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一夫工艺美术教育思想探微

2020-01-18湖北美术学院喻琴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一夫湖北图案

湖北美术学院 | 喻琴

李一夫(1916—1972),广东台山人,曾用名李毅夫。1941 年,李一夫毕业于由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合并组建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后,在国立艺专图案系和由之江、东吴、沪江等几所教会学校组建的联合大学建筑系任教,并在中国茶叶公司、华福香烟公司等企业担任过设计工作。40 年代后期,李一夫任教于台北工业学校建筑系,还在香港从事过许多商业设计。1951 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湖北教育学院美术科(今湖北美术学院前身)、华中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湖北美术院工艺雕塑工作室。曾任中国美协会会员,湖北美协常务理事,湖北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李一夫克服师资及教学设备不足等诸多困难,不断丰富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注重人才培养,将工艺美术教育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从而对湖北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的美术教育事业百端待举。1951 年,李一夫受同学刘依闻之邀,与夫人梁培裕从香港回到武汉,进入组建不久的湖北教育学院美术科任教。该美术科学生除修习绘画外,亦兼修工艺美术,而学校当时十分缺乏工艺美术方面的师资,李一夫执教后便成为承担此类课程的顶梁柱。其后,由于学校建制的变化,系科名称经历数度更替,李一夫始终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

1. 注重掌握装饰基础

李一夫在教学中将艺术基础训练与工艺装饰技巧相结合,既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写生来准确地描绘对象,同时也强调写生与图案变形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装饰的形式美规律。在50 年代的教学手稿中李一夫提到,图案专业的写生变化课主要采用了两种写生方式,一种是按实物写生,一种则是在写生过程中对物象进行适当的省略和添加变化。该课程目的是通过写生变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和图案创造能力。李一夫认为,写生是图案的基础,有助于理解自然物象的规律,而变化则是图案中最困难的一步。变化应注意观察分析写生对象本身美与不美的部分,要用优美的线条、变化的色彩去表现物象的特征,构建整体画面,绝不能无的放矢,片面追求怪诞和新奇华丽。由于学生们在初学时往往不得要领,形象变来变去却无法转化为图案。李一夫组织教师们对此问题展开讨论,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深入观察和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写生变化的规律特征,从而把绘画基本功转化为图案基本功。通过李一夫和教师们的悉心指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认真踏实,图案纹样大多是经过写生变化创作而来。

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正值国家大力开展各项经济建设,社会上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李一夫与教师们投入大量精力备课,积极探索工艺装饰的形式美规律。1958 年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改组为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其办学性质由美术师范向专门美术教育转型。此时学校正式成立了工艺美术专业,设有装潢和染织两个专业方向。李一夫此时担任书籍装帧、广告设计、印花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他在教学备课笔记中详细分析了适合纹样的多种构成形式,指出单独纹样在设计应用中的范围极广,如陶瓷装饰、染织图案以及商标、封面、纪念章等。教师应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图案的结构变化规律。对于图案中色彩的运用,李一夫认为图案从明到暗的色调转变应准确适度,如处理不当,就会使画面的空间关系受到破坏。他还常常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图案配色的规律,以及图形与背景的基本关系,进而指导学生熟练运用不同的装饰手法来进行设计表现,以达到美的装饰效果。

李一夫还关注到设计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群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加以适当调整。他指出,书籍装帧是个复杂、综合的装饰艺术,其包括着从封面设计、扉页、插图、字体排版、印刷装订等多个设计环节和生产技术过程,同时书籍装帧设计也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工作。随着当时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书籍已成为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群众们对书籍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既要从书籍中得到关于发展生产和建设新生活的各种知识,又要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提高和精神上的满足,故而也对书籍装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据此,李一夫认为在教学中应使学生通晓各类工艺装饰的基础知识,筑牢根基,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2.继承发扬民艺传统

作为一名工艺美术教育家,李一夫十分注重对民间工艺美术优良传统的学习继承,并努力将其贯穿到教学研究和工艺创作之中。李一夫现存的教学手稿记录了他对民间艺术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他看来,来自民间的艺术形象采用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具有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和装饰趣味,色彩明快清新,风格淳朴。其装饰方法别具一格,既有着丰富的装饰性效果又不失其自然,值得加以大力赞扬和学习。他认为工艺美术设计如能充分体现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同时也更加能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李一夫手绘装饰图案

妻子梁培裕肖像 李一夫 1960

据李一夫的同事和学生回忆,50 年代后期学校曾组织师生下乡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教学,李一夫就要求大家多收集和临摹民间年画、剪纸、挑花等素材。1959 年,为了更好地继承学习湖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服务于专业教学实习,李一夫积极筹建湖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室,设立了染织、陶艺、剪纸等作坊与车间,营建烧陶的龙窑,开设中国陶瓷史讲座,从蕲春、天门、孝感、黄梅邀请多位民间艺人,到校为学生作民间技艺演示和教学指导。李一夫还动手为民间艺人设计一些图稿,曾为孝感民间剪纸艺人姚世成画过一幅非常细致的《庆丰收》剪纸样稿。

1965 年,湖北艺术学院停办,原美术系改编为湖北美术院,下设绘画、工艺雕塑、美术理论三个工作室,李一夫担任工艺雕塑工作室主任。此时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受挫,但在李一夫带领下,工艺雕塑工作室受湖北省工艺美术处委托,举办“湖北省工艺美术培训班”,开设刺绣、剪纸、地毯、贝雕等实用美术课程,为湖北工艺美术其后的发展积蓄了一批人才。正是在李一夫的影响下,这种对传统民艺的重视也成为其后湖北美术学院设计教学和研究的特色之一。

李一夫除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诸多探索外,还通过有计划、有方向地组织开展集体教学和教学实践来培养工艺美术师资,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与研究水平。他对于学生的培养重言传身教,尝试采用师徒式的方法引领、造就学生,进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

1.集体教研培养师资

李一夫与学生们合影

1952 年,原湖北教育学院改组为华中师范学院,李一夫任图画制图系教授及图案教研室主任。当时学校的图案师资和教学设备都严重不足,李一夫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青年师资列为教研室首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上李一夫采取了集体教学的方式,即由他作为某课程的主讲, 其他老师则与他一同进行随堂辅导。他还组织成立“图案教学小组”,用集体备课方式进行教学探索,并制定了相应的“集体备课办法”。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提纲和讲稿,反思课堂讲授中的优缺点。李一夫要求各主讲教师依据每单元课堂教学效果,写出教学笔记,提炼课程经验,进而整理编写出课程提纲或讲义,印发给学生作为教学参考。在集体研讨中,他不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及设计实践经验,给老师们讲解工艺美术设计方面的知识,提供改进教学的具体思路。在李一夫的引领下,教师们集思广益,精心备课,探讨工艺美术教学的热情高涨。

李一夫还强调教师要多进行教学实践,提升专业教研水平。1954 年,为更好地促进蜡染课程的教学,李一夫和老师们一起开展静物写生训练,完成写生变化图案初稿,再各自加以蜡描染色,制作出椅垫、手帕等一批蜡染课程示范作品,既锻炼了教师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又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实例。50 年代中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师资,为此李一夫专门拟定了“中学图案教学法”教研工作计划,将中学教师的图案教学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安排刘艺海,吴嘉麟两位老师与武昌某中学取得联系,组织教师们到中学去观摩教学,并开展座谈会,然后根据考察了解到的相关情况进行教学研究,最后由李一夫和刘艺海负责写出书面总结材料。此外,李一夫还在集体备课、集体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们讨论编写图案专业教学大纲。他将教学大纲分成若干个部分由教师们分工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图案法、实用装饰法、图案字等,各部分由该单元主讲教师负责整理编写,最后由李一夫进行汇总,从而积聚了集体的教学智慧。

1958 年华中师范学院改组成立湖北艺术学院,下设美术和音乐两系。次年美术系正式设立工艺美术专业,并招收5 年制本科生。李一夫任美术系副主任兼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随着学校建制更趋专业化,李一夫多方罗致人才,遇到校外工艺美术专业的优秀教师,他会设法向学校申请将其调入,以充实师资,使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得以进一步充实壮大。至60 年代中期,专业师资力量主要有刘艺海、梁培裕、吴嘉麟、徐慧玲、张朗、张庸、姜今、何光棣、刘绍詠、陈秀珊、邹国华、李钢等。

2.言传身教培养英才

师生们眼中的李一夫不仅艺术修养高,对待教学工作尽心竭力,认真负责,其朴实谦和、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也令学生们感佩。由于常年辛勤工作,李一夫患有胃病和哮喘,时常胃疼气喘。1962 年,学校师生们曾赴仙桃黄金口大队进行学习实践,收集创作年画、装饰画的素材。李一夫不辞辛劳乘船站了一个通宵去探望师生,与大家同吃同住,还在油灯下为农村女社员画袜底花样。70 年代初,李一夫又曾抱病为筹备恢复招生的湖北艺专制作了六套色谱,用以测试学员的辨色能力。在李一夫敬业务实精神的感染下,学校师生们都对李一夫敬重有加。阮璞先生曾忆述李一夫当时在学生中间很有专业威望,他给学生们改作品,学生都很佩服。

李一夫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学生们自然也在专业上、品格上向他看齐。湖北艺术学院成立后,为了培养新生力量,李一夫尝试从附中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生,作为预备师资加以专门培训。60 年代初,杨永东作为当时工艺美术专业选拔出的三名学生之一,由李一夫对他进行单独教学辅导,李一夫为他选择主修装潢专业方向。其后,李一夫采用带徒弟、传手艺的方式带领杨永东参与了许多项目的工艺装潢实践工作。在李一夫老师手把手的教导示范下,杨永东不断积累设计实践经验,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1965 年杨永东毕业后即留校任教,他曾在70 年代设计了武汉“永光”牌香烟,90 年代曾任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装修改造工程总设计师,并在教学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

对待学生,李一夫循循善诱,关爱学生的成长,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领学生。在装潢设计、设计教育以及书画创作领域均多有建树的黄昶,曾是湖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1960 年他入校时,由于最初想研习绘画,外加对工艺美术不甚了解,因此他一度提不起专业学习兴趣。时任工艺美术系主任的李一夫在看望新同学时,了解到他的情况,便与他进行诚恳的交流。李一夫结合自己的专业教育经历,向他说明不同的艺术专业都有可能学有所成,并分析当时人才培养趋势是社会上正需要大量工艺美术人材,鼓励他在工艺美术装潢专业试学一年。在李一夫的耐心引导下,黄昶才下定决心开始专业学习。在其后的学习中,他逐渐认识到李一夫老师所言不虚,工艺美术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开设的课程也十分丰富,五年的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使他受益匪浅。

李一夫早年在杭州艺专附中求学时便勤于习艺,绘画基本功扎实。后选择升入杭州艺专图案系,师从于工艺美术家雷圭元教授,通过不断潜心研习,打下了坚实的工艺美术基础。1941 年,李一夫毕业后曾在中国茶叶公司担任绘图设计等美术工作,不久又被华福香烟公司聘用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同时还兼任中国毛纺织厂、电工器材厂的美术顾问。40 年代后期李一夫留居于台湾和香港,曾从事过许多商品包装、广告海报、书刊封面设计,以及花布、毛毯、地毯等纺织品的纹样设计。在多年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中,李一夫不断积累设计经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他的作品大多写实生动又具有装饰性,风格鲜明独特,其新颖精湛的设计使他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也促进了工艺美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李一夫手绘长江大桥护栏装饰纹样设计图

1951 年李一夫归国任教,他在教学之余一直非常重视设计实践。当时中国的商品包装、图案设计水平不高,且多被忽略和轻视,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才逐渐受到各方重视。李一夫很早就提出要重视此类设计工作,他认为好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同时由于日用商品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亦可成为向人们普及美、感化心灵的重要手段。李一夫也身体力行为一些日用商品进行过设计,如香烟、牙膏、信封、信纸、扑克、印花布等。1971年他为武汉卷烟厂设计的“武汉”牌香烟包装,获得各方认可,成为武汉市名牌优质烟的代表。

上世纪50 至60 年代,李一夫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装饰设计工作,成就卓著。1956 年武汉长江大桥的装饰护栏公开征求设计方案,征集的主题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李一夫经过反复推敲,为武汉长江大桥两侧的护栏精心绘制了多幅图案画稿,其中“金鲤戏莲”等形神兼备、庄重典雅的装饰设计稿被采用。李一夫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的适当归纳简化,使画面既具有装饰效果,意蕴丰厚,又适于铸刻工艺制作,从而为长江大桥增加了美感。大桥建成通车后, 铸铁雕花护栏嵌画成为长江大桥装饰设计的亮点,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此外,李一夫还带领教研室老师参与长江大桥桥头堡大厅穹隆的装饰图案设计,以及武汉中苏友好宫(原武汉展览馆)的室内装潢设计。1958 年李一夫受老师雷圭元先生之邀,参加北京十大建筑的装潢设计工作,他在设计中结合十大建筑各自的特点,吸收西洋建筑艺术装饰之长,充分发扬民族艺术传统,为使这些宏伟建筑的装饰更加和谐完美而倾注心力。1959 年至1960 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开展装潢装饰改造工程,李一夫任湖北厅的总设计师,他负责对各项设计稿进行审查把关,亲自设计了湖北厅的家具陈设及相关用具,由他设计的工艺地毯,大理石烟具,以及采用楠木嵌花传统技艺制作的桌案,均具有湖北工艺的地域特色。

此外,李一夫还担任了不少湖北省重大展览的总体设计工作,并亲自参加展览绘制。1964 至1965 年,李一夫任湖北省委举办的大型社会主义教育展览总设计师,他带领全体设计组成员做出展览的整体方案后,再按比例画出小样送审,不仅展示出展览的路线导向,还通过展板的文字、图片、图表、插画、实物陈列等内容来反映各展馆的主题,力求以艺术的形式向观众进行社教政策普及和宣传。李一夫为总展馆设计的“葵花向太阳”大屏风,庄严肃穆又新颖美观,这一成功佳作获得各界的一致好评。1965 年,湖北江陵县考古发掘出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及一些附属文物,并在北京举办展览,李一夫绘制了精妙逼真的文物图形,其作品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令观者赞不绝口。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师生们积极参与湖北省委组织的各种大型展览项目,在设计实践中不断积累创作经验。1972 年,由于长期操劳,外加缺医少药,李一夫的身体每况愈下,此时他还抱病为湖北中医学院绘制了一本药草标本图册,这也是李一夫生前最后完成的工作。

无论是从事教育教学还是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李一夫始终尽心竭力,默默奉献。在他的教导和指引下,一批优秀工艺美术人才逐渐成长为湖北工艺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秉承李一夫先生的教育精神,薪火相传,不断为湖北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经由李一夫以及其后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现今湖北美术学院已成为湖北及华中地区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专业院校,并形成了重视湖北民艺研究,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设计服务社会,为文化建设服务的优良传统,这些都离不开李一夫先生最初的奠基引导之功。时至今日,李一夫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加以探究。

猜你喜欢

一夫湖北图案
The rise of China-Chic
一夫当關
剑门关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罗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