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视域下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2020-01-17严丽娜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政治

严丽娜,任 艳,田 丹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 550025)

辅导员这个职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清华大学。195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这个岗位,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首先提出设立“政治辅导员”岗位。此后,全国各高校陆续设立了政治辅导员岗位,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工作。

1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介绍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大赛的举办推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具有基本素质并思考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不断的锻炼和提高,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开展其他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辅导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领路人、成长成才途中的良师益友,还要担负起学生学业、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辅导和管理工作,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要求辅导员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2.1 政治素质

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43号令)文件明确要求辅导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是要引导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和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的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要拥护党的领导,就必须有较强的政治素质。

2.2 专业素质

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除具备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所带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为理论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2.3 职业素质

在教育部43号令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体现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大职责,这些都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2.4 心理素质

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诸多事情;可能还会遇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还会被临时安排一些挑战性工作。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四级网络机制的建立,有些辅导员还要担任心理辅导员的工作等。当处理以上事件时,辅导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顺利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

3 提高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笔试,主要有基础知识测试和网文写作、案例分析;第二阶段为谈心谈话、理论宣讲。两个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每个环节的考察内容要求辅导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终考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要坚持“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指导实践为导向、以培训交流为平台”,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3.1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

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以铸魂育人为核心,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高校辅导员要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为基础,自己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正确“三观”。

3.2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

辅导员要认真学习有关辅导员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研究。辅导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积极申报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和思政专项课题,发表高水平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科研论文,提升辅导员的科研理论水平。

3.3 以指导实践为导向

高校的四大职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服务社会,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不断培养和训练自己的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教育引导能力,坚持阅读与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有关书籍,多参加演讲活动及文稿撰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以培训交流为平台

辅导员队伍应该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培养。辅导员是学生眼中的“万金油”,要求辅导员能熟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来指导学生政治工作。作为管理辅导员的主要机构,要为辅导员提供系统的培训交流机会,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建立辅导员培训及研修基地,加强对辅导员的日常和骨干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举办,增强了辅导员提高素质能力的紧迫感,促使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辅导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应结合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