万法国人冬天取暖靠抖?
27%法国人买不起水果
“抠门”的法国人
法国人吃得差又懒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