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核心价值 更重能力素养
——2020 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题解析

2020-01-17鸡西市第一中学李洪宇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作文题指令

鸡西市第一中学 李洪宇

【真题回放】

●2020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 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回首来路】

●2019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 年5 月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 年10 月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 年9 月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 年4 月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 年9 月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2018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文题特点分析】

2020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目公布,考生、老师与专家普遍感觉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甚至很多学校纷纷欢呼“押中”了高考作文题,这是因为今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基本延续了2019 年作文的特点。写作内容上,关注时事,不回避热点。作文题目结合“疫情”大背景,侧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青年的“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考查,这与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高度重合,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便于学生发挥。写作要求上,同样延续了2019 年作文注重情境语用、明确任务指令、凸显课标理念、坚持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与素养考查的命题特点。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目,可谓:坚守核心价值,更重能力素养,守正不忘出新。

一、延续“思辨能力”的素养导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方面指出: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对思想深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意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有鲜明的对思辨素养考查的导向。2018 年高考全国Ⅱ卷“‘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幸存飞机弹痕分析”,涉及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2019年Ⅱ卷作文材料既有100 年前的“五四”运动、70 年前的“开国大典”的历史回顾,也有改革开放的当前关注;今年的作文题,既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这两年的作文题都包含了“过去与现在”的逻辑思辨。所以,要求考生在阅读情境化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提炼出抽象主旨,这是检测思辨能力的最佳手段。

二、更重“情境任务”的应用能力

2018 年全国Ⅱ卷关于“飞机弹痕”的作文题,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但还没有明显的“情境任务”方面的要求。而2019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则变化显著,更注重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平衡,更注重作文情境化和现场感的设置,更强调交际情境的写作,更凸显语文的应用性。真正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对命题的要求: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2019 年全国Ⅱ卷作文,情境具体,任务典型,指令要求明确:

任务指令1:主题定位——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任务指令2:角色定位——我;

任务指令3:对象定位——青年学生、家人、同学、功勋人物;

任务指令4:内容定位——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任务指令5:素养定位——聚合与发散的逻辑思辨能力;

任务指令6:文体定位——书信、演讲稿、观后感;

任务指令7:境界定位——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 年全国Ⅱ卷作文,延续了以上特点:

任务指令1:主题定位——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任务指令2:角色定位——我;

任务指令3:对象定位——世界青年;

任务指令4:内容定位——青年携手世界,共创未来;

任务指令5:素养定位——聚合与发散的逻辑思辨能力;

任务指令6:文体定位——演讲稿;

任务指令7:境界定位——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近两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目,在内容与任务要求方面都非常接近。都做到了情境具体,任务典型、多样、综合而开放。材料的选择与组合角度多样,视野开阔,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留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既体现对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的考查,又有效地避免套作,更强调了交际情境写作,凸显语文的应用性。

三、坚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

纵观近两年的作文题目,在内容上,都上接国家意志,要求考生有大视野、大格局,关注文化传承、民族复兴、时代发展、人类命运;下联考生生活实践,要求考生感受体验社会生活、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

2020 年全国Ⅱ卷作文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与高考试题完美融合,将抗疫行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机整合,将青年的责任与大国的担当的话题有机连接,选取具代表性的场景,选择特定的视角,引导学生结合个人体会,深入思考在国际重大事件中,在世界抗疫的形势下,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何在维护人类生命安全过程中,践行大国责任,与世界同担风险,并发现、认识和阐述中国所体现出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力量,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应对人类危机的方法,思考人类发展的未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家国责任、格局胸襟与价值选择,并在国际场景下,发出中国青年铿锵的声音,展现中国青年的情怀与风采。

无论是2019 年的关注百年“五四”精神,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还是2020 年的关注疫情,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题目都站位高,视野大,关注时代主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样的作文题目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大格局、大胸襟、大视野。那种只考虑“小我”的或思想僵化的考生不易得高分。这既是对当下僵化教育模式的“纠偏”,也是对命题从改良走向变革的探索,更是为将来高考全方位改革奠基。

【趋势预估】

个人认为2021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目会呈现以下特点:

1.仍以“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关联”为内容。这样的作文内容更能充分发挥高考作文的“立德树人”的积极导向功能,会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青年一代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努力奋斗。

2.仍以“情境任务”为试题的载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任务情境”的要求指令可以打破写作时的无病呻吟,防止考生套作,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所以从符合时代需要的角度看,注重情境任务的写作要求,仍然会是2021 年的作文趋势。

3.仍以“思维能力”为素养导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所以预测2021 年高考作文仍将会注重“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4.语言材料的选用上,会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会避免出现偏题、怪题。会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

【备考启示】

2020 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为高中作文教学带来以下启示。

1.打好基础方可应对万变。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因此,预测命题、抢“热点”、训练写作模式的做法都只是“术”而非作文教学的“道”。应“三年一盘棋”,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地从高一起就坚持作文训练的序列化、训练问题的多样化,坚持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高考作文才会“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夯实写作的基础,练好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基本功。

2.善于吸收才能易于输出。学生只有关注生活,乐于阅读,坚持积累丰富而鲜活的素材,写作时才能认识深刻,写出格局,做到言之有实、言之有物。高一高二不必限定阅读范围,到了高三,可按专题建立自己的储备库,丰富积累,充实语料。

3.情境写作锻炼语用实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能力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包含了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演讲稿、倡议书、观后感、读后感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高三作文强化“情境性”写作十分必要。

【试卷整体感知】

在防控疫情、推迟高考的社会语境之下,2020 年全国Ⅱ卷确保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考题没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题型、分布、分值和2019 年全国Ⅱ卷保持了高度一致,考生面对试卷时不会有陌生感,不会有心理压力。

试卷整体感知如下:

1.阅读材料更注重“立德树人”导向性。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取,集中在“传统文化、精准扶贫、工匠精神”等内容上,文言文传纪选用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古诗选取有辩证思想的诗篇。整套试卷没有一字不重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充分体现了高考试卷不仅是选人的载体,更是育人的途径。

2.试题有非常明显的反套路倾向。通常备考训练的答题术语和答题套路在2020 年全国Ⅱ卷的简答题中基本用不上,分都赋在阅读概括分析的精准度和理解表达的深度上。如第8 题,问文中人物的心情;第9 题,问匠人精神体现的方面;第15 题,问古诗阐述的道理和有何启示。三道大简答题,共18 分,没有一分赋给术语和套路。没有深入的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分析概括能力,这些题都无从答起。

综上,2020 年全国Ⅱ卷整体上实现了《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的三个转变:高考由单纯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作文题指令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你眼中的我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
MAC指令推动制冷剂行业发展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