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藏书与新安理学人才

2020-01-18张守卫解馨培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藏书家新安理学

张守卫,解馨培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有关徽州人才的研究前人多有涉及,但多从“徽州人才的总体风貌、徽州人才千年兴盛的发生学图景、徽州人才的分布状况、徽州人才与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内在互动的历史轨迹、徽州杰出人物等议题以及相关个案展开”,[1]从藏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徽州藏书与徽州理学人才成长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

一、丰富的徽州藏书为新安理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文献资源保障

与陆王心学束书不观、空谈心性不同,新安理学强调为学之道在于穷理,穷理必须读书,循序致精。为阐发和传播理学,他们博览群书,讲学授道,遍注群经,阐释和撰写了大量理学著作,这些都需要拥有丰富的藏书作为参考和依据。徽州悠久的藏书历史、发达的藏书事业为新安理学人才的成长和新安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和丰厚的文献保障。除丰富的官府、书院藏书之外,据统计,宋元明清四代,徽州有文献记载的私人藏书家就有181 人,其中万卷以上的大藏书家达20多人,著名的有两宋藏书家歙县人闵景芬,不就征辟,专攻理学,建藏书楼尊圣阁,贮书万余卷,日夕与子弟及从游者阐明奥理。[2]新安人汪东野,“学仕俱优,有房庋书万卷,朝夕徜徉其间,慨然欣感今古。”[3]歙县人吴豫,建延芬堂,储书万卷,除自用外,还允许乡里俊彦观摩丽习。[4]休宁人吴瓘,家有隐微斋,藏书万卷,每月朔望,列其家人拜所藏书,且祝之曰:“世世子孙尊道好学,无为蠹鱼”。[5]休宁人汪一龙,咸淳四年进士,家有经畲楼,储书万卷。著有《句容策》三卷及《四六》《讲元》二卷。[4]590-598婺源人詹廷坚,择名儒训子孙,建楼聚书万卷,日于其上,手不停披。[6]婺源人王汝舟,皇祐五年进士,历官舒城知县、南剑州知州、夔州路提刑,手校书即达万余卷,著有《云溪文集》百卷。[7]婺源人胡霖,藏书万卷,以课子弟。[8]婺源人汪杞,建炎二年进士,居家二十年,藏书万卷,以教子弟,著有诗文数十卷。[9]蒙元婺源人戴煜,家藏书万卷,靡不究观,著有《历代人臣正邪龟鉴》二百卷。[10]明代歙县人王献芝,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主事。家有东皋草堂,储书万卷,著有《使信》《使楚》《使浙》《台宪法评》《归田录》《八阵合变图说》等书。[11]歙县人吴周生,坐拥万卷,博雅好古,其珍藏书画名帖,经董其昌、陈继儒鉴定、评跋,刻为《清鉴堂帖》,较吴国廷之《余清斋法帖》为多,钩模亦精。[12]休宁人吴琼,初学儒,后为贾,发家后筑楼藏书万卷,手不停披。开紫芝社,著有《紫芝社稿》《弊屣集》等。[13]清代歙县人方骞,乾隆元年进士,喜读书,无田无庐,而积藏书几万卷。[12]卷一二之二歙县人黄修溥,家有黄山楼,贮书万卷,饷遗学者。著有《礼经要义》《读书剩说》《寄亭荟说》《寄亭诗集》《恕征》《我斋文集》等书。[12]卷一一之四歙县人方椿,嘉庆六年举人,不随世俗,潜心六书,储书万卷,皆手自校雠,著有《楚颂山房诗文集》。[12]卷一一之四休宁人姚叶,性嗜书,购书万卷,悔教子弟,望登仕籍。[13]休宁人叶良仪,岁贡生,饬躬励行,士林重之,尝构书种堂,储书万卷,终日危坐其中,怡然自乐。著有《周易翼义》《余年闲话》。[13]卷14绩溪人葛士光乾隆间县学生,资性颖异,尤精《尚书》,久困棘围,购遗书万卷,闭户训后,尤喜吸引来者,著有《禹贡注释》《眉麓文稿》。[14]绩溪人章策,幼习举子业,父殁弃儒从贾。平居多艺能,善草书,精音律,聚书至万卷,暇则手执一编。[15]绩溪人胡嗣运,字鹏南,光绪副贡,候补直隶州判,家藏书三万卷,研读其中,一生以授徒讲学为业,著有《鹏南文抄诗抄》等。[16]黟县人汪文台,家产虽不及中人,犹聚书万卷,深通经史百家,课徒自给。与同邑俞正燮友善,俞每有疑,就文台商之,阮元亦服其精博,聘为幕僚。英人犯海上,汪文台以当道不知敌情,归作《红毛番英吉利考略》,另撰有《淮南子校勘记》,并利用藏书辑佚了《七家后汉书》等。[17]俞正燮,道光元年举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家藏书达七万余卷,著有《癸巳存稿》《癸巳类稿》《四养斋诗稿》等。[17]祁门人倪望重,同治十三年进士,一生酷爱书籍,家有求我斋书室,藏书150余柜,中多宋元旧本,著有《求我斋全集》。1904年卒后,其子倪启祐又增购了大量近代图书,对族人开放。[18]

以上仅是徽州本地有文献明确记载的万卷以上藏书家,其旅外藏书大家如寓居杭州的鲍廷博、汪启淑、汪由敦、姚际恒,寓居扬州的马曰琯、马曰璐、程晋芳,寓居嘉兴的汪森,寓居南京的汪士铎等都以其数万乃至数十万卷的丰富藏书而享誉寰内外。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徽州藏书家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藏以致用,藏书家的藏书除供自身学习研究之外,还对子弟族人、乡里俊彦开放,用以培养人才,这也是徽州人才众多、理学人才不断涌现和发达的原因之一。

二、新安理学人才利用徽州丰富的藏书从事学术研究,发展了新安理学

朱子理学在徽州影响很大,特别是朱子的为学之道在于穷理、穷理之道在于读书的思想,在徽州深入人心,为徽州士民恪守不渝。正如休宁茗洲吴氏在家典中所说:“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传之若孙也。”[19]再加上南宋之后历代王朝对朱子学的提倡、推崇和扶持,在徽州热心朱子之学者遍及乡野,掀起了藏朱子之书、办朱子之学的热潮,形成了“自井邑田野,以至深山远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20]的藏书、办学的盛况。丰富的藏书、高度发达的书院教育为新安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新安理学人才的培养和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和教育基础。他们利用众多的藏书楼和藏书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甚至出现了专门收藏理学书籍的藏书楼、藏书家。如歙县岩镇之隐士闵景芬建藏书楼尊圣阁,储书万卷余,日夕与子弟侄辈及从游者讲明奥理,不就征辟,专志于理学,远近学者咸宗之。其从子维庆始以其学登第,官拜屯田员外,以清慎见重于时。宋理学家吴昶之孙吴豫,建延芬堂,储书万卷,并允许乡里俊彦观摩丽习。吴瓘,建隐微斋,藏书万卷,以处子孙及师友藏修游息之地,南宋著名理学创始人之一吴儆为之撰《隐微斋记》。地位仅在朱熹之下的南宋理学家程大昌,尝在吴兴城东建有程文简尚书园,藏书万卷,作楼贮之。[21]因曾任国子监司业、祭酒,弟子满天下,被周益公誉为“士之指南,国之瑰宝。”其为学博学多才,所著甚多,有《易原》《禹贡论》《雍录》《北边备对》《考古编》《演繁露》《诗论》《易老通言》《尚书谱》《文简公词》《文集》等11 种著作传之于世。[22]其子程卓,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尝于故居创一楼,贮图画一堂,燕坐而已,四方学子不远千里执经席下,著有《奏议》《文集》等。婺源腾璘,字德粹,号溪斋,与其弟珙、琪同游朱熹门下,淳熙八年进士,历官四川制置司干官、隆兴府通判、闽浙帅司参议官。在蜀时得书数千卷,载于俱归,后益求平生所未见书,在溪东建书楼博雅堂,燕居无事,早暮翻阅,利用藏书著书讲学,著有《溪斋类稿》,其弟腾珙著有《蒙斋集》,他们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活动对新安理学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入元之后,朱子之学被朝廷立为显学,成为士人思想与科举考试的指南,也成为士人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出现了天下士人群起收藏朱子之书、攻读朱子之学的局面。在朱熹家乡徽州,朱子之学更成为学子们相与倡导、发明、研修的重心,如黟县霞阜汪泰初,字希贤,家世业儒,泰定三年(1326)特延请休宁学者、理学家倪士毅为诸子师,并辟地筑室,使倪士毅奉父母挈家而居。又于居之左构遗经楼,多集经史之书,以便来学之士,一时名儒如陈栎、赵汸、汪克宽等皆与游,相与讲明朱子之学,使遗经楼成为当时理学研究中心。[23]歙县人鲍深,与其师郑玉、郑玉弟郑琏、叔鲍元康等集资共建师山书院,又于所居之前建耕读堂,收朱子之书,讲朱子之学。[22]休宁人程逸夫,避元乱,迁鬲山,潜修笃学,性甘恬淡,不求声誉,建南山书舍,构梅窗别墅,储书课子,尤酷嗜风雅,尝延朱升、赵汸等著名理学家讲学,吟诵其中,一时名流迭为唱和。著有《同声录》《南山书舍诗卷》。[24]休宁篁墩程敏政,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学问赅博,与李东阳、陈音齐名,为一时冠。其藏书被姜绍书列为五十四名“昭代藏书之家”中。[25]他淹贯群籍,研究理道,著述极富,有《新安文献志》一百卷、《宋遗民录》十五卷、《篁墩文集》九十三卷、《宋纪受终考》三卷、《心经附注》四卷、《道一编》六卷、《明文衡》九十八卷、《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等流传于世。休宁藏书家金德玹,家世业儒,贫而好学,手自抄录,缃帙满家,凡六经三传、诸子百家、山经地志、医卜神仙、道佛之书,靡不研究,世家士族争为西席。尝以先儒遗书乃其精神心术所寓,以免其淹没不传为己任,遍访藏家,搜刻乡贤理学家陈栎、倪士毅、朱升、赵汸等人著述凡三十余种,自行撰辑《道统源流》《新安文萃》等,为新安理学人才培养与传播做出了贡献。[22]婺源江国邠,崇尚朱子之学,广购其书,捐资重刊,并建有藏书楼,著《遵朱语录》《独醒集》,以传朱子之学。[26]朱熹之十三世孙朱崇沐,广求朱子之遗书,裒集梓刻,雕朱子之《年谱》《家语》《家礼》《语录》《奏议》等书数十种,并建藏书楼,广储家藏,最后刻朱熹《纲目》,未完而卒,其妻程氏赓续遗志,[26]为家学之传播做出了贡献。满清朱子之学渐微,皖派经学兴起,徽州藏书家及藏书楼又成为新安朴学活动中心。如歙县西溪人汪梧凤,字在湘,号松溪,家富饶,有不疏园,藏书极富,中秀才后不再应试,以读书自娱。师事江永,尝集戴震、汪肇龙、程瑶田、郑牧等诵读其中,相互切磋学术,世称“五友”,不疏园遂成为皖派经学活动中心。江永、程瑶田是新安理学的殿军,也是徽州学术由新安理学演变为皖派经学的过渡人物。江永门生戴震是皖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小学”为基础,从音韵训诂、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典大义。他培养了一大批以“求实”为宗旨、以考据为学术特色的经学家。徽州籍者有歙县学者金榜、汪龙、洪榜、凌廷堪,徽外籍者有段玉裁、任大椿、卢文弨、王念孙、皮锡瑞,他们大多致力于音韵训诂、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的研究,形成了清中期以后的学术主流皖派经学。在皖派经学的形成过程中,汪梧凤等徽州藏书家及其丰富的藏书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为经学家们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也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功不可没。

此外,徽州的官学、书院、蒙学教育异常发达,官府、官学、家族、学者都非常重学重书,以致“自井邑田野,以至深山远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特别是徽州的各类各级书院,大多成了徽州理学家们聚徒讲道、传播理学的讲坛和阵地。其丰富的藏书资源,成为他们潜心研学,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很明显理学家们的成长成才、新安理学学派的建立、传承与发展,都与徽州的藏书有着不解之缘。

三、新安理学创造的学术成果复为徽州藏书家们收藏,成为徽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之一

徽州藏书哺育了一代代理学人才,为了发扬、光大理学,理学家们薪火相传,著书立说,创作了大量的著述,极大地丰富了理学的内涵,深刻的影响了南宋以后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发展,他们的大量著述毫无疑问又成为了徽州藏书家的收藏对象和来源。为全面地反映新安理学家们的学术成就,周晓光教授在《新安理学》一书中对《四库全书总目》中收录的新安理学家的著述作了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录新安理学家的著述204 部,约占《四库全书》著录书籍总数的2%[27],著作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四大类中的十数种。尽管《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并非是新安理学家的全部著述,但就收录的数量、种类而言,在府县一级区域中已极为少见,其中的不少著作曾对中国学术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朱熹的《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等成为元代以后科举考试取士的标准,汪克宽的《春秋胡传附录纂疏》、胡一桂的《周易本义附录纂疏》、胡炳文的《周易本义通释》、陈栎的《尚书集注纂疏》、朱熹的《诗集传》都被收入明朝初年编纂的《五经大全》,成为明初的统治思想。

此外,许多理学家为了传播理学思想,扩大理学阵地、培养理学人才、推广理学影响,还刊刻自著或雕刻其他理学家的著述,这也增加了徽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如理学祖师朱熹即积极投身刻书事业,所刻图书包括《论孟精义》《程氏遗书》《上蔡语录》《近思录》《易》《书》《诗》《春秋》《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30多种。他的刻书行为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家人、弟子和同乡。其季子朱在曾在南康军任上刻印他的《楚辞后语》《仪礼经传通解》《朱熹文集》等书。其门人、表侄祝穆不但爱收藏图书,是一位藏书家,还编刻了《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七十一卷、《古今事文类聚》一百七十卷及《四六宝苑》等书。休宁学者程大昌刊印自撰的《禹贡论山川地理图》五卷,该书是世界上有确切记载刊印年代的第一部印刷地图册,朱熹评价它“披图按说如指诸掌,幸甚!幸甚!此书之传,为有益于学者”。[28]元代理学走向鼎盛,理学著作官刻私雕甚多。著名的理学刻书家有:郑玉刻自撰《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余力稿》十一卷,汪同所办商山义塾雕刻了义塾经师著名理学家赵汸的专著《春秋属辞》、《春秋书说》及附录、《春秋集传》、《春秋锁钥》等五种四十六卷,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强,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大儒朱升在元末刻自撰《小四书》四种五卷、《四书五经旁注》九种二十七卷等,倪士毅刻自撰《四书集注》三十六卷等。明代理学兴盛,理学著作亦是官雕私刻的重要内容。除上文提及的金德玹、江国邠、朱崇沐外,最著名的理学刻书家当属理学大家程敏政,一生刻有自撰的《宋纪受终考》三卷、自编的《程氏贻范集》三十卷、自纂的《休宁陪郭程氏本宗谱》不分卷、自辑的《唐氏三先生集》三种三十三卷、《新安文献志》一百卷附《先贤事略》二卷,此外还刻有自己编定、宋汪应辰撰《汪文公集》十四卷、元汪克宽撰《经礼补逸》九卷、元吴澄撰《仪礼逸经》一卷、《传》一卷等书。[29]清代是理学日趋没落的时代,但仍刊有一批与之相关的图书。如徽州府于乾隆四年刻朱熹《朱子经济文衡类编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朱熹十五世孙朱烈分别于康熙八年刻朱熹集注《五经》、十年刻朱熹《四书集注》二十一卷、十一年刻朱熹《诗经集传》八卷等。

四、结 语

新安理学家们的成长成材及新安理学学术与学派的传承与发展,都与徽州兴盛的藏书文化密不可分。反之,理学家们的学术创作与雕刻又促进了徽州藏书文化的发展,成为徽州藏书家藏书的重要来源。

猜你喜欢

藏书家新安理学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新安滩
文理学人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张新安教授简介
新安滩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全是书
全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