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

2020-01-17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边塞诗长城意境

骆 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22

边塞对于大唐帝国不仅仅是一个拓展出的疆域概念,更能代表一种民族精神与时代风骨。诗歌在唐朝达到空前繁盛,成为时代的标志符号。而边塞诗作为唐诗的重要题材类型则呈现出那个时代家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的跌宕起伏,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壮决绝。尤其在安史之乱以后,唐中晚期的边塞诗风格幽郁深沉,与盛唐巅峰时的激情奔放形成鲜明对比。而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北地边塞的重要防御工事,历来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战与融合的舞台。唐中晚期边塞诗中的长城意象丰富,或被诗人借指古代的骁勇良将,直抒爱国胸臆,或又被看作是苦寒战场的代名词,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与悲愤。有时长城还寄托了小儿女情怀,表达诗人对戍卒的同情与思乡情怀。当长城与塞外雄浑悲凉的风光融合时会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文章将对中晚唐边塞诗中的长城意象进行一番美学意境的探讨。

1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的概况

1.1 历史背景

唐玄宗晚年怠政,引发安史之乱,战乱历时七年,严重削弱了国家实力。唐朝自此步入中晚期,也开始由盛转衰。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还有边境侵扰使李唐皇帝的统治面对着内忧外患,至晚唐时期各地叛乱起义不断,民不聊生,晚唐政权早已名存实亡。至公元906年,朱温逼唐哀帝禅位,改国号大梁,定都开封,自此唐灭。在唐朝后期,北方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人烟稀少,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边塞作为重要战场,更是白骨遍野,哀鸿极目,这些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现实素材。虽然中晚唐没有产生出初唐盛唐众多杰出的边塞诗人如高适、王昌龄等,但作品依然灿若繁星,而且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

1.2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特点

边塞诗贯穿整个中国诗歌史,并非唐代独有,具有较强时政性,鲜明地域性和特殊年代性的一般特点。中晚唐边塞诗专指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唐灭(公元906年)大约140年间的此类作品。在这一时期,边塞诗多达1 050余首,涉及边塞诗人约225位,作品数量超过初盛唐,其创作在继承过往边塞诗歌特点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中晚唐边塞诗代表人物不多但创作的作品繁盛。边疆问题在那个时代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那时的边塞诗人多有从军经历,对边塞生活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创作出的作品充满真情实感且思想深刻。其次,中晚唐边塞诗的基调较之前有很大的转换。从盛唐时开疆拓土的慷慨激昂转换成中晚唐收复失地的苍凉沉郁;从充满着爱国情怀的理想主义转换成反思战争意义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些特点在这一时期有关长城题材的边塞诗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2 唐代边塞诗的美学分析

2.1 唐诗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中国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最早产生于先秦时代,指易象。《周易· 系辞下》 :“ 《易》者,象也。[1]”意思是占卜根据八卦图像进行推衍的。“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2]”孔子告诉我们:书本不能把所有话写尽,语言文字又不能把所有意思说尽。远古的圣人只能靠立象与设卦来表达意思了。南北朝时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 深思》中第一次提出“意象”:“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此时已提及意象是由主客观交融而成。至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指出:“久用精思,未契意象。[4]”唐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提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5]”至此,意象的理论已基本确立。唐诗的美学价值存在于外在意象和内在意境上。外在意象指唐诗文字本身表现出的图形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寥寥几笔白描出,落日余晖下边塞大漠的雄浑景象。内在意境指唐诗的文字触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诗的意境。唐人王昌龄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提出意境的审美范畴。意境也是最能体现出唐诗艺术特征,将作品优劣分开的重要标识。意境从意象而生,是一种联想与再创造,直接跨入虚渺境界。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首先,从留白中升华。意境是虚实的统一,从实到虚,从有到无,从文本的空白处发挥想象。如: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6]”就像一幅水墨画,意味无穷,让人遐想万千。其次,从简约中提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现无穷的蕴含。如: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耳熟能详的诗作,语言质朴简洁,却将思乡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再次,在欣赏中超越。对于诗作的欣赏,不同审美趣味的读者反应是有差异的。由文本意境启发,读者主观移入,短暂停驻,最后融入境中。总而言之,意象为实,意境为虚,由实入虚,体现了从审美符号出发,经历一个审美过程,最终抵达读者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这些审美结果。文章主要探讨从长城这个有形的审美符号抵达读者哪些审美想象和联想。

2.2 长城在边塞诗中的意象

从文学本体角度说,“诗,是由意象构成的,意象的组接、发展、转换,组成了诗[7]”,“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7]”。边塞诗也是如此。《中国历代长城诗录》序言写道:“写长城的诗歌均可归进边塞诗类,而写边塞生活的诗歌却不能说都是写长城的。[8]”由此可见,长城是边塞诗中一种很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意象。据朱明伦统计,《全唐诗》中“长城”意象出现高达83次,另外唐诗中的长城还有其他代称,如:塞垣、紫塞、城、秦城、万里城、虏障。这些代称不仅意味着长城丰富的内涵,亦使长城意象更为形象具体[9]。唐中晚期边塞诗中的长城意象丰富,有时指代古代的骁勇良将,直抒诗人的爱国情怀,有时又被看作是残酷疆场的代名词,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与悲愤。有时长城还寄托了小儿女情怀,表达诗人对戍卒的同情与思乡情怀。当长城与明月、白骨、风雪、黄沙等意象结合起来,更丰富了诗歌内涵,强化了情感表达。

3 长城在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的美学意境

3.1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的美学意境

程杰先生说:“要对一种具有文学史意义上的创作类型或时代风格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至少必须涉及三个方面: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而所谓艺术风格,是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统一基础上显现出来的整体特征。[10]”诗歌美学境界要从气势、力度、格调、色彩和意蕴五个层面展现。中晚唐边塞诗的美学意境相应表现为雄浑美、风骨美、悲壮美、气力美和含蓄美,体现中华民族千余年审美情趣与理想,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

3.2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意象的审美

诗人如何通过外在客观事物来表达内在情感,实际上是个诗歌意象运用的问题。诗人首先观察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积累初步印象,然后发挥联想与想象,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变形,将其升华为审美意象,最后通过外化为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中晚期边塞诗的意象审美可以从意象类型、选用特征和组合方式这三个方面加以把握。长城意象是文章关注点,下面针对此项意象详细说明。边塞诗的主要意象有:自然意象、地名意象、民族意象、死亡意象、语符意象等等。中晚唐时代的长城应归属地名意象,尤其以具体形象出现在诗作中,如玉门关、阳关等,均属长城军事隘口。它的出现将边塞诗的地域性特点放大化,直接将作品置入一片广阔苍茫的背景中。意象的选用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与边塞状况和防卫对象有关。盛唐时期,长城意象呈现出险峻、粗粝、厚重的刚健之风。而中晚唐时期,理性精神占据主导,诗人会深刻思考战争的本质,那长城意象表现出的是壮烈、消极、惨淡的悲情。有时长城与其他事物的组合使用,如白骨、风沙、大漠等,又创造出苦寒死亡的氛围。这些边塞诗中的意象构建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情感。

3.3 长城在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的美学意境

首先,长城在中晚唐边塞诗中展现一种雄浑之美,不仅指长城外形与规模的浩大壮阔,还指其气吞万象的宏大气势。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是这样形容雄浑之美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5]”安史之乱后,杜甫晚年诗作大多苍劲悲凉,颇具雄浑之美。最出名的一句当属《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在边塞诗中,杜甫晚年的《八哀诗》里“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8]” 戎昱的《泾州观元戎出师》里的“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8]”李益的《塞下曲》“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8]”诗作中的长城是古代一项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始建于先秦,后历代修建加固,抵御外族入侵。截至唐中晚期,诗人笔下的长城虽壮阔雄浑依旧,但平添些许凭吊古人的气息,有一种廉颇老矣的式微之象。长城不再有盛唐时向外征服的魄力,而是横亘旷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然雄浑之美。其次,长城在中晚唐边塞诗中展现一种悲壮之美。中晚唐时期,由于边患日益严重,疆域内缩,诗人于边疆建功立业的理想逐渐疏离,边塞诗中又弥漫了一股悲的情绪。李益的《统汉峰下》:“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8]”元稹的《夫远征》:“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8]”周朴的《秋深》:“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8]”长城在那时人们的心中不再是建功立业的疆场,而是一去无返的死地。是杜甫笔下“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8]”的荒寒与肃杀的死亡地狱,可悲可叹,流露出一种悲壮之美。长城不再有盛唐时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而是千帆过尽,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感。最后,长城在中晚唐边塞诗中体现含蓄美。长城意象体现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对当政者无视百姓生命的抨击。赵嘏的《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8]” 贯休的《杂曲歌辞·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8]” 借古讽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的长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战争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任何长城方面的异动都同百姓密切相关,戍卒、思妇、狼烟战火以及流离失所,所有都通过长城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情怀。

4 结 语

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价值与意义。而长城在此时期诗作中的美学意境开阔饱满,将征战戍边中的壮阔辽远、苦境悲寒、生离死别以及悲愤感慨抽丝剥茧般的一一展现。它与先前时代的作品一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南宋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8]”毛泽东《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8]”长城在中晚唐边塞诗中的美学意境雄浑、悲壮又引人深入思考,值得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边塞诗长城意境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守护长城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河西走廊断想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