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2020-01-18司坤梁婷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幼小教学活动幼儿园

◆司坤 梁婷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

孩子进入大班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幼小衔接教育,做为家长不知道怎样配合老师让孩子更好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做为教师有时也不能很好的做到让幼儿园孩子更顺利更融洽的过渡到小学教育,所以导致了很多幼儿上了小学后,出现极度的不适应。由于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模式的教育,所以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状态常常让人很担心,很焦虑。例如:有些孩子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幼小衔接不当所导致。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让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时间上与小学过渡、在课程上与小学过渡,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有效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办学机构。虽然幼儿园大班也做一些诸如开展有关上小学的主题活动、参观小学校园等,但这些点滴的做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然而对于教育对象的个体来说,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其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前后关联的组成部分。相似的身心特点遇到相差很大的教育课程与课时,给一年级的新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障碍。同时,在课程的安排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幼儿园每天的教学活动为1-2次,而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为6节教学活动。这样的反差导致很多一年级新生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大班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我们开展并实施了适合大班幼儿过渡到小学一年级的幼小衔接课程,结合大班幼儿自身特点,在课程的设置上围绕着:童趣性、科学性、迁移性和拓展性的原则,即:识字,但不写一个字;玩好数学,但不算一道题;加强阅读,但不学一个拼音;注重激励,但不考一张试卷。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且结合大班幼儿的自身特点,在课程的选择方面选择适合学龄前5—6岁儿童教育所使用的课程资源。涵盖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及区域游戏活动设计等系统的幼小衔接课程,课程内容与要求以活动主题形式贯穿,同时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这样更加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够让幼儿更有兴趣的投入其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避免了小学化的倾向。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丰富的课程内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主题活动,并与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体现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从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等多个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力求达到多元、开放、创新的课程形态。

在选择课程上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精心选择了适合低幼的文学作品,以故事作为课程构建与发展的载体,来整合儿童各领域的学习经验。故事是具体、形象的,儿童的学习也是生动、鲜活的,它一改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也不让儿童仅仅停留在游戏学习中,而是让儿童在阅读、体验和创造性表现文学作品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中,构建儿童对自我、他人,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养成儿童的阅读和思考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能力。这样的课程学习形式对儿童来说,是自然的、亲切的,是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教育价值的,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从内容到形式也都是非常贴切的。例如:在大班一定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能帮助幼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对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加大了幼儿的阅读时间,我们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晨诵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幼儿的健康,我们也不可忽视,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加大了体育教学活动,结合《指南》精神,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安排,每天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教育很有必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体育内容,从而发展幼儿的多项技能,因此,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纳入了足球、轮滑等专项健康课程,并结合主题活动内容,全面培养幼儿身心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在数学活动方面,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教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模式,基本上这种教学模式,幼儿是被动的、不情愿的,违背了幼儿的心理发展,从而时间久了,势必会大大降低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指南》建议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们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将数学活动引入到生活中,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且通过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自信。在幼小衔接课程的设置上,数学领域我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去选择适合幼儿开展的教学活动,例如超脑麦斯课程,在科学探究中主要通过一些数学的操作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利用多种材料加以多种感官,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除了数学领域,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还加入了艺术领域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它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让人受益终身的好处。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大胆的将幼儿的感受作为主体,通过所教授的歌唱、韵律等教学内容,充分与平时的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幼儿感受和大胆表现音乐旋律的美,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大胆的创编,真正将平时开展的音乐活动融入到游戏活动中。美术活动我们依然以孩子的兴趣做为切入点,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活动,通过剪纸、彩绘等各种各样的民间特色活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艺术活动之美,从而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并且通过艺术活动的熏陶,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幼小衔接课程中五大领域活动的有效融合,主题活动、区域游戏等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开设的超脑麦斯、经典诵读、图书馆课程等更是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足球和轮滑的课程设置更是增强了幼儿的体魄和自信。丰富的课程设置及实施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减缓入小学后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小学教师双效互动,让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更有效,让幼、小衔接更融合

1.课程制定及实施达到园、校统一

课程的设定,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的共同配合,园、校两方教师经常相互听课,吸取对方授课经验,取长补短,找出各自身上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共同探究衔接“点”,达到教学一致。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幼儿园老师制定的目标依然是以培养兴趣,动手能力等技能方面为主,而小学老师制定的目标是学会,理解,动手操作,表达等多方面技能,所以当幼儿进入大班下学期时,幼儿园教师相应的将学习目标提高一些,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当然小学教师也根据幼儿特点,把目标层次略微降低,教学方式由小学化教学模式转为游戏化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更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两校教师教学方式的统一促进了课程计划的制定与有效实施。

2.深入小学学习生活,感受小学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我们结合课程的设置,利用资源的便利,带领大班幼儿近距离的参观小学,走进课堂,熟悉小学课堂环境,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氛围;带幼儿走进图书馆,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看书、阅读,学习借阅图书,了解图书馆礼仪;同时让大班幼儿多与小学的哥哥姐姐们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而感染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有兴趣。并且通过组织大班幼儿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庆六一节、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幼儿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更加向往。

三、结合一日活动,调整课程安排,让幼小衔接课程开展与实施更契合

1.一日作息时间及课时的调整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与小学的作息时间是不同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衔接工作,我们把作息时间安排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如:我们的入园时间与小学生进校时间相统一;幼小衔接实验班在上学期入园时间为生活活动,在下学期调整为晨间诵读;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每周是5-7节,而在幼小衔接实验班我们上学期将课程逐步调整为一周9-10节集体教学活动,下学期调整为一周11节教学活动。生活作息时间及课时的调整旨在于培养幼儿入学的良好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既区别于幼儿园,也不同于小学,让幼儿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向小学的时间慢慢过渡,给幼儿一个适应期。这样的安排给幼儿作息时间一个缓冲,在进入小学阶段不会突然适应不了。

2.紧密结合主题活动实施幼小衔接课程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课程,我们将一些有关于入小学的主题活动渗透到幼小衔接的课程中。例如《我要上小学啦》《再见了,老师》等,围绕此类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幼小衔接的主题教育,通过走进学校、班级,感受小学生的生活,请小学生和老师到班级开展相关讲座,将主题活动融入区域游戏活动,设置小学课堂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小学学习和生活等等,紧扣主题教育,将习惯、能力、认知培养渗透其中。

3.巧将幼小衔接课程渗透到区域游戏

结合大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我们相应的将幼小衔接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到区域活动中。例如:在语言区提供看图讲述,有趣的汉字等游戏,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和加深对汉字的了解和认识,丰富词汇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区我们增加了认识时钟、统计、空间方位等相关知识的操作材料,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够知道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利用平时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经验,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合理进行解决,提高自身数学能力。同时我们在其他游戏区,也增添了一些和幼小衔接相关的游戏材料,供幼儿游戏操作。

幼儿园和小学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教育机构,但是两者之间又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必然联系,虽然说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设置完全不一致,但是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研发一套幼小衔接课程作为园、校之间的纽带,让幼儿在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技巧、兴趣等等,从智力、能力、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做好准备,为顺利入小学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