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胜地”构式主观化的共时及历时考察

2020-01-17程丽霞

海外华文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胜地构式主观

刘 畅 程丽霞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 大连 116024)

一、引 言

在现代汉语中,构式“X胜地”十分常见[1]。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1174),“胜地”词义为“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胜地”的“胜”义为“优美的(景物、境界等)”(吕叔湘,1980:490)。但在“X胜地”中,有时“胜”的语义与字典义不同。

(1)那个地方已经衰败了,铁道部门决定把它变成狩猎胜地。(斯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回到丛林去》)

(2)这里是自杀胜地。因为以前有太多人攀着岩石走到瀑口跳潭自杀。(渡边淳一《失乐园》)

(3)他已站立在医治他的顽疾的最后一个精神诊疗胜地。他随着队伍缓慢地向前挪着。队伍走进浴池,站在廊道里。(欧文·华莱士《圣地》)

分析可知,例(1)“狩猎胜地”的语义为“因适合狩猎而闻名的地方”;例(2)“自杀胜地”义为“因适合自杀而闻名的地方”;例(3)“精神诊疗胜地”义为“因适合精神诊疗方面的而闻名的地方”,字典中“胜”的“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语义在以上例子中并没有体现。“X胜地”有“因适合X而闻名的地方”的含义,此义非“X”和“胜地”意义的整合,而是两者组合产生的构式义,如Goldberg(1995:4)将构式定义为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它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具有不可预测性,构式义不能从其构成成分或从其它构式得到预测。国内关于“胜地”的语言研究集中于与旅游胜地相关的文化资料翻译方面(陈倩等,2017),目前国内仅有一篇科普类文章与“X胜地”构式相关(吴导民,2010),文章强调“X胜地”中“胜地”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X胜地”结构的“X”必须符合“胜地”的“风景优美的”这一特点。文中分析了2009年12月30日的句容市《茅山风》第二版的一段文字:“一座山,不高,瘦瘦的,绿染了袍,风掠过,隐约可见其透出的仙骨。这就是坐落在古城金陵中山门外的道教胜地——茅山。”因为茅山是抗日根据地,还是优美的风景区,所以茅山既可以说是“胜地”也可以说是“圣地”。我们发现,此处“茅山圣地”强调茅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茅山胜地”强调茅山是景色优美的地方,但并未产生“因适合X而闻名的地方”的构式义。由此可知,不同类型的“X胜地”中“胜”的语义有所不同。此外,吴导民(2010)指出“道教胜地”中的“胜地”用错,应改为“圣地”。但我们发现,此处若用“道教圣地”旨在突出茅山的神圣感,但“道教”“佛教”等与宗教相关的词也可进入“X胜地”构式,此处“道教胜地”是否也产生了构式义?构式“X胜地”对“X”有何制约条件?“X胜地”的构式义如何产生?这些问题尚待考究,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和主观化理论对构式“X胜地”进行共时与历时考察。

二、“X胜地”构式的共时特征

本节描写“X胜地”构式中“X”和“胜地”的语法、语义和语音特征。

(一)“X”的语法、语义和语音特征

词项一旦进入构式“X胜地”中,其语法性质和意义都会改变。这种现象可以用构式压制来解释。构式压制指当一个词项的意义不相容于它的句法环境时,该词项意义要受到构式义制约和束缚(Michaelis,2003)。

1.“X”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从词法上来看,构式“X胜地”中的“X”可以是动词或名词。

第一, “X”为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它是“X胜地”中“X”最典型的词性。

(4)巴里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许多地方提供潜水服务。(土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5)海宁县盐官镇东南一段海塘,是近代的观潮胜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6)连日来,江南传统赏梅胜地也不时传来梅开的消息。(《文汇报》,2001年)

例(4)中“旅游胜地”义为巴厘岛是“因适合旅游而闻名的地方”,在句中作宾语。“旅游”之前的修饰成分“世界著名的”与构式中“胜”字的语义“因适合X而闻名”有重合,从而强调了巴厘岛因适合旅游这一特点而世界闻名。例(5)中的“观潮胜地”和例(6)中的“赏梅胜地”分别义为“因适合观潮而闻名的地方”和“因适合赏梅而闻名的地方”,例(6)“赏梅胜地”在句中作主语。我们发现,当“X”为动词时,“V胜地”的构式义为“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动词“X”语义是“地”的功能用途,常是中性词,如例(4)~例(6)中的“旅游”“观潮”和“赏梅”。此外,例(4)~例(6)中的“胜地”含“风景优美的地方”之义,但这一语义在例(1)~例(3)的“胜地”中则不凸显。

第二,“X”为名词,此时“X”与“胜地”构成同位性偏正结构或修饰性偏正结构。

(7)“香港湾区”将是一个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文化胜地、教育中心。(《人民日报》,1998年3月13日5版)

(8)庙内藏有历代石碑、石刻190余通,颜真卿等历代名家书法拓刻217幅,故而又有“文藻胜地”之称。(《文汇报》,2002年)

(9)他不仅到过长安、洛阳、金陵、江都许多大城,还到过洞庭、庐山、会稽等许多名山胜地。(《中华上下五千年》)

(10)当地政府正在筹备“西藏胜地游”和“烹饪王国游”两个旅游项目。(新华社新闻报道)

“胜地”中的“胜”是形容词,用于描述某地的属性特征,属性具有多样性,“胜”描述“胜地”诸多属性中的一个方面,这一方面属性常通过属性名词表达(袁毓林,1994)。例(7)中“文化胜地”义为“因在文化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在句中作宾语;例(8)“文藻胜地”为“因文藻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在句中作定语。在例(9)的“名山胜地”指代李白游览过的“洞庭”“ 庐山”“会稽”等地,此处“名山”和“胜地”属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名山”是“胜地”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胜地”的特色和闻名的原因,因此“名山”和“胜地”之间也是修饰性关系,此时同样能产生构式义“因名山这一特色而闻名的地方”。

“文化”“文藻”“名山”都是“胜”的属性名词,此时“N”与“胜地”之间是修饰性关系。通常情况下,此处的“N”不可省略,由于“胜”包含多项选择特征,若省去“N胜地”中的“N”,则会引起表义不明、语义缺失等现象。因此,从语义角度,名词“X”是“胜地”的诸多属性的一方面,常是中性词,如“文化”“文藻”,有时也出现褒义词,如“名山”。此时“N胜地”的构式义为“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

例(10)的“西藏胜地”无法产生构式义“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西藏”与“胜地”之间的修饰性关系不明显,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朱德熙(1982:144)所称的“同位性偏正结构”。“西藏胜地”中的“胜地”省略后,对语义基本上不产生影响,语义上仍是饱和的。因此,“西藏”并非是“胜”的属性名词。

2.“X胜地”构式对“X”的语义压制

从语义压制上看,在构式“V胜地”中,“V”通常表示“地”的功能用途,“V胜地”构式义为“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此时“胜”字含“因适合V而闻名的”主观评价义, “V”常是表示功用的中性词,如例(4)~例(6)中的“旅游”“观潮”“赏梅”。在构式“N胜地”中,“N”通常是形容词语素“胜”描述的某个方面,构式义为“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此时“胜”字有 “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的主观评价义,“N”同样常为中性词,如例(7)~例(8)中的“文化”“文藻”,有时也可为褒义词。如例(9)中的“名山”。

因此,构式“X胜地”对“X”的语义压制表现在“X”的语义以中性词为主,褒义词为辅,未见贬义词出现。

3.“X”的语音特征

(11)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2)天津大剧院不仅是一个硬件完善的建筑,更能够成为一个演出胜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3)这里与世界葡萄酒胜地——法国波尔多同处于北纬38.5度,种葡萄、酿葡萄酒是最好的选择!(《福建日报》,2020年)

(14)灵鹫山属黄山山脉千里岗山系支脉,是衢州市重要的生态旅游胜地。(人民网体育频道,2018年)

从构式“X胜地”的“X”音节数来看,“X”通常为双音节词,如例(11)和例(12)。少数为多音节词,此时“X”可由三音节词或四音节词充当,如例(13)中的三音节词 “葡萄酒”和例(14)已纳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四音节词“生态旅游”。

(二)“X胜地”构式的语用特征

“主观性”(subjectivity)指语言的一个特性,即话语中经常包含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感情等“自我”的表现成分(Lyons,1977:739)。“X胜地”具有“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或“因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的构式义,构式义包含着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和主观情感。本节从共时角度观察“X胜地”的主观性,为后文从历时角度分析该构式主观化奠定基础。

(15)对于一个曾患严重神经衰弱的人来说,什刹海确是一处疗养胜地。(《人民日报》,1984年)

(16)贵阳,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3℃,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24℃,堪称避暑胜地。(《人民日报》,2000年)

(17)随着淡水河淤积、台湾茶叶产业没落,大稻埕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如今,大稻埕成了台北的怀旧胜地。(《人民日报》,2020年)

例(15)中“疗养胜地”、例(16)中“避暑胜地”和例(17)中“怀旧胜地”都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性。例(15)包含着说话人对什刹海疗养功能的肯定;例(16)包含着说话人对贵阳宜人气候的赞美;例(17)包含着说话人对于大稻埕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之情。

三、“X胜地”构式的历时演变

本节从“X胜地”的组成部分,即“胜”“胜地”和“X”的语义演变入手,探究“X 胜地”的历时演变[2]。

(一)“胜”字的语义

“胜”字历史悠久,本节参照《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罗竹风,1986:9317),对“胜”字常见语义进行梳理。

(18)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19)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尚书·汤誓》)

(20)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周易》)

(21)九十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周易》)

(22)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周易》)

早在周朝《尚书》中《五子之歌》就有“胜”字出现,见例(18),此处“胜”作动词,含“超过”之义。例(19)中,“胜”作动词,含“战胜”之义。例(20)大意为“要用黄牛皮带把敌人牢牢地捆起来,绝不能让他逃脱”。“胜”作动词,义为“能够承担”。例(21)中“胜”同样作动词,表“欺凌”之义。例(22)大意为“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反映了贵贱等级的差异。用阴柔的方式处于低位,会有危险;以阳刚的方式处于高位,则会胜出吗?”此处“胜”为动词,义为“胜出”。

由于尿酸偏高,遵照医嘱,已经很长时间不怎么喝啤酒了。但也有例外,比如,两次去奥地利、去德国,在维也纳、萨尔茨堡,特别是在慕尼黑,就都曾毫无顾忌地大杯饮黑啤、大口吃烤肠,那可真是不亦快哉!

(23)有一胜犹足用也,有五胜以伐五败,而避之者,非人也。(《周语中》)

(24)尊明胜患,智也。(《国语·晋语四》)

(25)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26)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国语·晋语九》)

(27)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墨子》)

(28)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吕氏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胜”出现了新的用法。例(23)中“胜”用作名词,表示“取胜因素”。例(24)中“胜”用作动词,表“遏制”之义,大意为“我当初尊重公子的贤明,预先觉察到祸患并加以遏制,这是明智之举”。例(25)中“胜”通“称”,表示“相称”义。例(26)中的形容词“胜”描述了房屋的“华丽”。例(27)中“胜”是“尽”的意思。例(28)中“胜”通“盛”,这里指“阳气不旺盛”。

“胜”的语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古汉语中,由于战乱频繁,“胜” 的“战胜”之义出现频率最高,如例(19),其它语义出现的频率较低。

(二)作为独立名词的“胜地”

(29)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管子》)

(30)王卫军云:“酒正引人着胜地。”(《世说新语》)

(31)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也。(《吴郡石像碑》)

(32)自後应诸州准元敕置寺外,如有胜地名山,灵踪古迹,实可留僧,为众所知者,即任量事修建,却仍旧名。(《唐文拾遗》)

(33)斯胜地也,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号战达罗钵刺婆,唐言月光。(《大唐西域记》)

“胜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见例(29),大意为“贤能明智的君主,一定要立于不败之地”。此处的“胜地”表达“制胜的地位或形势”之义,作介词后的宾语。六朝时期,“胜地”在例(30)中是“美妙的境界”的意思,在例(31)中为“名胜之地”,即“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之义。到了唐朝,“胜地”的“名胜之地”之义频繁出现,如例(32), “名山”出现在“胜地”之后,两者是同位关系。唐朝时,“胜地”还常用于与佛教相关的“神圣之地”,如例(33)。“胜地”在唐朝的语义反映了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政治及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唐代以前,“胜地”作为相对独立的词语单位来使用,“胜地”主要在句中作宾语,如例(29);也可以作主题,如例(32)。自唐代起,“X胜地”结构开始出现。

(三)“X胜地”的历时特征

本节基于CCL语料库,对相关语料进行人工统计分析,探讨“X胜地”的历时形成过程。

1.古汉语中的“X胜地”

(34)佛日长朗,广运潜殪。五都胜地,列真攸托。(《唐文拾遗》)

(35)吾性好山水,所不能忘,在此何处有林泉胜地?(《册府元龟》)

(36)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太平广记》)

(37)古今胜地佛事常兴。(《佛语录》)

(38)既然仓卒难犯,不若与郎君于苏杭胜地权用浮居。(《元代话本选集》)

“X胜地”结构最早出现于唐代,如例(34)中“五都”指繁盛的都市,“五都”与“胜地”为同位关系。到了宋朝,例(35)中“林泉”和“胜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林泉”也是“胜地”的属性名词。因此,“林泉”和“胜地”之间也含修饰性关系,“林泉胜地”表示“以林泉为特色的名胜地”。而例(36)中“扬州”与“胜地”是主谓关系,表达了“扬州是名胜之地”含义。例(37)中“古今胜地”即“古今的胜地”,表示“古今风景优美的地方”。“古今”修饰“胜地”,与例(35)中“林泉”与“胜地”间的修饰关系相比,“林泉”传递句子中的重要信息,不可省略,而例(37)中的“古今”若被省略,对整个句子的语义理解造成的影响更小。例(38)中“苏杭”和“胜地”是同位关系,“胜地”指杜十娘和李用的缓冲之地。

古汉语中的“胜地”在表示“名胜之地”义时,“X胜地”在CCL语料库中共出现5例。“X”与“胜地”的关系为修饰关系、同位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修饰关系出现两例,见例(35)和例(37);同位关系出现两例,见例(34)和例(38);主谓关系出现一例,见例(36)。

2.近代汉语中的“X胜地”

(39)厌居闹市,欲寻名山胜地,以为栖身之所。真君曰:“昔吕洞宾居庐山而成仙,鬼谷子居云梦而得道,今或无此吉地么?”璞曰:“有!但当遍历耳。”于是命童仆收拾行囊,与真君同游江南诸郡,采访名山。[《警世通言》(下)]

(40)圆明园偌大一个花木胜地被巴夏礼付之一炬之后,顿时烟消雾灭。(《清代宫廷艳史》)

(41)这梅冈本是江宁胜地,到了冬天,梅花数十株芳馥之气四溢山麓,雅人高士踏雪寻梅的络绎不绝。(《明代宫闱史》)

(42)江都为南中胜地,山水文秀,扬名海内。(《南北史演义》)

(43)又正值一路,可以跻攀,中间有平坦胜地,如筑成台基。(《熙朝新语》)

(44)富商大贾,凡数万户,尽至宫旁居住,蔚成一个繁华胜地,富庶名区。(《南北史演义》)

(45)把大官的家,扩大建成一个大花园,真山真水,成了方圆几百里的避暑胜地。[《雍正剑侠图》(上)]

(46)豫章胜地由天造,砥柱中天亿万秋。[《警世通言》(下)]

(47)元璋忽然想起了灵隐寺是杭州有名的巨刹,又处于西湖胜地,不觉游兴勃勃。(《明代宫闱史》)

从明朝至民国时期,在“胜地”表示“名胜之地”义时,“X胜地”结构共出现21例。其中,“X”与“胜地”间的修饰关系出现了15例,如例(39)~例(45);同位关系出现了6例,如例(46)和例(47)。

当“X”修饰“胜地”时,其中“X”为名词有两种情况。其一,“N”为“胜地”的属性特征,该类“N”共出现5例,如例(39)中“名山”和例(40)中“花木”,两者与“胜地”的关系与前文分析的例(9)中“名山”和例(35)中 “林泉”与“胜地”的关系一致。此类“N胜地”义为“在N(方面)有特色的名胜地”。其二,民国时期出现了表示“胜地”的地理参照点的“N”,此类“N”与“胜地”是领属关系,共出现4例,如例(41)和例(42)中的“胜地”分别属于“江宁”和“南中”。

此外,“X”也可作为形容词和动词修饰“胜地”,“X”为形容词的情况出现5例,如例(43)中的“平坦”和例(44)中的“繁华”。“X”为动词出现于民国时期,在近代汉语中仅出现1例,见例(45)。在“避暑胜地”中,“避暑”是我们关注的主要信息,因此在语音上相对于“胜地”更易获得对比重音,此处“避暑胜地”的重音落在“避暑”上,这与韵律语法所提出的“辅重原则”(Lu et al.,2002)一致。此时“避暑胜地”义为“适合避暑的名胜地”。

通过对“X胜地”历时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能产生构式义的“X”的类型在拓展,包括表示“胜地”属性名词在不断扩充,由古代汉语的仅有1例,见例(35),到近代汉语中的5例。此外,在近代汉语中,表示“胜地”功用特征的动词“避暑”首次充当“X”。

四、“X胜地”构式的语义演变

(一)“X胜地”构式义主观化的标志——“V胜地”

在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X胜地”常为同位性偏正短语或修饰性偏正短语,“胜地”常义为“名胜之地”,即“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X胜地”的构式义主观化特征凸显,本节结合Langacker共时主观化和Traugott历时主观化的相关理论,对“X胜地”构式主观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48)澳大利亚的气候使它成为了一个四季皆宜的观光胜地。(《人民日报》,2000年)

(49)新北市瑞芳猴硐“猫村”盛名远播,曾入选CNN世界六大赏猫胜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0)锦城湖已成为成都人的“夜跑胜地”,跑完一圈约有10公里。(《人民日报》,2017年)

(51)香港书展总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胜地。(《“淘宝”香港书展 “文游”幻彩香江》,新华网,2019年)

(52)腾格里沙漠俨然成了一些企业眼中的“排污胜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工人日报》,2019年)

从Langacker(1990:16)的共时主观化视角观察,“X胜地”构式义产生了主观化特征。他关注认知主体如何从一定的视角出发来“识解”一个客观场景,将主观化定义为实体(Tr)与实体(Lm)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并以言语场景是否参与“射体—陆标”的关系作为主观化研究的基点。

在“V胜地”出现之前,古代汉语中的“N胜地”的构式义为“以N为特色的名胜之地”,如例(35)中“林泉胜地”,说话人旨在寻找一处以林泉为特色的风景胜地,只是对胜地特点的客观描述,未包含说话人对“胜地”的主观识解。“V胜地”的出现标志着构式义的主观化,含有主观性的构式义“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构式义涉及言语场景,言者将自身的主观感受带入构式义中。

Langacker(1999:151)将主观化的特征描述为语言中客观关系的消退引起语言所固有的主观关系的凸显。“V胜地”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如例(48)中“观光胜地”表示“适合观光的名胜之地”。与例(45)中的“避暑胜地”类似,在例(48)中,“胜地”仍含“名胜之地”的语义,指代自然风光,但在例(49)~例(52)中,“胜地”的“名胜之地”的语义不再凸显,“X胜地”的构式义“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得到充分体现,如例(51)中“阅读胜地”产生构式义“因适合阅读而闻名的香港书展”,此处“胜地”指代“香港书展”,表示“名胜之地”的语义淡化,同时表达了说话人对书展适合阅读这一特点的高度赞扬。在例(52)中,腾格里沙漠成了一些企业眼中适合排污的地方,这里的“排污胜地”产生构式义“因适合排污而出名的地方”,同时表达说话人对于企业排污行为的憎恶。

Traugott(1995:32)从历时角度来理解主观化,她认为主观化属于渐变过程,是一种语用—语义的演变,强调语境和言者的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对于主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语义越来越依赖于言者的主观态度(Traugott,1995:32)。语用推理的反复使用引起了主观性表达成分的形成,如英语构式“be going to”由表空间的“正在去某地”语义虚化为表达“即将要做某事或未来可能发生某事”。在“be going to”的语法化演变之初,其后出现了心理动词或动词被动式,此时言者的目的性和其中动词“go”的动作方向性均被削弱,后来主语可由“it”来充当,最后英语构式“be going to”完成了表空间改变的构式义向表示将来时构式义的过渡(Traugott,1995:35)。

本文认为,在“X胜地”构式的演化过程中,“X胜地”构式义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通过对例(45)中“避暑胜地”主观性构式义“适合避暑的名胜之地”义的语用推理,其中的“适合”义得到反复运用,到例(52)中“排污胜地”,“X胜地”的主观性构式义“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逐渐凝固。从语用学角度看,语用推理是“隐涵义”(implicature)而不是“衍推义”(entailment),因而在前文“X”与“胜地”构成同位关系时,如例(46)中,主观性构式义可以被消除。

(二)“N胜地”构式义的主观化

(53)自李唐王朝起,绵竹便成了道教胜地,素有“武都仙镇”的雅号。(《人民日报》,1997年)

(54)《悲惨世界》是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悲惨世界》翻译作品)

(55)摩尔庄园已经从16世纪的庄园转变为美食胜地。(《英国最佳餐馆,美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人民网,2019年)

(56)记者走访了多个广州时尚家居潮流胜地,梳理出具有特色的家居潮品,供读者参考。(《信息时报》,2019年)

“N胜地”构式义的主观化表现在构式中的“N”由古代汉语中的“林泉”,见例(35),到现代汉语中的例(53)~例(56)的“道教”“艺术”“美食”“家居潮流”,这些名词均描绘了“胜地”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产生了构式义“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依据Langacker(1990:18)的共时主观化观点,构式义中的“N”由表示属于“胜地”一部分的“林泉”到强调“胜地”某方面的特征,反映了言者从对“外部情景”的客观描述到对“内在情景”的评价。在“N胜地”的主观化过程中,“胜地”的“名胜之地”的语义也逐渐淡化,产生了“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这一语义。

由此可见,“X胜地”的构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构式义主观化程度逐渐加深。

五、结 语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了“X胜地”构式义的主观化进程。

从共时视角出发,在词法特征方面,构式“X胜地”中“X”可以由动词或名词来充当。在语义方面,当“X”为动词时,“X”为表示“胜地”功能用途的中性词;当“X”为名词时,“X”以中性词为主,褒义词为辅。在语用方面,“X胜地”构式含有说话人主观感受和情感,如对“胜地”的某方面特征的喜爱之情。在“X”的音节数方面,“X”通常为双音节词,少数为多音节词,此时“X”可由三音节词或四音节词充当。

从历时视角出发,“V胜地”构式义演化过程如下:

[春秋]“胜”(“华丽的”)→[六朝]“胜地”(“美好的境界”或“名胜之地”)→[北宋]“N胜地”(“林泉胜地”)→[民国]“V胜地”(“避暑胜地”)→[现代]“V胜地”(“阅读胜地”)或“N胜地”(“艺术胜地”)

由此可见,“X胜地”的构式义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用于形容建筑华丽的“胜”字,再到六朝时期作为独立的词语使用的“胜地”,常含“名胜之地”义。北宋时期,构式“N胜地”出现,构式中的名词为自然景物,属于“胜地”的一部分,构式义为“以N为特色的名胜地”。民国时期出现的“V胜地”标志着构式义主观化的开端,此时“V胜地”产生了含有主观性的构式义“适合V的名胜地”。在现代汉语中,“N胜地”与“V胜地”的构式义主观化逐渐加深,构式中“胜地”的“名胜之地”语义淡化,分别产生了“因在N(方面)有特色而闻名的地方”和“因适合V而闻名的地方”的构式义。

注释:

[1] 本研究中语料采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和人民网中新闻报道(http://search.people.com.cn)。

[2]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本文采用王力(2004:43)的观点: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三、四世纪为过渡期)、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期)、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期)、现代期(二十世纪以后)。

猜你喜欢

胜地构式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登太白楼戏拟定庵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