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林业造林方法在造林营林中的实践

2020-01-17威,程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种苗整地树种

王 威,程 前

(双辽市国有林总场,吉林 双辽 136400)

1 林业造林方法

1.1 播种造林法

在众多造林方式中,播种造林方式较为常用。该方式是从树木的幼苗入手进行培植,对自然环境,如土壤、气候等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构建科学的林苗生长环境,并采取大面积种植方式。因此,要选择土壤肥含量高、水、光等自然条件充足的地域进行树种播撒,同时选择质量较好的种苗进行播种,以保证树种的成活效果。具体的播种方法以穴播、条播、块状播种、撒播为主。播种前要处理消毒,通过浸种催芽的措施提高种子成活率。运用此类种植方法的树种主要为油茶、小叶杨等,多选择地域空旷、面积大且人员居住少的北方地区实施。

1.2 分殖造林法

此方式是利用树木的根、枝杈等部分作为造林树种,操作方式并不复杂,但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到后期的维护工作当中,从而保证林区的成活效果。这种方式以树木本源为主,跳过了种植人员从幼苗阶段投入精力的阶段,缩短了种植和维护的时间,具体的工序为先进行整地,用水对土垄进行浇灌,随后用覆膜的方式进行分植,当叶子长出后撤掉覆膜。还有一种分植方式是将插条进行蜡封处理,这样利于锁住水分,在分植过程中要保证插条插正,插穗的大头向下插入。该方法多用于松、柳树等品种。

1.3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是利用种苗进行移植,运用此种植方式的优势在于种苗是经过事先精心培育的,因此在质量方面的优势较大。移植后,需要对种苗加大维护力度,使种苗能获取充足养料,从而保证树种的正常生长。该方式对土壤、种子的质量等条件要求较低,种植效果优于其他种植方式。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投入一定的科技力量,且资金、时间等资源的投入量较大,所以只能小面积应用,多用于干旱、杂草多、冻拔害的地方。

2 林业造林方法在造林营林中的应用

2.1 造林树种的选择

树种的选择是造林的首要环节。一线种植人员需参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具体品种的生长喜好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尽量选择地区最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栽培,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种植效果和产出。此外,还需有意识地增加阔叶树种的种植数量,科学对土壤环境进行优化。因为阔叶类的树种成长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其种子和树叶对土壤水分的维护作用,同时腐烂后的叶子还是最好的肥料来源,可以自然增加土壤中的种植养分,以便为树木的生长增添自然有机肥料。随着种植数量的提高,可形成树木本身对周围生长环境的实时改善,从而形成树木生长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循环,是自然生态和谐共融的典型案例。此外,阔叶树种的种植也极具观赏性,同时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也较强,因此应用程度较高。

2.2 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

一般多在冬季及春季开展种植工作,此时北方气温较为寒冷,树种在此环境下不易蒸发自身的水分,有利于移植后的后续工作开展,保证种苗的生长质量。如果选择冬季开展造林工程,则需控制种苗的温度,而如果地区气温过低且湿度不高,应选择在春季再进行造林工程。种植时段确定后,还需选择适合的具体时间进行种植工作,如果遇到大风、下雨等天气,便需再择日期进行种植。此外,树种移植时可选择阴雨天气进行,这样更有利于树苗移植后的健康生长。

2.3 合理进行造林整地

可以利用局部整地或全面整地的方式进行整地,应以整地实际区域的形状为主。带状、块状区域可以应用局部整地方式,大面积种植区域则可利用土壤翻垦的方式进行全面整地。全面整地适用于平原地带,山地需应用带状整地方法,整地过程边长要控制在0.3~0.5 m,区域大的地方也可以控制在1.0 m;块状整地的方法为穴状、块状、鱼鳞坑。对于相对平坦的地带,可以通过坑状、块状、高台等方式进行,整地时整地面与地面要保证持平。在应用整地方法时,要以造林地区气候、土壤以及种苗根系为衡量因素,合理应用挖坑机、割灌机、推土机等先进的机械设备。

2.4 科学应用造林栽植方法

具体栽培方式主要是在土壤中挖掘地穴。一般地穴直径在50 cm左右,深度控制在40~50 cm,底部需相对平坦才算符合要求。而不同树种对于种苗之间的种植距离,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杉树的行距参考值为1.7 m×2.0 m,密度则可在3 000株/hm2;胡杨的行距大致在4.0 m×2.0 m左右,密度可为1 200株/hm2,不同树种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各异。种植人员在科学把握树种行距和密度等指标的情况下,还需注意保持种苗的根部生长能力,提高其对干旱及水患的抵御能力,栽种的深度不宜过大。如果树种的生长周期为1年,则按照科学标准,其栽入土壤的部分应为整个植株的1/3,高度在40 cm以上才可。

2.5 加强养护管理

优质的林业资源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对带动地方经济方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养护工作是必须且必要的。技术人员可在借鉴和研究行业先进技术方面加大力度,根据具体条件开发适合的种植技术,将整个种植环节科学化管理,提升树木的生长质量与环境维护能力。养护管理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科学制定与完善造林考核机制,同时做好造林地的清理工作,通过割除法、化学法对林地杂草、垃圾进行清理。此外,还可以结合媒体资源,加大林业资源养护管理宣传力度,从而保证营林造林效率。

2.6 重视营林信息化的应用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林业种植面积较大,所以林业部门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林业部门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应加强电子设备以及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林业面积过大,一旦在森林中出现火灾等险情后,林业人员很难及时发现,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如果将电子监控引入森林管理体系中,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图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迅速发现火情。红外技术对温度的高低有着极高的灵敏度,所以管理人员也可用这种技术来监测火情,发现火灾的速度会非常快,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森林内部着火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作用极大。无人机监控技术可以帮助管理或救援人员了解到一些卫星无法拍摄到的隐蔽地区的情况,能够大大提升管理人员对森林的了解程度。通过科学应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保障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工作人员要科学进行实践研究,高效应用信息化手段,以加强营林管理能力。

3 结语

结合工作实践,以林业种植技术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提高北方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水平的具体措施。作为技术人员,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有效地进行实践与创新,以保证种植技术的提升,更好地为林业种植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种苗整地树种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