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研究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律责任层面审计工作

一、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重要内涵

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是从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等责任主体出发,针对适用范围内尚未完成的审计工作提出的法律性指导意见。作为带有法律性质的责任体系制度,国家审计法律责任体系一方面承担着规范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工作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则通过理论体系的建设,适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有助于约束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效率。对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定义及其价值进行研究,更易于了解审计责任工作的重要内涵。

(一)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定义。国家审计法律责任适用于因审计监督工作出现过错而产生的相应的法律责任,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构建则是围绕法律责任对责任相关主体的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首先是从审计单位出发,由于审计从业人员或审计组织在处理审计工作时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措施进行落实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次是从被审计单位出发,在违反审计法规的基础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共同构成了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责任主体,根据责任的相关当事人来对应付的法律责任进行界定。在这一过程中,审计法律责任体系融合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对民事责任涉及较少。具体来讲,在立法结构层面,由地方政府规章、行政法规和国家法律结合而成的责任条款,共同构成了统一的国家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并以国家法律为指导,出现多种地方法律并存的现象;在责任主体层面,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是参与审计工作的责任主体,也是构成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核心要素。审计法律规范延伸出国家审计法律责任,又通过责任主体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二者共同形成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主体内容;在适用范围层面,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中占据绝大多数内容,《审计法》对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具体要求进行描述,地方性法规严格按照《审计法》要求来执行。有少数地方法规在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基础上,又自发加入了民事法律责任,对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内容进行又一补充。

(二)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价值。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审计理论与科学实践。对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责任主体、适用范围和立法结构展开分析,能够明确审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并对多方向理论原则进行更好的灌输。对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内外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升审计工作监管力度,从体系和制度上落实好各项审计检查工作。构建行之有效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是审计成果具象化展示的重要因素,也是审计工作可以顺利实施的必然选择。只有从根本上完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才能够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

二、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问题要点

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但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国家审计权限与审计责任主体的权利失衡,导致审计机关的工作出现纰漏,无法落实具体的责任主体;其二,双重领导机制过分削弱审计工作话语地位,垂直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央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但对地方审计工作而言必然要丢失掉一部分决策独立性;其三,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无法达到有效统一,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从理论上看较为完善,但在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国家审计权限与审计责任主体权力失衡。审计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职能部门,拥有较高的审计监督权限,并在立法层面对其提出相应的实施要求,因而也赋予了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特点。但与此同时,涉及到与审计监督工作相关的审计责任主体权力却面临失衡,对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也导致了国家审计权限与审计责任主体权力之间难以实现平衡发展。首先,审计机关和各级人民政府在从事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就其应承担的法律职责尚未有所说明。因审计责任具体工作未落实到位,上级政府监督职责不明确,涉及到责任监督的下级审计机关也会敷衍了事。其次,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包含的具体的责任规定和惩治措施并未得到进一步说明,对审计责任主体的监督范畴没有按照相关的责任明细展开具体划分。各审计机关和下级审计单位均按照相同的标准监督审计工作,处理审计过失。最后,作为审计责任主体的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并未得到具体说明,造成审计责任主体权力和义务不得当。因国家审计权限与审计责任主体权力失衡所导致的问题,在其立法结构和责任主体层面都对审计工作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对审计责任体系的完善显然已迫在眉睫。

(二)双重领导机制过分削弱审计工作话语地位。对于我国政府的管理工作而言,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构建了一套垂直管理的审计责任工作体系,这是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过垂直性的系统管理实现各级行政部门的及时消息传输,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这种经由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构建的双重领导机制,意味着审计工作不再单纯受到地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相关业务基本摆脱了同级政府的工作限制,增强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也提高了由上至下的垂直管理效率。仍需注意的是,由于审计工作职能涉及到众多的上级责任主体,在垂直管理的工作中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确保行政监督权与行政效率的有效平衡。若中央监督权力过于强化,地方政府的审计责任工作相对削弱,审计监督仅依靠“上传下达”的命令进行展开,很容易造成上级部门管理无法落实到位,导致平级部门忽视垂直部门的权力监督,地方政府监督和管理职能难以发挥真正的行政功效。双重领导机制虽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办事效率,但却忽视了地方政府的审计独立性,这对今后的审计工作而言无疑存在诸多问题。

(三)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无法达到有效统一。最近几年,我国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已经在理论制度层面展开诸多研究,并获得了不俗的成就。特别是针对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条文,逐渐建构起四个层级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从制度设计上已经取得很大突破,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仍旧存在问题。一方面,与内部审计法律体系相关的其他法律条文尚未进行清楚规定,与之对应的法律规则也没有具体说明,《内部审计法》与相关法律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制度设计不能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在其实践操作层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法律规定不健全,再加上实践操作能力薄弱,对我国审计责任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若要实现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统一,更应该按照现有法律责任体系明确规定的相关职责落实追责程序,审计法律责任既要考虑到责任主体应承担的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需要从行政处罚层面对其作出必要补充,根据对应的适用范围设置处罚标准,才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要求具体落实。

三、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发展策略

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也有助于推进民主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考虑到我国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在责任主体、审计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要想构建完善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要从该体系的问题要点出发,对其相关应用策略进行深化改革,提出全新的制度发展战略,规范审计检查流程,明确审计责任主体,加强制度管理建设。

(一)规范审计检查流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以及国家审计权限失衡,导致拥有绝对行政权力的责任主体在落实具体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滥用职权、不负责任的现象,必须规范审计检查流程,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标准完成监督工作,依法追究相关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无论是行政法律责任,还是刑事法律责任,都应当坚持从立案调查到申诉审判的一系列流程进行处理,巩固和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借助法律手段保障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审计检查流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除了要涉及到审计工作包含的明确责任主体,划分具体的责任承担范围,还应该从法律机制层面对其进行补充和说明。在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时,不仅要靠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责任权力的监督,还需要加强中央审计机关的监管;在追究刑事法律责任时,也应明确说明审计工作涉及到的刑法相关问题,按照相应流程展开司法工作,并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落实具体的责任人。

(二)明确审计责任主体,落实审计责任内容。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共同构成了审计法律责任体系中的责任主体,虽然审计法律责任制度在适用范围和立法结构层面有其特殊性,但如何从责任主体的具体责任内容出发,有效衔接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适用范围和法律要求,也成为了今后审计法律责任体系得以完善的又一发展方向。一方面,针对上级审计机关和各级政府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责任主体中应当有所涉及,考虑到责任主体具体的过失情况设置相应的惩罚力度,采取配套性的奖惩措施,针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针对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适用范围,还应当注重不同责任功能之间的独立性和互补性,严格划分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的适用类别,提高审计法律责任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从制度和权力上对责任主体的审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合理安排垂直领导。审计法律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垂直管理体制进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拉近中央与地方的内在联系,提高政府的决策监督能力,也有效降低了当地政府对审计机关的决策干预。但由于地方政府丧失了审计决策的独立性,仅靠中央和省级审计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很难让具体的责任要求落实到位,只有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合理安排垂直领导,让审计工作从内部监督转化为社会监督,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监管下吸引更多社会群体的关注,并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监督管理权,使整个审计工作暴露在阳光下运行,才是夯实审计法律责任体系的重点。对于构建完善的审计法律责任体系而言,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合理调整双重领导机制,探求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真正落实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效保证地方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法律责任层面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试论医疗行业商业贿赂行政法律责任——以免费设备投放行为为例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论教育法律责任对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