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020-01-17朱迪生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粉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朱迪生

(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长春 130000)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建筑行业是一个污染十分严重的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观念。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够极大地缓解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消耗问题。近年来,环境保护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不断深入人心。应将新型技术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将整体的设计规划应用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最终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满足人们居住要求,实现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节约能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发展要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工程技术,争取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以充分体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保、低耗能、经济、高效等特点。

1 建筑工程环境影响概述

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点。在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范围仅仅是初步确定,整体设计会由于后续的调整或拆迁出现变更,这也导致最初对于环境估测影响范围以及敏感目标等各项因素随之改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会涉及很多环保措施,例如,降噪措施和减震措施,这些都应当根据实际的设计规划进行施工,如果不能够根据政府下达的批复文件要求进行落实,直接对工程进行验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由于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原因,一般会集中在城市中心以及外围[1]。通过调查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多个环境敏感目标,因此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原有的房屋、绿地等一系列环境格局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施工行为、施工材料也会对敏感目标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占地会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运用材料建设以及混凝土搅拌过程也会产生部分噪音;处理废水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当地的水质。这些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具体方法

2.1 报告编制阶段

在对建设项目施工可行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落实报告编制工作,全面审核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报告,通过完善研究报告中有关环境治理以及生态保护等措施,使之成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够为项目设计提供保障[2]。

2.2 设计阶段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可行性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以及防止生态破坏等相关措施及具体内容展开设计。应严格按照政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关要求,落实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从而准确预算有关环境保护设施投资的费用。在设计之前,设计院应当到建设现场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周围环境,满足政府相关文件的要求,再进行设计[3]。设计单位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材料浪费以及材料不合格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各个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宣传过程中应当结合培训以及讲座活动,邀请专业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进行讲解,从而让各个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该项理论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最终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宣传力度,不仅能够提高各个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管理的认知[4],也能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通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环境保护管理的落实。

2.3 施工阶段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管理,主要关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施工结束之后,应当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恢复,对于环境保护设施应当进行安装和调试。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下发的环境评价文件做好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环保设备厂家也应当做好环境保护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5]。建筑物拆除以及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建筑粉尘,应加强对粉尘的控制。首先,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土质的硬化工作。运用设备对路面进行压实,通过定期洒水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起尘率,与此同时,施工现场也应当安排洒水车进行定时洒水。其次,运输车辆驶出和驶入工地的过程中,应当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避免将粉尘带入其他地区。运送粉尘类材料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好材料的遮蔽工作,通过对车厢进行封闭式处理,避免粉尘弥漫在空气当中,一旦车辆出现泄漏,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最后,在堆放粉尘类材料的位置,应当及时做好洒水工作,并进行全封闭覆盖,避免粉尘进入空气中。除此之外,对于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也应当及时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对于核心材料区进行洒水除尘,提高洒水频率,并将洒水范围覆盖至整个施工现场。

2.4 验收阶段

建设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在项目运营之前,应当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验收报告。如果不具备验收能力的,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编制,在报告完成后也可以组建由施工单位、编制单位、技术团队等各部门联合的工作组展开验收工作,并根据报告中环境保护管理的结论进行逐一检查,一旦发现与报告不吻合的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解决[6]。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当提高建筑物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延长拆除年限,避免出现建筑垃圾。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垃圾分类,针对一些有害的垃圾应当避免填埋,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在对垃圾进行填埋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加强区域规划,例如混凝土这一类的建筑废弃物,对于环境污染较轻,应当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填埋,其他装修垃圾由于具有较高的污染和辐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妥善处理。

3 结语

建筑工程作为未来施工建设的重点,为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坏境损害,设计研究人员应当不断完善各种技术,合理规划建设,使其满足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真正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粉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粉尘大战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