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产业升级的设计教育路径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20-01-18张学东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专业设计

张学东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意设计,所面对的产业包括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1]。它一方面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智力“创意”服务,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以“内容”为中心的终端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对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创意产业各部门的渗透,不仅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以其科技、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的优势形成新的产业。

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是促进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和自身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能充分彰显与区域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地缘优势,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

1 创意设计面临的产业需求

2014年安徽省政府为推进创意设计服务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融合与渗透作用,提出了通过与创意设计的融合促进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提升工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2]。在其后的各产业发展规划中均提到与创意设计服务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的实施目标与路径。

1.1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驱动引擎

安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引擎[3]。安徽新型制造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提升工业供给体系效率和质量。

安徽省近几年面临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的窗口期和发展机遇。轻工、纺织、汽车、家电、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面临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的任务。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农业机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增强创新能力,加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围绕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前沿性领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通过创新设计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从外观功能设计向包含趋势研究、研发设计、工艺设计、服务模式设计转变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的创新生态系统: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设计创新的应用研究;加强对未来生活场景、新愿景、用户体验的搭建和研究;推动技术、产品、管理创新,推动设计品牌塑造、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

1.2 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升全流程的体验品质

旅游体验是最能体现旅游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体系架构[4]。提升全流程旅游的审美体验、补偿体验、遁世体验、极端体验和认识体验水平,成为引导旅游产业向高端化的必由之路。

安徽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和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如何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综合开发世界遗产游、历史文化游、佛教文化游、寻祖文化游、红色旅游等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走向高端化和体验化发展是迫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以创意思维的理念发展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科技、休闲、健康等结合的新兴业态,以创意设计促进旅游者在视觉、听觉、触觉、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提升,从而实现整体旅游品质的提升。

所以,亟需通过创意设计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借助科技和创意元素,提升旅游项目的时代感和文化性;提升住宿、景点、环境及各领域的视觉设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旅游过程中的综合服务体验。另外,实现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养老护理、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和服务体验,这些都需要创意设计的综合推进。

1.3 提升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

体验经济的发展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的融合,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提升创意农业的综合体验,把田园观光、农业采摘、农事体验、民俗观赏等休闲农业与创意经济融为一体。

围绕乡村振兴计划,一方面利用设计力量,利用新载体、塑造新故事对农产品进行整体化策划与品牌营销与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创新设计,把农民、居民、社会组织结合起来,进行农业新业态的创新。

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设计理念,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提升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文化休闲氛围,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打造农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家园。

1.4 构建文化产业特色,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具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徽学、桐城文化、佛教禅宗文化的中心。通过设计创新探索保护、传承、创新的新路径,实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价值和彰显文化魅力。

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系统性保护和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在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基础上,保留历史记忆,塑造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资源采用生产性保护方法,通过创意设计挖掘价值内涵和文化特色,促进其在当代新生活中的再生,实现其活态传承。

总之,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要实施“设计+”制造业、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战略。以“设计+文化”推动徽派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的系统化创意设计;以“设计+制造业”促进机器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等产业的创新设计发展;以“设计+生活”提升建筑、园林、装饰的设计水平和内容创新能力;以“设计+商业模式”促进软件与硬件整合的设计创造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可以看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对安徽省创意设计教育提出新要求。如何把握当前工业化加深、城镇化加大、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加速[5]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围绕制造业转型、旅游业融合、农业升级和文化产业创新的产业需求,进行相关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安徽省创意设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安徽创意设计教育的现状

安徽省创意设计教育最早起步于1982年安徽机电学院(现安徽工程大学)开设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设计教育为推动和促进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也体现了主动服务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

2.1 创意设计专业的发展

安徽省设计教育自19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陆续开设了服装与服饰设计(1993年)、工业设计(1994年)、环境设计(1994年)、产品设计(1995年)、数字媒体设计(1998年)、工艺美术(1999年)等专业①。进入21世纪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专业数由2000年的18个发展到2010年的70个和2018年的112个。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均从2000年的5个发展到2018年的31个。产品设计专业从2000年的3个发展到2018年的17个,工业设计专业则从2个发展到10个。设计类专业数的快速递增,真实地反映了安徽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的需要。

2.2 创意设计专业的分布

以2019年3月为时间点,安徽省省属地方本科高校共有35所院校设置设计类专业,占院校总数的81.4%。实际招生总数达112个本科专业点②(不包括中外合作项目),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1个、环境设计专业31个、产品设计专业17个,分别站到27.7%、27.7%、15.2%,共占70.5%。专业数最少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和艺术与科技,分别为2、3、4个,共占8.0%。设计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共有24 300余人,其中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分别为8 218人、7 408人和3 23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3.7%、30.4%和13.2%,三个专业共占总人数的77.3%。在校生人数低于1 000人的分别是数字媒体艺术(998人)、工艺美术(584人)、艺术与科技(295人)和公共艺术(124人)四个专业。

从2013-2018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看,安徽省优势专业数数中环境设计占9个,工业设计占6个、产品设计4个,体现了这三个专业的办学数量与办学质量。另外还有4个以设计类专业为项目的一流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等项目,体现了设计类专业整合势态将逐步形成。

2.3 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区域分布

考虑到皖西和皖南地区的专业分布较少,在进行专业统计时分别划入皖北和皖江区域。以此计算,合肥、皖江、皖南专业数分别为38、41、33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在三地的布局差异性不大,均在10个左右。工艺美术专业的3个专业点全部在皖南地区,反映了皖南作为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需求。

从城市来看,合肥、芜湖、蚌埠三地设计类专业达到三分之二,体现了这三个城市在创意设计产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及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设计类专业基本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极的地位。

2.4 课程特点

从各校的培养方案来看,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课程分为学科(设计)基础类课程、设计表达(或表现)类课程、设计工程类课程、设计理论类课程以及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现了专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完整体现。

学科(设计)基础类课程包括二维、三维设计基础(或三大构成)、素描、色彩、专业导论、设计思维等。不少学校将文字设计、版面设计、视觉设计也列入学科基础类课程,体现了视觉基础作为设计基础的价值。设计表达(或表现)类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模型制作等课程;设计工程类课程,包括材料、工艺、机械等课程;设计理论类课程,如设计概论、设计历史、设计文化、设计心理等;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现专业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少学校根据地方特点与学校优势进行了专业方向设置,如产品设计分为产品造型设计、家具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专业方向,环境设计分设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方向。

安徽省创意设计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上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升,但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专业布局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不强。其次,专业内涵和课程体系对区域产业定位呼应度不足。第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产业前沿引领不足。因此,需要从教学观念、专业格局、合作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瞄准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3 安徽创意设计教育的新路径

设计教育一方面要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安徽产业发展需求,充分聚焦产业发展阶段与特色,承担起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地方文化传承的新型创新设计人才的责任。

3.1 面向产业发展、兼顾基础与特色的教学观念

坚持综合发展,树立教学体系的问题观、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被作为主流思想备受推崇,甚至被视为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支撑[6]。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围绕“用户中心”理念,将技术、商业和社会加以融合,不仅能促进复杂问题的解决,也有益于打破学科之间知识壁垒。肯·弗里德曼(Ken Friedman)指出 :绝大多数今日的设计挑战要求分析和合成的规划技巧,而这种技巧无法仅从任何单一的当代设计专业训练中获得。[7]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有美术、文学等相关知识,更要有社会学、传播学、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这些综合知识的拓展,能有效帮助学生站在社会和时代的前沿理解社会趋向、文化潮流、科技动向,并能脚踏实地地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现代产业体系和对用户的洞察和分析。

坚持优势发展,树立教学体系的特色观。创意设计教育要找准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并围绕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来彰显办学定位,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以特色求质量和效益。[8]从区域定位上看,安徽省“十三五”规划围绕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确立了皖北、皖江、皖南和皖西四大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确定了以合肥为龙头,皖江为躯干,皖北、皖西、皖南为侧翼的“一中心一带三区”空间格局:合肥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和设计研发服务中心、皖江建成沿江创意设计城市带、皖北建成创意农业示范区、皖西建成生态和红色文化旅游区、皖南打造成美丽中国示范区。安徽创意设计教育的专业结构要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优势产业发展进行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方向和专业内涵进行梳理,突出特色、加强错位发展,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3.2 面向产业特点构建多方位的专业格局

面向产业转型的创新设计教育。创新设计教育要聚焦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机器人、高端装备等行业领域,符合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引领和未来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要围绕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的表现与实现提升艺术、材料、工艺等创新设计基础创造和表现能力;围绕社会趋势、用户研究、产业发展,聚焦洞察力、分析力形成创新设计引领创新能力;洞察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人机交互等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并进行创新应用的综合创新能力;聚焦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组织关系培养的综合创新整合和统筹能力。

面向文化资源利用的艺术设计教育。安徽创意产业发展要立足安徽省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创新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楚汉文化等地方文化。主要表现在:围绕徽州四雕、芜湖铁画、青铜工艺、文房四宝等非遗项目,聚焦当代生活方式和审美特征的延续和再生;围绕徽派建筑和古村落、古民居等物质资源,发展基于现代生活模式的新空间再造项目;围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促进各节点的体验感提升和情感升华。因此,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认知和普及教育,提升对文化的分析力和感知力;提升文化资源转化为设计要素,将传统的文化符号、精神内涵转化成产品和服务;加强对新技术的了解,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传播提升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再生;面向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趋势,提升新时代生活方式研究与场景搭建;提升国际化视野,站在全球高度理解地方文化的发展走向;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提升地方文化的整合和商业模式的构建能力。

面向综合实践的社会创新设计教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种整体性综合化的改造对象,不仅要有对物质对象的设计要求,更要求对“非物”层面的设计要求。这种变化一方面源于物质生活获得提高后,民众对更高层精神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源于后工业时代的复杂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调整。[9]社会创新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设计领域的专业设计能力,更要沉入社会内部通过参与式方式发现、理解并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掌握宏观的基于社会问题解决的策略、工具和方法;培养对典型个体、社区互动及其环境的观察与理解和能力;培养团队组织和沟通能力,并能促成项目的有效实施。

3.3 面向产业实际构建多维度的合作模式

与企业合作将项目式教学注入新内容。项目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也有利于学校的创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地联系。通过完成一个具体、实际的设计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项目的时间控制、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还能提高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另外,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也能使学校的创新和研发活动成为企业创新的“孵化器”和“推动器”,也可以探索创新人才交叉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因此,主动与省内行业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前沿的优势,提升创意设计人才的产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促进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

与产业基地结合将体验式教学融入新环境。安徽省为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设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区等各类产业基地(园区)以及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传承教育基地、传习基地。这些特色的产业基地代表了安徽省产业布局和产业创新的方向。创意设计教育应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产业链优势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促进设计创新的前沿性发展。通过与产业基地的合作,了解产业整体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开展全流程的体验式教学;感受创意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路径,将创意设计放到全流程的调研、研发、流通、宣传等产业链中认识;加深对设计概念和实现、销售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入理解。

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将社会性项目注入新活力。社会实践能提升学生的存在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以设计的角度了解社会基本情况、审视社会现实问题。可以以设计介入的方式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宣传与传播,促进地域文化的自主保护与创新意识;开展当地的商业化设计,进行地方品牌的标志、包装设计和旅游开发的视觉与产品设计;促成地方中小企业的设计提升、市场开发和资源共享;通过群体性的创造性活动提高村民在解决社区问题上的参与度与自主性;开展基础设计教育推广,对地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作出反应等等。

3.4 面向产业发展开展多通道的创新创业教育

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通过创业意识、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的培养和训练,以创新成果孵化创业实践、以创业需求促进创新发展,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创业素质与创新应用发展的提升。[10]学校要积极与政府、企业、园区共建创新创业平台,面向区域的主导产业打造“创新+创业”一站式创客空间。引导各类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基地对照产业链需求进行分类与整合,形成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教科融通汇聚合力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通过建设各类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一系列自创品牌,自主创业的“创意市集”,打造不同形式的创意设计公司、创意设计社区。通过创新创业的模拟训练,以市场为目标,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产业链,打通创新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意意识的提升。

吸引社会参与形成创客文化氛围。邀请杰出企业家和优秀校友,与学生分享创新创业成功经验,从团队搭建、股权结构、融资模式、商业模式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正在创业且有一定成效的在校学生或校友来校讲座或指导,为创业学生和企业家提供更加广泛的交流空间。推进创客文化走进学校,形成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学校搭台、成功人士参与指导、创客学生实践的方式,集中开展创新创业辅导。汇集创新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创业导师、创业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开展“双创”大赛、巡回演讲、创业路演等活动,推动供给与需求、生产与研发、技术与资本等紧密结合和有效对接。

4 总 结

高等教育区域化己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11],这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进而有利于构建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广泛认可,地方高校也在转型中积极探索与区域社会经济合作互动,双方相互需要、相互依赖、互动发展的观念己成普遍共识。

由于我国创意设计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创意设计所面对的产业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地及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类型也有差异,因此,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设计教育基本要求。地方高校在进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时要充分认识本地区地域社会经济和产业特点,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及设计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战略,最终形成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注 释:

① 因1998年和2012年进行了比较大的专业目录调整,统计的专业均追溯到该专业的历史起点。

② 教育厅高教处2019年7月公布的《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中视觉传达设计38个、环境设计37个、产品设计25个指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有部分学校没有实际招生,本文指高校实际招生的专业数。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专业设计
甜甜圈
月满中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树
宇宙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