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资源中的应用

2020-01-17魏淑红杨伟军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林产品整地成活率

魏淑红,杨伟军

(1.呼玛县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 呼玛 165199; 2.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中心苗圃,黑龙江 呼玛 165199)

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林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林产品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建筑、造纸、装修、板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这也带动了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政府提出构建“生态型社会”这一理念后,林业资源更是得到高效利用,充分发挥了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在林业资源中应用造林技术,可以促进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合理应用造林方法,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和质量,进而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林产品,实现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1 我国林业资源发展概述

1.1 发展前景巨大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林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需求量增加,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造林事业也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林产品质量不高

我国林业建设事业获得快速发展,但是其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林产品质量不高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林产品质量不高的原因是:第一,林种单一化,没有推广和应用混合林,导致经济效益较低。第二,资源保护工作不够重视,造林质量不高,对林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第三,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在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树种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1.3 保护监管不到位

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林业资源的监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监管制度不完善、林业用地被占、违法砍伐以及过度利用,是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林业造林方法应用分析

2.1 做好整地工作

整地是植树造林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工序,整地质量与造林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之前,为了提升造林质量和树木成活率,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通过整地工作改善土壤性质,为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首先,组织人员对造林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土壤性质符合植树造林的环境需求,为树木成活奠定基础。其次,组织人员清理干净造林地中的各种杂物和杂草,确保地块干净整洁没有杂物,也没有灌木、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最后,通过清理杂物可以对地形进行小幅度的改变,提升地块的透光性,同时,工作人员还要结合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清理方法,当前主要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清理、火烧清理以及割除清理等,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清理方法,都要保证整地质量。

2.2 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新型的造林技术和造林方法不断涌现,想要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造林方法,当前较为常用的造林方法为以下几种:第一,植苗造林。该方法是当前我国造林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使用根系完整、没有病虫害的幼苗,多为一年生幼苗,通过正确的栽培流程进行造林,该方法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操作中容易出现根系损伤情况,需要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开展操作。第二,直播造林。其主要利用树木种子,将其直接播撒在土壤中,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成本低廉以及效率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大面积造林工作中。但是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注重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幼苗的后期管理。直播造林按照操作方式不同,还可以分为撒播法、条播法、穴播法以及块播法。第三,分殖造林。该方法属于一项新兴的造林方法,其主要通过树木的根茎、干、枝进行栽培,可以节省育苗费用和育苗时间,具有成活率高、技术简单以及成本低等优势,但是该技术方法对造林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光照水分不足,会降低树木成活率,影响造林经济效益。

2.3 合理选择树种

选择树种是林业造林的基础性工作,树种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与造林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在选择树种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态因素。首先,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之前,要组织人员对当地的经济水平、气候环境、生态能力进行分析,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其气候环境良好,适合大部分树木生长,在选择树种中可以选择对气候条件具有较高要求的树种,提升造林经济效益,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在选择树种时,要尽量选择环境适应能力强、抗寒抗旱性能良好的树种。其次,要综合考虑造林冬季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尽量选择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生态价值的树种,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尽量选择本地树种,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充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并且能够避免外来物种侵袭,防止对原本的生态体系造成破坏。

2.4 确定科学的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对树木成活率具有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主要选择春季作为种植时间,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加之树木的生长规律、物种特性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定种植时间。在春初冬末,由于室外气温较低,植物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下,选择这时进行树木种植,可以避免根系水分流失,提升种植成活率。同时,对于干旱地区,尽量选择在阴雨时节进行树木种植,并且根据树木性状灵活调整。

2.5 发展混交造林

通过相关造林实践分析可得,如果在造林地采用单一的树种开展造林工作,不仅不利于改善土壤性质,还容易诱发各种自然灾害,对树木成活率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造林工作中,需要积极发展和推广混交林,通过栽种和培育阔叶树木,能够在林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树林的健康生长。

3 结语

林业资源建设关乎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林业资源依然存在过度开发、滥砍滥发等问题,虽然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生长周期较长,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林业资源中合理应用造林方法,可以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和质量,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林产品整地成活率
RCEP对甘肃省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第一次养虾就赚钱!投苗42天才喂料,25万尾苗养出6千多斤虾,成活率惊人,他到底有何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